儿时的故事
那一年七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偶尔跟同学借到一本儿童杂志,叫做《小朋友》。于是,用自己刚从学校认得的字,读了人生自己读懂的第一个故事。
至今记得,那是杂志上的一篇连环画,名叫“腊八粥”。描写一对夫妻,勤劳能干,很会持家,家里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很富裕。他们生了个儿子,从小十分宠爱,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孩子长大后很懒惰,什么也不做。
夫妻俩渐渐老了,看到长大的儿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也不肯做,就给儿子娶了媳妇,希望媳妇教教他。谁知媳妇也是个大懒虫,什么也不会做,什么也不想做,两人一起成了啃老族。
老夫妻俩终于做不动了,临死前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给他们说:孩子啊,赶快学会种地吧,种地才有粮食吃,你们这么懒下去,迟早要受罪的。说完老夫妻就离开了人世。
小夫妻不听父母的话,还是不肯干活,整天游手好闲,吃着父母留下的粮食,让地都荒芜了。到了腊月,父母留下的粮食吃完了,小夫妻将所有的坛坛罐罐搜遍,只有一点杂粮和豆子,他们煮了一锅粥,勉强充饥。那年冬天很冷,下了一场大雪。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小夫妻俩又冻又饿,腊月初八那天,死在冰冷的屋里。后来,人们为了教育孩子,每年的腊月初八就煮腊八粥,并且给孩子们讲腊八粥的故事。
一个自己读懂的故事,令我如醍醐灌顶,那种感觉,可以用震撼灵魂来形容。读完故事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自觉地学洗碗。从此,我家的碗没有完整的,几乎每一个都有缺口,是刚刚学洗碗的我磕坏的。但是,从洗碗开始,我学会了劳动。也是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劳动才能生存这个简单的道理。
将借来的《小朋友》还给同学后,我哭着闹着要订一份,它成为了我人生中属于自己订的第一份刊物。此后,《小朋友》陪伴我很多年,与我一起度过了蒙昧的童年时代。
近日读到一则微信,说是澳大利亚一些基督教学校,将风靡世界的儿童读物“哈利波特”列为禁书,因为该书中有导向性和指导性的巫术。是否真实暂且不去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的儿童读物要么太虚幻,要么太成人化,要么太智能化,总觉得教诲做人最基本道理的不多。像五六十年代的《小朋友》一样,图文并茂,浅显易懂,侧重于道德伦理教育,比较传统的儿童读物,就更加地少了。
《小朋友》诞生于九十多年前, 一九二二年在上海创刊时,主编是黎锦晖,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一九三九年日寇入侵,上海沦陷,被迫停刊,一九四五年在重庆复刊,陈伯吹任主编。解放后由上海儿童文学出版社出版,黄衣青、鲁兵、圣野都当过主编。我读的第一本刊物,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文革期间《小朋友》没有逃脱厄运,和其他许多刊物一样,被迫停刊,一九七八年才得以复刊。《小朋友》杂志的题名由宋庆龄先生手书,许培奋、戴洋藩和知名画家乐小英等都为刊物做过编辑。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至今尚存的一家儿童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