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你坚持读书的理由是什么?”
避难,到书中构建的世界中短暂躲避一会儿现实的烦恼。
这理由听起来不那么美好,但它确实是我现在读书的理由之一。上了班之后烦恼和压力多了,我很喜欢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读书,能暂时把这些烦恼忘却,很解压,也意外的很快乐。
对我来说解压效果最好的是小说,同样是名著,但小说是写人物讲故事,能很快吸引我,让我像踏进一片流沙里一样不由自主的迅速陷进去,在故事中浮沉。
对于读书,我喜欢毛姆的态度,他坦诚他阅读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指引,而是为了找寻乐趣。甚至他一个接一个的阅读柏拉图及其之后的哲学家的哲学作品,也并不是批判性的阅读,而是像读小说一样,为了寻求刺激和愉悦,能在未知的世界畅游是他的愉快点。
我羡慕这种态度,也好像拥有过这样的快乐。十三四岁时读书的状态与之相似,那时候看的书都是自己非常想看的,想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了解书中未知的世界——看看写的是谁发生了什么故事。那时候读书是因为好奇,好奇心强烈书就一本接一本的读下去了,不知不觉自然而然,不需要坚持。
一件事需要坚持就意味着它会带给你痛苦,想从中获得快乐就不容易了。
开始需要暗示自己坚持读书是在上了大学以后,怕不读书或少读书会影响找工作影响未来的生存,所以开始下意识的强迫自己去读其他题材,去啃一些别人推荐但艰涩难懂的大部头。有一套书我记不得名字了,只记得大学四年都没有读完,读一会儿就会犯困,那是我第一次出现看课外书能看睡着的情况,以前只会越看越精神,越看越不想睡觉。
朋友说这是因为懂事了,这是成长的代价,后来想想我觉得不是。书从来没有变过,变的是我的心态。我从好奇变成了功利,我打开书的原因从探索未知变成了想要从中得到回报,读书从享受变成了任务,变成了一种工作,所以快乐消失了,得坚持才能读下去。工作之后更明显了,我要提高这个技能要读这本书,我要学会人际交往要读那本书,我要积累知识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又要读那些书。所以一听要读书会条件反射地觉得很累,读书甚至战胜数羊成了治疗失眠的利器。
坚持读书对我来说是痛苦的,我会不断想生活已经那么累了,我不想坚持我只想快乐,寻求自身的快乐不才是人生的目的吗?那时候我已经忘了读书也曾带给我快乐,而且是巨大的持续的快乐。
现在我在试着不再暗示自己要坚持读书,尝试只跟着自己的好奇心走,找回曾经读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