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的一篇文章《真学者无须冠以各种头衔》在各大平台发布后,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唯独在UC头条审核不通过。我知道现在各大聚合平台都在整顿,把关从严。但是这篇文章完全不涉及政治等敏感内容呀,也许是某个审核人员误判吧?但已有多篇文章无辜被下线,而且还是一些服务性内容。这让我严重怀疑UC头条的内容审核能力。
诚然,不久前今日头条遭遇史上最严整治,CEO张一鸣痛心疾首写检讨,同时招聘了上千人组建审校队伍。而名列新闻客户端第一的腾讯新闻,审核团队更为庞大,而且吸纳了不少媒体精英来从事内容运营管理,由此使得腾讯新闻虽然略显低俗,却没有出现大的违规问题。反观排名老三的UC头条,却缺少与之相配的内容审核能力。
坐拥UC浏览器的UC头条号称拥有超5亿用户群,后被阿里收购,成为阿里系的唯一内容入口。但它在马云的电商帝国里还是处于边缘地位,投入较少。加上之前审核出了一些问题,便“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于钱少人员流动很大,由此造成合格的内容审核人员匮乏。听说有些审核人员很脑残的,连最这容易很明显的假新闻都辨别不出来。
新兴媒体面对海量的信息,内容审核工作量特别大。虽然不像传统媒体那样一审二审终审,但还是要严格把关,一方面利用机器来审核,用敏感词来过滤不合规的内容,但另一方面还需要人工审核,以免漏网之鱼或滥杀无辜。内容审核是一个不起眼的累活,也是一个关系平台存亡的重活,这是能够拉动流量的好稿?还是违规的问题稿?你要能判断。
要知道,内容审核对于新闻聚合平台来说,看似不是挣钱的活儿,而且还要花费人力成本。但是做好把关人的意义就在,对违规内容严密管控;对优质内容迅速放行,大力推荐,拉动流量,最能体现一个平台的管理水平。当今平台竞争就是内容竞争,就是内容审核能力的比拼,可以说内容审核决定以内容运营为主的新兴媒体的竞争力。
在BAT三巨头里,阿里系的媒介性是比较弱的,或许不被重视投入少,或许缺乏得力媒体高管。如此下去要么不作为,要么会出事。与其不死不活,倒不如把它关闭好了,让马老板一个人做内容流量入口,反正他还挺说的。如果还要把它做下去的话,那么就要加强审核力量,提高把关能力。要知道,内容审核是一个技术含量并不低的活,也是平台的竞争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