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与人有斗:斗可维权护利;不斗可豁达自乐。凡事有争:争可获欲得之物;不争可容不欲之事。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快节奏的生活总让我们认为竞争与拼搏才是人生的主题。
我们总是习惯用尽全力地争取,卯足劲儿地表现,可我们似乎忘记了,即使在竞争上岗的大环境里,也有些东西不能争,不必斗,没有必要事事求最好,也没有必要事事逼自己全力以赴。
斗
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
曾国藩刚在翰林院任职时,上司赵楫的父亲进京,下帖子请同事赴宴。曾国藩对这种借机捞财的事看不惯,便没有前往,赵楫对此非常不满。只是,曾国藩紧接着连升几级,官职大过赵楫,赵楫纵使有千万个不满,也只能压在心里。
自曾国藩降职以来,只要逮着机会,赵楫就要训斥他一番,还到处说他坏话,处处压制他,连同事们都看不过去,要找赵楫理论,曾国藩却没事人一般,该干嘛干嘛,兢兢业业,好像所有的不快都不曾发生。
后来,曾国藩升为二品官员后,可以乘八人抬的绿呢轿,但他一向节俭,又不愿太高调,就决定依然乘坐四人抬的蓝呢轿。按照例制,蓝呢轿见到绿呢轿必须让路,否则,抬绿呢轿的人就可以揪住坐蓝呢轿的人一通暴打。
那次,曾国藩乘着蓝呢轿出门,轿子走到一条窄路上,后面来了个绿呢轿。这种情况下,蓝呢轿可以不让路。但曾国藩还是命人靠边走,即使如此,绿呢轿依然不能通过。
抬绿呢轿的人见状奔过来,不由分说,掀起蓝呢轿帘,一把揪出曾国藩,啪啪就是两耳光,打得曾国藩两眼冒金星。 可笑的是,乘绿呢轿的只是个三品官员,曾国藩还比他大一级呢,此官员吓得不轻,心想,这下自己完了,肯定吃不了兜着走。赶紧跪下来赔礼道歉。
所有人都等着曾国藩打对方两耳光解气,没想到,曾国藩扶起对方,诚恳地说:“确实是我的轿子挡了大人的路,大人赶紧上轿,赶路要紧。”莫名其妙挨了打,居然没事儿人一样,而且,还再三叮嘱轿夫,凡是见了绿呢轿,不管对方是否官比自己大,都必须让路。
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
不计较,就不会将自己拉入争斗的漩涡,不被尔虞我诈所累;
不计较,就不会树立太多的敌人,不会时时遭人陷害;
不计较,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因为事事不计较,只一门心思做实事,曾国藩创下了九年内连升十级的官场奇迹,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争
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人争闲气
张之洞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很多人为此不把他放在眼里,甚至是奚落他。
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有位当地的画家画了一幅“三矮奇闻”图嘲笑张之洞。
这幅画流出后,张之洞的属下等都觉得气愤难当。张居正得知后,反而呵呵一笑,然后吩咐幕僚把这幅画买下来。
张之洞有句名言“平生有三不争:不与俗人争利,不与文人争名,不与无谓人争闲气。”
在日常工作中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
不与上级争锋是一种智慧,酒香不怕巷子深,你的才华一定会显露出来,何必急于一时逞口舌之快。
不与同级争宠是一种魅力,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远比名利有吸引力。
不与下级争功是一种清正,长江后浪推前浪,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后辈工作上的引路人。
等
孝敬父母不能等,积德行善不能等,身体健康不能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总希望自己成长的脚步能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希望自己可以为父母提供更好的物质需求,可是我们都忘记了时间的遥控器并不受你的控制。
孝敬父母不能等,有人说等我条件好了,赚大钱了一定好好孝敬爸妈,可等你终于有能力带父母环游世界,却发现他们已经走不动了,等你有条件带父母吃豪华大餐,却发现他们的牙已经咬不动了。
在父母心里,物质上的满足并不重要,孩子的那份感恩的心才最重要。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好人有好报,话糙理不糙。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长做好事,必然会得到上天的回报。
人生没有模板,但有底线。
争是一种信念,不争是一种精神。
不争不斗难以立世,一味争斗难以成功。
不在无谓的事上费力,
不在无谓的人上费心,
不在重要的事上等待,
人生,其实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