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过,关于专业的区分度又一次被提及,冷门专业、热门专业、不冷不热的专业、时冷时热的专业、先冷后热的专业等等等等。每个人都在学术与就业,稳定与赚钱,理想和现实之间左右徘徊,踌躇满志又患得患失。得热门者挤破门槛,欢天喜地,仿佛美女与金钱唾手可得。入冷门者习得无助,垂头丧气,就像一场考试后人生已走到了末路。各大高校和家长更是由此而生出盘根错节复杂层纷的鄙视链,迫不及待的标注自我的阶级等级。
我曾经在高中和大学时非常迷恋周杰伦,他炫目的中国风歌词和引领潮流一般的唱法曲风给我留下很多美妙又难忘的回忆。某一个周末中国移动邀请他来到了我大学的城市作一个小型歌迷见唱会,很优惠的是不需要门票,但得充手机话费才可得到入场资格,600元起充,对于每月生活费也仅此而已的穷学生而言,这不啻于是一笔天文数字。当时的自己自我安慰:没事,等工作后可以看真正的现场演唱会。弹指一挥间数年后周董来到了我工作的城市,票价被黄牛炒到四位数还供不应求,根本买不到。没办法,他太“热门”了。我很幸运的在一个独立音乐相对“冷门”时期看过宋冬野、二手玫瑰、黑撒、果味vc和逃跑计划同台轮流表演过,那种真诚和澎湃的体验久久余音绕梁不绝,最重要的是以不那么高昂的票价使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得以体面纯粹的去感受这一切。现在也越来越难以有这种时刻,因为他们都渐渐变“热门”了。
热门的东西有些是实力质量使然而更多的是这个时代社会的大肆炒作运作:热门楼盘,热门服饰,热门化妆,热门的休闲方式,热门的消费习惯……它们指导着数量惊人的人群疲于奔命的同时自己赚的盆满钵满。大家心甘情愿被热门代表,被热门捆绑又被热门榨干后无情抛弃。今年夏天我跟朋友自驾安徽小游,第一时间感受到了一个“热门景点”和一个“冷门景点”所同时带来的“冰火两重天”的直观差异感。“冷门景点”---休宁县齐云山,一个被附近黄山景区带走绝大多数流量资源的道教名山,却格外的让我惊喜。五百米山腰上的天街错落有致,没有当下所谓“热门”的大量民宿精品酒店宣招牌,只是简单的农家住户,门口统一标明“住宿、餐饮、茶水”等不一需求,道家安心修行,百姓安居乐业,景色却旖旎清净,峰峦悦目。而第二天去的“热门景点”宏村,却实让我大跌眼镜!村里人头攒动,吵闹不休。摊位遍地开花,讨价还价。夜晚更是酒吧连绵,灯红酒绿,与上海北京等钢铁压抑森林无异了。我匆匆逃离了这个消费至上,管理混乱的“热门景点”,驱车几十里才得以在峡谷清溪之间换一松腴的呼吸。
时代的热门不会停止,时光的体验在个体之间却尤为短暂,愿我们的情怀和尊严,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冷门中油然释放,在无关物欲的彼岸里恣意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