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2020年中国自己的四个传统节日的第一个就要到来了,听到这里很多朋友就要问了,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这四大传统节日到底是哪四个呢?因为我们中国5000年丰富的历史文化衍留至今的节日实在是太多。相比其他很多节日都可以跟亲人朋友互发节日快乐,那么清明可以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小克在这里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四大传统节日。首先第一个就是咱们4月的月的清明节,古称寒食节,第二个就是农历5月初五的端午节,相传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当年屈原投江殉国之后,附近的百姓害怕江里面的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就用煮好好的糯米投江喂鱼保护屈原。这一举动感动了人们。每年屈原的投江殉国之日人们都会在汨罗江上划船丢糯米以此纪念屈原,后来这一天就是我们现在的端午节。
农历8月15是我们传统的第三个节日,就是中秋。古有诗人苏轼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作于这一天。古人一直以为月亮上住着仙人,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游离在外的游子也有对月思乡。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等等,源于对天像的崇拜,原来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就是古老的祭月节,直到汉代才把农历八月十五定于为中秋节。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传统最大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传统佳节。
前面提了其他三个节日,那马上就要到来的清明节呢?其实早在2006年清明节就已经被联合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么重要的节日,不知道大家对于它又了解多少呢?
要想弄明白清明节,咱们就要先弄明白另外两个中国传统节日。一个是“寒食节”,另一个则是“上巳节”。其实这两个节日也就是现在的清明节的前身。
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经有了2600多年的历史,寒食节起初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禁烟火,吃寒食。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的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曾经被称为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
咱们再来说说“上巳节”。
上巳节没有像寒食节这样的传说故事,上巳节中的“上”指的是三月的上旬,而“巳”指的是“干支纪日”中的“巳日”。
上巳节指的也就是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在这一天,古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也称为“祓禊”。后来慢慢的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说了这么多关于“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事情,大家一定也看出来了,这两个节日跟咱们现在过的清明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相传,晋文公重耳把放火烧山的那一天定为了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去祭奠介子推,晋文公看到去年被大火烧毁的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了清明节。
晋文公也成为了第一个在清明节扫墓的人,可怜的介子推则成为了第一个在清明节被扫墓的人。
而今我们可以把清明节看做是这个三个节日的融合体。当然现在的清明节也就延续了这个三个节日的习俗了,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就是祭祖”和“踏青”了。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看看春天的样子,绿杨翠柳。
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我们在把话题提到前面,亲人朋友端午,中秋,春节都可以说端午快乐,中秋快乐。新年快乐,那么我们能跟亲人朋友说清明快乐吗?在这里我觉得是可以的。下面我慢慢的跟大家讲清楚。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清明节的意义是什么,当真是我们理解的那样只是一个简单的祭奠主先吗?当然不是,清明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它也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节。也就是说,清明是一个时间点!
就像春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年的结束,一年的总结一样。清明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新一年的开始。新一年的开始,你对这一年有没有新的规划,有没有新的目标。所有在好朋友之间可以互发一句清明快乐,对于好朋友今后这一年的发展规划以示鼓励,一个美好的祝福。
当然我们去到先辈们的墓前,也跟他们说一说你今年的计划和目标。顺带说一声清明快乐,也是对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