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珞珈好时光

img
img

出于对「正因为有如此强大的对手,才会有明天更好的我们」所表现的风度与大气的欣赏,关注了母校的官方微博。

于我,大学时光已是十几年前的前尘往事,远离让人又爱又恨的武汉也已多年,却在读官微转出的那些文章时,且笑且流泪,仿佛从未远离珞珈,回首即见东湖。每个从那座「文法理工农医」牌坊走出的武大人,都会有这样的情怀吧。

暑假将尽,珞珈山水又将迎来新的主人。正享受珞珈时光的师弟师妹们,也将迎来新的学年。如今的大学生与我们当时相比,最幸福的事,莫过于互联网普及所带来的信息畅通——大一新生还没入校呢,官微就十分贴心地发布了各种关于大学生活的信息,从学习方法到玩乐场所。已经成为珞珈主人的大学生们,则能看到前辈们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那可是经由岁月沉淀出的珍宝啊,当年我那样渴望却难以得到。

信息大爆炸,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十多年前我行走在珞珈山路上,被困惑和迷茫笼罩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提供更多选择的时代,我想,如今的珞珈山上,一定也会有像我当年一样困惑迷茫的师弟师妹吧。

于是,我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校友,愿意花一些时间,写下十多年后再回首时的心得,讲给师弟师妹们听,并以此,穿越时光,抱抱当年那个踯躅不前的自己。

自由是把双刃剑

读官微转发的「在武汉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一番体验」专题时,大家谈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自由」。而我最喜欢的一条回复是:来之前觉得大学该是自由的,来了发现的确如此。只是……选择的自由是有成本的……自定义的难度和成就,取决于玩家的等级。

上大学之前,觉得大学的自由,意味着什么?

可以上感兴趣的课程,可以发展一直以来的爱好,可以结交气味相投的朋友,可以接触到崇拜的大师……这些,自然都是自由。

可是,还有另一种自由——

当你因为睡懒觉、玩游戏或是其他原因缺课而耽误学习时,没有人会追在后面管束你,你可能就会在考试中挂科;

当你因为找不到方向而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时,没有人告诉你走哪条路比较好,你可能就这样荒废了四年的光阴,回首时悔不当初;

当你因为懒惰或是畏惧而对困难望而却步,一直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时,没有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你强调,这些坎都是必须过的,咬牙过去后将会看到崭新的世界……

我的高中时代,在题海战术中度过。我所在的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教育重镇,奉行「魔鬼训练」,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上学,晚上十点多才下晚自习回家,老师们细致地对几乎每一分钟都进行了安排。

一直以来,我只要做个乖乖女,按照老师的安排来学习,就可以稳居上游,轻松地考进武大。可是,上大学后,短暂的兴奋过去,我却开始陷入恐慌——这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用来干什么?

中学时代,稍有松懈,家长和老师会马上督促,容不得丝毫偏离轨道的举动。上大学后,没有人管了,一切随心所欲,稍微懒惰一点贪玩一点,便错过了上课时间。逃课多了,考试前难免心慌,临时抱佛脚都不知从何抱起。

我的大学生涯,就是在这种恐慌中渐渐拉开序幕的——自由,并非每个人都能驾驭好。

我认识一些人,就是因为驾驭不好这看起来很美的自由,大学四年时光都贡献给了懒觉和游戏——这是最容易的生活方式呀。我高考那年的全校理科状元,甚至因为玩游戏荒废了学习,大二时从北大退学,多年的寒窗苦读付诸东流,他也由学习榜样变成了反面教材。

不知道如今的高中教育,是否还是当年那样的模式。不知道如今的高中生,还有多少像我一样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备战高考上。闸门关得越紧,关闭时间越长,开闸时就越是奔涌而出,无法控制。

然而,如果你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仍然保有自己的梦想和爱好,面对武大提供的自由,将会如鱼得水,欢呼拥抱。

讲一个「武大郎」的故事。他把对武大的热爱放进自己的网络ID——东湖的尾巴,从此伴随一生。以下,我们就称呼他为「东哥」吧。

东哥的高中时代,也是题海战术、魔鬼训练。但是,他有自己的爱好——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文学青年风靡大学校园。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校园诗人越来越少,文学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受人敬奉。

这些并没有让他放弃自己的爱好,他怀揣着文学梦来到珞珈,虽然分在理工科专业,却把所有的课余时间用于在图书馆看书。在阅览室里,他从现当代文学书架上的字母A开始读,几乎读遍了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小说。

这些阅读积累,让他觉得很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的交流时也自信满满,甚至敢于给人家开书单(当然,多年后他读了更多的书,方才觉得自己当年的行为太幼稚)。

如今,理工科出身的东哥,依然走在他的文学路上,已经开始在几个网站上写专栏了。他常常说,到了珞珈山,用那几年的时间读了那么多书,才感觉自己像一个徘徊在文学殿堂大门外的热血青年,终于敲开了文学的大门。

东哥的珞珈时光,就是在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地发展自己的爱好中渐渐拉开序幕的。

那么你呢?你期待你的大学生活一开始,是怎样的情形?你的大一,是怎样度过的?你自认为能驾驭好武大给予的自由么?

学习钻研 VS 社团活动

刚上大学时,我觉得十二年的寒窗苦读终于结束了,终于可以从厚厚的书本中解放出来了!于是,我不再像中学时代那样努力学习了。

我开始逃课,因为小说里说,逃课是大学生的标志;我很少去自习,因为自习室的人太多,找教室很麻烦;我甚至很少利用图书馆,因为大部分时间好象有很多别的事情需要忙……

这些事情,家里的长辈们都不知道。他们可能以为我一直都那么乖地勤奋学习,即使我考英语四级的时候只是刚刚过及格线,爸爸得知后在家里发了很大的火,但他们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我想是因为惯性,他们习惯于我的听话和优秀。

中国的大学,都是“严进宽出”的。大学里的学习进步都只能靠自己,老师们不会太管,家长也不再能监督。如果自己想偷懒,没有人可以管得到。我就这样优哉游哉地毕业了,甚至每年都可以拿到奖学金。那时候,我仍然认为,大学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

如今,我工作快十年了。这十来年里,我时常会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反思的结果是,大学时代,最让我后悔的事情,就是没有尽自己的全力努力学习,没有利用好大学充裕的时间和便利的条件。

很多知识,需要用到的时候,才觉得很不够用,才开始怀念那时候的书本、课堂和老师,怀念藏书丰富、环境幽静的图书馆,怀念自由自在的读书时间。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学第一年,我们有一门课——西方经济学。第一学期,学微观经济学,我学得还算认真;第二学期的宏观经济学,我就没怎么好好学了。虽然,考试都因为突击复习而顺利通过了,但是学到了多少知识,我自己心里清楚。

工作后,我每月收入有结余的时候,需要开始理财了,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观点我还有印象,于是打理自己的一点点资产的时候,还算比较顺手。但是,当我想关注宏观经济的时候,当我想分析政府的一些措施对股市、楼市等经济方面的影响时,便开始头疼了,后悔没有好好学习宏观经济学。

不知道是不是人的劣根性,总是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如今,白天繁琐的工作缠身,晚上孩子老人家务样样要照顾到,时间大多不由自己支配时,我用早起一小时和合理利用零碎时间来看书学习。

每次去市图书馆借书遇到长长的人龙时,我总会感慨,若是大学时代,我也能如此珍惜和利用时间,我这块干干的海绵将可以吸收多少知识的养分啊!

大学时代的学习成绩,还与两件事息息相关——奖学金和保研。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奖学金都是人生中完全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的第一笔收入。奖学金的意义,是父母给的零花钱或者过年收到的压岁钱远远不能相比的。

奖学金肯定了你的学习能力,鼓励你继续勤奋学习;奖学金也是给父母长辈最好的慰藉,通过奖学金,他们知道孩子仍然优秀,能放心地接受你不在家的状态;奖学金可以用来实现你自己的一些小梦想,你可以用来买自己想买的书,或者软件,或者其它的数码产品,你甚至可以在使用奖学金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消费习惯,树立基本的理财观念……

每个学生都想得到的奖学金,我当年也是十分期待。但是,当年我走进了一个误区,我认为,只有多参加社会活动,通过那些方面的加分,才能拿到奖学金。于是,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各种有用或无用的社会活动中,希望通过这些来获取加分,获得奖学金。

前面说过,我每年都能拿到奖学金。但是,都只是丙等。而那些拿甲等奖学金的同学,大多是学习优异的,她们可能甚至没有任何社会活动加分。如果,我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用来学习,可能会拿到更高级别的奖学金。

还有保研。不知道现在的保研政策有没有变化,我上大学时,保研完全看成绩单,按照单科分数所在档位的绩点学分,所有必修课的绩点学分的总和参与排名,按照一定比例确定保研名单。

我有一个室友,学习成绩很棒,经常拿甲等奖学金,却没有进入保研名单。她有些质疑名单的公平性,专程去学院查询,才发现原来84分与85分的绩点不同,89分与90分的绩点也不同。她的84分、89分科目有些多,于是总分就落后了。

多年过去,她在我的记忆里留下的影像中,一定会有那天,她红着眼圈恨恨地说,早知道是这样算分的,我怎么也多努力一下,多考一两分呀!

世间没有后悔药。我们当时没有幸运地遇上能提前告诉我们这些关键点的师兄师姐,就只能自己摸着石头慢慢趟过河,小心翼翼却又无可避免地遇到激流漩涡。

大学,虽然生活丰富多彩,但内里灵魂,依然是学习。抓住这灵魂,再发展其他,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涯有骨有肉,血肉丰满。

那么,社会活动需不需要参加呢?当然需要!若是一心学习,也太辜负武大种类齐全、多姿多彩的社团环境了!

还是具体讲讲我的经历和体会吧。考公务员时,准备面试前,有一位当过人事处处长的前辈问我,大学时有没有在学生会担任过干部。我点点头,他说,那就应该知道一些基本的活动组织方法和流程。当然,即使没有在学生会工作过,也能通过书本和资料知道那些流程,但真正做过,肯定会印象深刻。

我至今仍记得我参加过的院学生会主席选举。大一小萝卜头时,有一位大三的师兄,当时已是院学生会副主席,希望能帮助自己的部下在即将到来的选举中当上学生会主席。我亲眼目睹他的操作,拉选票、造声势、分析优势劣势、修改简历、指导演讲……后来,看美国总统选举时,我发现,咦,这和当年学生会主席的选举好相似啊!

大一时年轻气盛,在学生会里常常会遇到不太能理解的事情。比如,明明甲师姐的能力更强,为什么要把职位给乙师姐呢?这件丙丁双方有纷争的事情明明是丙的错,为什么师兄要把两个人都批评一番呢?等等等等。

那位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的师兄,很耐心地向我解释,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能力强弱、是非对错,都不是我认为的那样绝对。重用乙师姐,或许是因为乙师姐更能理解上级的意图,很好地贯彻下去,而甲师姐虽然能力很强,却不认同组织目标,团队协作有所缺失;丙和丁有冲突,这本身就不对,不管到底是谁的错,都应该批评……

离开珞珈山,职场沉浮很多年后,常常会想起那段学生会生涯。我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敢于担当,或许就来源于学生会的历练;我在团队中的沟通协调、促进合作,或许也来源于学生会的经历。

我们终将离开大学,走入社会。怎样与陌生人打交道,怎样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沟通,怎样让别人理解你的意图,又怎样理解别人的意图,怎样面对挫折和失败,这些都是必备的社会生存能力。而这些,都能通过社团活动得到锻炼。

大学时代我参加过很多社团,自认为对我能力提高最有帮助的是记者团(我参加过院报记者团和校报记者团)。先别被「记者」这两个字吓到,其实刚加入时,要求并不算高,把你看到或者听到的内容整理成一篇语言通顺,意思明确的文章便可以了,慢慢锻炼,可以很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千万别认为工科生不需要写作能力,写论文的时候,表达能力好的论文,比语言晦涩的论文让人喜欢得多。还是举东哥的例子吧,他当年就在校报记者团作过两年学生记者。读研的时候,在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好几篇论文,导师们都表扬他的文笔比较好,对学术观点的论述很充分到位,让审阅的专家和其他读者都很容易理解。

不仅仅在学生时代,工作后经常会需要些工作总结之类的,如果你的文笔好,一篇出色的工作总结就足够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青睐有加。

做学生记者的好处,不仅仅是锻炼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记者需要经常采访,这样可以加强沟通能力,并有机会认识很多优秀的人——师兄师姐或者老师,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良的品质,得到前进方向的指引,吸取智者的品德精华。

那时候,我们想请教哪位很牛的前辈学长,就去采访他,问完稿件需要的问题,再顺便问几个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常常产生醍醐灌顶的作用。我还采访过院里的老师以及我的系主任,问一些平时上课时没机会问的问题,都会受益良多。这种交流和沟通是双向的,主动而为,我认为这方面的收获,更甚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果,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也没有关系,可以尝试竞选班干部。大学里的班干部不是什么「官」,更多的是为班上同学提供服务,非常锻炼人,因为大学的班级是松散的,不像中学时代那样有凝聚力,需要组织能力很强的班委将大家团结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协调、组织配合等种种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

如果,你在认真学习之余,还可以做好这些工作,哪怕只锻炼一年的时间,对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记得我采访过的一位院学生会主席说到他为什么要当学生会主席时讲道,大学时代,即使失败,还可以迅速爬起来,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而走入社会后再失败,代价就要大得多。

说到这里,脑子里跳出一句话——学习钻研和社团活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哈哈~~~

其实,大学里的自由时光,只要好好利用,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首先,明确目标——不放松学习,参加感兴趣的社团。其次,列出学习计划,看看需要安排多少时间来学习。再次,审视除学习之外的时间,安排社团活动。如果时间不够,减少参加的社团数量,或是学习时间管理方法,更高效地利用时间。

嗯,时间管理,也是大学阶段需要锻炼的一项基本功。锻炼好了,终身受益。

好专业 VS 差专业

我的专业不是好专业。

说这话并不是因为谦虚,而是事实——在我大学毕业后第二年,商学院变成了经济管理学院,我读了四年的专业也被并入了其他系,不再有单独的本科班。悲催吧~~~

意识到自己的专业不好,最先是从同班同学中得知的。大家一交流才知道,哦,都是被调剂来的呀。原本报的法学、新闻、外语等等热门专业,结果分数不够,只能接受调剂,就调剂到了这个专业。

当然,并不是所以被调剂的专业都不好。东哥也是被调剂的,他甚至都没有在志愿表上填报武大。他的班级简直是个落难公子小姐大本营,很多报考清华北大中科大却差一点点分数的学霸们,都被调剂到了他们专业。而那个专业号称亚洲第一,国内绝对的业界翘楚。这个稍后再详说。

专业不好的另一个表现,是缺少重量级的老师。我们本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太强,大多是年轻的讲师,仅有的几位教授或副教授,大多是从历史系转过来的,半路出家,思维也依然停留在偏人文的历史系。

与法学、新闻、人文等武大文科的优势专业相比,我们专业的同学缺少接受大师熏陶的机会,也缺乏对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和自信。

再来说说好专业吧。

东哥的专业,号称亚洲第一,也确实是业界翘楚。在「本校学生实名推荐」的榜单上,东哥的专业名列武大第一,这说明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很认可自己的专业。东哥也一样,认为自己的专业是好专业。理由有三:

一、好的老师。东哥上大一时,就有「院士课堂」,每周都有院士给他们上课。每一名院士会就其研究的领域与本科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上大学时的校长就是东哥那个专业的院士,他也像普通老师一样,走上讲堂与本科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

年轻一些的老师也都各有所长,比如教专业英语的那位老师,才三十出头,常常在课堂上就专业问题提出很独到的见解,而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英语领域。后来东哥才知道,这位老师刚从南极回来,他独自开发实现的GPS精密单点定位软件在北欧的科学调查中取得非常好效果,而且他还是国内最早从事激光雷达扫描测量技术研究的专家。

二、好的教材。东哥专业所用的教材,很多都是内部印刷装订的,外表并不好看,但因为学科技术发展很快,老师会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更新教材里的内容,使学生们可以接触到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其中的内容常常领先社会应用很多年。

印象比较深的是那时候常听他讲「北斗卫星系统」,当时还只是从他那里听到,鲜少见于报刊电视。十多年后看相亲节目时,一傻憨傻憨的男嘉宾在讲到自己月入七八万时就说他的公司是为北斗卫星提供配件。

后来我才知道,我们上大学时,北斗卫星系统里只有4颗卫星,还处于试验状态。而现在已经有16颗了,开始广泛投入民用。学习内容的前沿性,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大学的教学内容也要随之更新。我上专业课时,老师们还常常举上世纪90年代的例子,早已脱离时代了好不好!东哥专业的教材就做到了及时更新,保证他们学到的知识总是领先时代。

抓住学科前沿,不代表脱离实际。每个学期,他们都会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几个人一组从操作仪器进行数据采集到后期数据处理结果评定完全按照工程实际流程进行运作。

三、好学的同学。每次去东哥寝室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寝室里其他三个同学的女朋友都是他们专业或相近学科的,只有我一个文科生。每次聊着聊着,不知不觉间,除我以外的7个人就开始热烈讨论数据挖掘、时钟漂移、电离层改正模型、地面增强系统,定轨误差、精密星历……

我只能讪笑着退出讨论,独自面对电脑,暗自腹诽——尼玛,你们是有多热爱这个专业啊!(嗯,是的,东哥是我大学时的男朋友,毕业后成了我的丈夫,现在是我女儿的爸爸。)

写到这里,其实有一个问题值得讨论。我们怎么衡量一个专业好不好呢?武大文科的法学,理科的生物科学,都是全国排名很靠前的专业,可是就业形势并不好,更偏向于学术方面的发展。如果只读本科,这些排名靠前的专业,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而数学、物理、化学等默默无闻的基础类专业,很多同学因为高考前学够了,都不再选择,却不知这些基础性专业为未来发展搭建了坚实的台阶。盛极一时的投行,招聘时最喜欢的专业背景,据说就是本科数学专业,研究生经济学专业。

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后就参加工作,选择工科的专业就更合适。文科的新闻等应用型的专业,就业形势也不错。

再说回我的「差专业」吧。幸运的是,大学四年的前两年时间,商学院所有专业都要学习经济管理基础课程,大三才开始集中精力学习各自的专业。所以,那些经济管理的基础理念,我们都学到了。边际效用递减、货币的时间价值、理性的经济人假设、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等概念,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后来的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

就这样,我虽然被分到了「差专业」,却依然拥有了经济管理的学科背景和思维方式,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到,受益终生。

其实,任何专业,都能学到有益的知识。归根到底,并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差专业,只有喜欢的专业、不喜欢的专业。如果不幸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没关系,武大依然能提供这方面的自由——选修课、双学位、转专业,总有一种适合你。综合性名校的优势,就体现在这里啦!

记得校报记者团一个小师妹,原本是新闻系的,后来选修了经济学的双学位,毕业后去了一家有名的财经类杂志当记者——新闻+经济的专业背景,再适合不过了。

只要你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即使录取时不是自己想学的专业,上大学后依然可以用各种方式延续自己的爱好和梦想,这也是武大的自由之风中重要的一点呀。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依然意犹未尽。原本还想写「校外公寓 VS 樱花城堡」,絮叨絮叨武大的生活条件,篇幅所限,还是就此收住。我真是个分享欲格外强烈的师姐啊!汗~

大学,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大学时光如何度过,甚至关系到人生道路的走向。作为本科毕业后便走上工作岗位的前辈师姐,我写下了以上的心得和建议,希望能为尚在学校的师弟师妹们减少一些迷茫和困惑。官微也可以邀请一些专注学术研究或是选择出国留学的前辈校友分享经验,满足各种有着不同人生规划的同学学习借鉴的需求。

最后,引用中学政治书上的一句话——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备技能是英语、计算机和驾驶。十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这句话完全正确。如果你在大学期间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就先从这几项入手吧!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愿有缘走入武大的你,能沐浴着自由之风,好好利用时间和各种资源,莫负珞珈好时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8,932评论 5 46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554评论 2 37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5,894评论 0 32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442评论 1 26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347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7,899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32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980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196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163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085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826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389评论 3 30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50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53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171评论 2 34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616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南方的春日终是比北方来得早。北京跟春天还搭不上边的时候我就在朋友圈看到了南方的春天。 对于北国的春天并没有什么期待...
    肉肉请你不要黏着我阅读 862评论 1 1
  • 写在前面: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很可能存在谬误,观点片面等情况,请谨慎参考。个人观点是通过个人观察、阅读、个人偏好...
    Zaaaak阅读 40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