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真是兜头被泼了一盆鸡汤,作者表达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一条 —— 二十几岁,别在乎存款,提高自我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但其论据实在让我不敢苟同,何必把自我价值和存款对立起来,不知道存款也是一种自我价值吗?
作者说:
“屌丝才去在意自己拥有了多少钱,大咖在乎的永远都是自己有多少价值。”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不知道与作者对话的“澳大利亚互惠生”有多少含金量以至于可以代表大咖,我们来看看这样几个例子好了。
1、股神沃伦巴菲特从小开始赚钱,捡别人丢失的高尔夫球、摆摊卖饮料积攒资金,十几岁的巴菲特从不乱花费,而是省下可以省的每一分钱作为日后投资的资金,充实自己的存款。
2、邓普顿先生作为最著名的基金经理人之一,开创全球投资的先河,对日本韩国的崛起都做了精准的预估,年化收益也高得惊人。其核心观点就是“猎取便宜货”,不仅是股票,也是生活原则。
3、德国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小狗钱钱》至今仍是无法被超越的理财入门书,他的《财务自由之路》里就告诉我们,你仔细观察那些有钱人,没有多少是在物质上浪费的 —— 如果你不尊重钱,自然也管理不好钱。
如果说对于金融理财界,在意自己的存款还算是一种职业素养,我们同样拿十几二十岁的人来看。
《清华园日记》完整记载了季羡林就读清华时的所思所想,季羡林大学就一直在给各杂志社撰稿,稿费清清楚楚地记在日记里,其日记中算账目的地方很多,显然还是在乎钱的。
可惜,世上大多数人如你我,暂且都算不得“真正的大咖”,但也非屌丝,不过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尔。对我们来说,钱是不可免俗必须要谈的东西,存款也是不可免俗必须要有的,事实上,如果你没穷过,你永远不知道钱的重要性。
为什么二十几岁的我们,也需要存款?
不是因为我们不在乎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是人人的生活都可能有意外 —— 失业的意外,疾病的意外,哪怕是物品丢失的意外……
没有存款,这些意外会逼迫我们做出实际上不利于人生的选择:尽快找一份赚钱的工作而无法在意它是否适合我们,去不够好的医疗单位或许落下病根,丢了东西暂没法补或者买而影响工作效率……我们不愿谈意外,但意外总会存在。
可能你会说,我们有父母呢?他们是我们的意外险。
没错,父母可以给你以支持,可这不是没有代价的,经济不独立何以谈精神独立人格独立?父母要求你去考公务员而你不愿意,毕业就失业了,父母不给生活费,你除了妥协还有什么办法?哪怕是作者所说的出国留学的“大咖”们,如果父母反对你这样做,没有存款,你何以投资自己?
当然,不是说父母一定要控制我们,但二十多岁了,该开始独立和回报了不是吗?
二十多岁,别说二十多岁,在任何时候,都该有存款的意识,也不能忘记持续获取自己的价值 —— 把这二者对立起来,逻辑上有问题,倡导上也不对。
想想吧,看完《二十多岁,你有多少价值》,你会去做什么?告诉自己存钱没有意义,而把存款花掉……出门左转大吃一顿犒赏自己,或是打开购物网站买上想买很久的东西?哪怕你想申请常青藤的留学生,也得考虑考虑自己的存款能否负担不是吗?
这样的鸡汤看起来美味,却连基本的逻辑也搞错了。
当然,我们存钱,从来都不该是为存钱而存钱,财务自由是值得每个人去追求的目标 —— 想学知识,想看世界,财务自由可以使你无负担地完成自己的想法,对年轻人,提升价值自然是重要的,前提是有双慧眼,知道什么是可以提升自我价值的东西,存钱也正是其中之一。
besides,存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与自己的欲望斗争,区分哪些钱该花哪些钱能省……这需要自控力,更需要智慧和对自我的了解去甄别。
公子鸽儿:帝都90后,致力于把看过书里的干货抖出来,钱多会开心^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