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真正自己独立完成的一次建模工作,还是在学校里写论文做课题。那时是用的ANN的BP网络,课题是简易车型识别。对于工作流程,只有依稀的记忆:从数据收集,特征定义与提取,到训练、预测,到模型评估。
完成课题后,其实对算法建模产生了兴趣,并且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算法研究,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引线框架缺陷检测,实现手段是图像识别。现在回忆起来,好像自己做的工作一出道就是巅峰,然后慢慢下坡,沦为做苦力的码农。这里不是说码农不好,而是从现在的半导体风口、AI风口来看,当时的工作就是现在的风口。
可能算法工作当时做得并不太好,所以,不断跳槽中,并没有很好的算法岗位再次光顾我。直到前东家我苏,让我偶然收获了两年多的AI产品算法经历,并上线两款金融科技算法产品。至今打开我苏金融APP,还能看到两款产品在光鲜的运转着,内心仍感欣慰。
不过当时我苏金融APP这两款产品的算法过于传统,也就线性回归,所以建模简单,也并非核心,数据处理与业务逻辑的设计才是重点,所以并没有满足我的建模好奇心。到了现在量化多因子、量化期权策略的树模型、非线性模型的机器学习应用时,我需要重拾往日的老本行了,一个荒废十多年的老本行。之所以需要这样,要我这个码农捡起这活,确实是因为现在公司资源卡得太紧,没法再另找高手了。
张总一段家人暑假旅游期结束回来,带来的还是老调重弹,除了进度跟进中外,别无结果。多次的跟进中导致的结果是,李总对例行的周会也不感兴趣了,直接不来。我和张总只好象征性的彼此这问问,那催催,结束讨论。
既然诸多环节停滞,我就后面的计划拉前,先启动策略建模系统的开发吧。随机森林的回归算子,跟ANN类似的建模流程,用在金融大数据上,虽然行业内用烂了,我就当来一次复习,朝花夕拾,闻着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