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方法
为什么你学不会,这个是反例:
第一:输入为主,死记硬背(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叶圣陶《我呼吁》:“你们要招收的决不是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缺乏独立思考和丰富的想象’的学生。”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7章:“中国这种考试方式鼓励了死记硬背,但往往排斥了真正的才学。”我个人觉得吧,这个效果是有的,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像以前的那些什么大诗人,大作家,都是小时候背出来的名人,不过现在就没有这么厉害的人了吧,现在时代,几乎没有出一个像李白这样的诗人了吧。不过时代背景也不同了,什么样的土和水养了什么样的人。 不过大思想家们都是说效果是有的,但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主要是现在人也不会窜连起来知识,形成自己的系统。
第二:只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老师说什么就什么,爸爸妈妈说什么就什么,书中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他们只是很肤浅的记住这些道理,根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系统,自己的知识。比如曲故里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鸣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三:标准备化生搬硬套,以前我写文章的时候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为了一些优化的词汇诗句,还套用很多的名言名句,这相当于给自己的。有一个二流子,见一户家人的牛死了,有一个教书先生就上去劝慰:“牛死不能复生,别哭坏了身子!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尽量减少损失。我建议你们将它的皮剥下来卖给人家做鼓,牛肉除了留下一点自家吃外,大部分可拿去市上换钱。然后再凑上一些钱,就可以买回一头新牛了,这样不是很好吗!”那户人家觉得有道理,就停止了哭泣,并分给这个教书先生一套大块牛肉。有一天二流子看到一户人家老娘死了,他也学着教书先生的言语上前劝慰道:“人死不能复生,别哭坏了身子!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尽量减少损失。我建议你们将他的皮剥下来卖给人家做鼓,肉除了留下一点自家吃外,大部分可以拿去市上换钱。然后再凑上一些钱,就可以买回一个新娘亲了,这样不是很好吗!” 有一次,大象分香蕉,粥少僧多,牛啊、羊啊、老狼啊、狗熊啊,还有梅花鹿啊,个个你抢我夺,吵成一片,弄得大象心烦意乱。
狐狸想: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挤进去硬抢,肯定没有我的份儿,看来只有以智取为上策。
狐狸装作很大度的样子大声嚷道:“大家静一静,虽然我狐狸最有理由得到这串香蕉,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我曾经每天在香蕉树下撒尿;但是,你们想得到香蕉的心情似乎比我更迫切,为了我们百兽王国的崇高声誉,也为了我们大家庭的珍贵友谊,我郑重宣布:放弃我的应有权利,让更需要香蕉的朋友能得到香蕉!”
一番话说得所有争夺香蕉的走兽无地自容,不好意思再争来抢去了。
狐狸的高姿态也使大象摆脱了困境,大象真诚地说:“狐狸越是顾全大局,我们越是要保护他的合法权益,不能让他吃亏,因此,我提议这唯一的一串香蕉就作为对狐狸的嘉奖吧!”
这意外的决定令走兽们目瞪口呆,但谁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
狗熊想:“这家伙真有两下子,人家抓破脸皮都抢不到的东西,他只用三言两语便风风光光地取走了!”
后来,老猴分桃子,分到最后,只剩下一只最大的桃子了,而没有得到桃子的走兽还有不计其数。大家你争我夺,乱成一团,弄得老猴满头大汗。
狗熊想:现在正好用得着狐狸以退为进的计策了。他也装作很大度的样子大声嚷道:“大家静一静,虽然我狗熊最有理由得到这只桃子,这是无可非议的,因为我曾经每天在桃树底下撒尿;但是你们想得到桃子的心情似乎比我更迫切,为了我们百兽王国的崇高声誉,也为了我们大家庭的珍贵友谊;我郑重宣布:放弃我应有的权利,让更需要桃子的朋友能得到桃子!”
大家一听,咦,上回狐狸一番表演轻而易举地得到了香蕉,现在狗熊又来故伎重演,肯定动机不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指责狗熊。
老猴灵机一动,忙说:“大家不要冤枉好人,狗熊的风格非常令人敬佩,本来这桃子是应该奖给他的,既然你们都怀疑他的诚意,为了不至于损坏狗熊的美好形象,这桃子只好由我替他吃了!”
说着,老猴毫不客气地咬起了桃子,馋得狗熊直流口水。
狐狸知道后,差点笑掉大牙:“这笨狗熊,不会动脑子,只知道照搬别人现成的办法,哪还会不失败呢?”
狐狸使用了这种伎俩成功的吃到了香蕉,于是狗熊也借鉴狐狸的做法,没想到结果却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出现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后,许多人将这样的方法照搬到自己身上,但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呀,我们在向他人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选择的借鉴,不要完全照搬。
老爸看见院子里拴了头牛,那个壮啊,就说,“你家这牛好壮哦”。朋友儿子答道:“小小畜牲,何足挂齿?”老爸又问道:“你爸呢?”答到:“去山上和老和尚下棋,今晚在寺里过夜”。抬头看见有幅画不错,问道:“这是什么画”?答:“唐朝古画”。
老爸回去后教儿子说:“你看看人家小孩,多会说话。”儿子不服气,“唏,我也会。下次别人来的时候,你先别慌出来,在后面听着。”过了两天朋友回访。朋友问儿子:“你老爸呢?”“小小畜牲,何足挂齿?”“那你老妈呢?”“在山上和老和尚下棋,今晚在寺里过夜”。
如何学才能学会呢?正例子:
第一:不要埋头苦干,自己一个人在偷偷的学习。
以前大学校里,都有一个英语角之类的小花园,里面都是讲英语对话的什么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就是古人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与他人和世界建立链接的极好方式。读书,引领我们走进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和书中人物休戚与共,他们的喜乐悲欢、命运浮沉、人生际遇时刻牵联着我们的心。读书使我们和不同地域、时代甚至时空的人物对话,同伟大、卑微、平凡或奇妙的灵魂交流,在我们面打开一座座独特有趣的奇幻森林,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吸引我们不断探索未知、挑战未来,进而丰富、提升自我。当然写作是建立连接的更有力的方式,书写文字让我们平静和深刻,让我们更有条理更有逻辑,对他人和世界的链接和影响也更为深厚持久。读书和写作拓宽了我们生命的厚度和深度。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中国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徐霞客,被称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风雨虎狼,与长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在跋涉一天之后,无论多么疲劳,无论是露宿街头还是住在破庙,他都坚持把自己考察的收获记录下来。他写下的二百四十多万字的游记,成为了中国地理研究的无价之宝。为我国的地理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要对事情有远见, 透过事情的表象看本质问题,最后用智慧去解释。
什么是远见呢,就是看的比别人多一步,就像投资那样,你能看到几年后的变化,那你就是真正的投资人了;如果你是象棋或虽围高手,能看到几比别人多几步的变化,那你就是冠军了,前阵子的阿发狗,为什么不可战胜,因为他可以通过算法,把所有变化都计算出来,并且拖网式的进行运算出对自己有利的步骤进行捷足先登获胜。比如现在的学生,说什么高等数学无用,他以后如果进入一公司做程序员,就知道数学的神奇效果和超级运算能力,比如背什么政治无用,如果哪一天他想成为一个外交官了,恶补回来的政治往往是一种能力,只恨相见已晚的命运。黑天鹅所说的,高纬度打低纬简值不要太爽了,像腾讯抢流市场,他有N大的QQ平台输入几十亿的流量,你们其它的游戏公司只能卖一些网站广告,怎么和他竞争的过来呢?最要命的他是一本万利,你是万利才得一利,说白了他的流量是免费获得的,而你是出钱买来的广告位,这怎么竞争呢?根本不在一个量级的打架好吧。
如何时透过事情看表像呢?
有一个小朋友和他妈妈去亲戚的超市玩,亲戚看到小朋友来玩,热情的拿糖罐给小朋友拿,但小朋友推脱说不用了,最后亲戚看到小孩这么懂事,就抓了一大把塞到了小朋友袋子里。回去的路上老妈好奇的问他突这么客气了?小朋友回答说,因为我手小呀,拿的太少了。凡事想到量变到质变,往往会获得更加多的利益哦,小孩都懂,我们怎么能认输呢?
学习先改变思维方式,不要被动学习才是硬道理的,我们可以主动的先提问题,把观点同化给自己灵活掌握,用自己能懂的,能说的语言编码起来才有用,认知觉醒这本书就提到了,别人书里写的,你不一定就要去认同,别人讲的懂的,你不一定知道你懂了。不要假装自己学了很多,看了很多书,结果往往不会陪你去演戏,像那些股票经纪人,在电视台叨B叨的半天,下班还骑着那辆自行车或是挤着地铁回家。
第三:需要正确的反馈。
而自己有没有懂,还需要正反馈去让自己知道是几斤几两,吃几碗干饭。
别人讲是明白了,但自己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作者后面就有说一个例子,说一个人进入一个房间,你可能第一次进入的,只是扫了一眼,看到里面有空调,地板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床,有没有书桌之类的事,而别人会到你空调是什么牌子的时候,老板是木制的还是仿制品的时候,你就一脸蒙B了,你也只好回去再看一眼才知道,而别人问你看到书架上的书的名字的时候,你又只能回去看一眼,有的时候,你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就像作者又提了另一个例子,看电影,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里面其实是删除了好几帧数的,而别人不提问你,您也会有思维蒙点。
为什么巴菲特身边,总有一个查理芒格呢?因为像股神这样的大牛B人,投资股票六十多年,年化收益22,至今无人能打败,但股神也有思维蒙点,需要查理芒格在一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去刺激巴菲特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没有问题了,再由巴菲特敲定投或是不投的事。
相比汽车为什么飞机失事这么少呢?那是因为每一个地勤到机长,到塔台,在飞机上的空姐,每次飞机飞行中遇到问题,塔台都会给予机长们和空姐们标准化流程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让飞机事故率化为无形了,你看我们电影电视里的那些飞行员,每一个动作,都会询问塔台,然后自己准确无误的操作起来。
我很小就听余世伟大师说了一个小故事,他说他有一次去参观舰艇,发现水手们演示拿炮弹,总是会给予接弹拿住后回馈说一句话,好了我拿稳了类似的话,后来他查资料才发现,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事故率,在生死一线的战场里,如果对方心里慌张了,很可能炮弹摔到舰艇地板上爆炸。
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每一个人都有局限性的,在投资中也有一个叫幸存者偏差,你以为你知道,其实是你只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误。
比如现在基金,你觉得他很赚钱,十年十倍,可是你却不知道,有百分之八十的基金都已经倒闭了。读书无用论是一种最常见的幸存者偏差。读书无用论中最多的说法是XX并没有好好上学但是照样挣大钱了,而XX努力读书反而混得并不好。
这些个案并不涉及到具体数据,从数据角度上来说,也不难解释这种“主观感受”的成因。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7%,高学历者落魄更容易受到媒体的关注,而低学历中的成功者也常常能够吸引普通人的目光,即使低学历人口中涌现的成功者的比例远低于高学历者,由于基数差异,这个数值对比也是相当可观的。正是因为忽略了数据中沉默的大多数,读书无用论这种错误的观点才“得以成立”。
枪击案中的幸存者大多伤的是手和脚,那么是否要加强手脚的保护呢?实际的情况上,在躯干和头部中枪的人,大都没有挺过来,相反更加需要保护是躯干和头部。就像能活着回来的战斗机中弹的通常都是翅膀和机身,因为引擎中弹的大都已经牺牲了。这个案例也许能够帮你更好地理解幸存者偏差。
对于事件发展过程中筛选机制的忽视,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向错误的方向,在设计决策过程中,出现这样的过程中,极有可能是致命的。
在需求分析和调研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幸存者偏差,很有可能搜集到的数据,体现的仅仅知识少部分用户的需求和想法,最终将伪需求和小众需求当作主要需求来作为设计易于,则可能让产品从一开始就走向万劫不复。
还有我们总是说吸烟有害健康,吸烟到底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
每天大约有3000人因吸烟而死亡,每年有100万人被香烟夺走性命,若这时还不采取的话,2030年每年将会有200万人、2050年每年将会有300万人......直到本世纪末,吸烟相关疾病也相应夺走中国2亿多条生命。
而与之相应,我国的吸烟人数就有3.15亿,占其全国的3分之一,其中有超过一半为男性,年轻女性人数也明显增加。
这相当于吸烟一百个人中,有95个人死于吸烟这种事,相当于,你复活100辈子,生生死死都有95次死于吸烟的概率。问题是,你有100条命去尝试吗?
想把一种知识弄手里,就要有一种正反馈,相当于我们玩游戏的时候,打怪升级,把各种怪物杀死,获得等级的提升,装备的提升,里面的各种技能炫彩的画面感,动作的多姿感,暴击数字,血条显示,都是一种正反馈。有个人做了一个实验,在幼儿园里给一群小朋友一个棉花糖,告诉他们要是能忍住几分钟不吃的话,就会再得到两个棉花糖。然后只有三分之一的小朋友做到了忍住不吃,十多年后证明这些能忍住不吃的小朋友都考上了更好的大学,获得了更高的成就。而且这种正反馈也是需要进行培养的,比如这组小朋友,能先不吃的,他们家庭背景往往比较好的,而且有可能当时试验的时候,吃的比较饱,能自觉驱使他引住诱惑。比如一个有钱男人,他也是穿梭在美女们游离状态,而他家庭背景个人修养道德都比较好,自己老婆也美丽性格达人贴心,家庭也是和诣温馨,他会为了一夜情去付出这些虚伪缥渺的东西吗?
当各种偏差出现的时候,我们还要想到哪一个地方我们伸伸手就可以拿到的舒适区,哪一些要我们自己跳起来才能得到的拉伸区,什么又是我们需要等自己长大了,需要拿梯子上去才能拿到的糖才可以得到的利益,要分清楚的事。做什么事很多时候,我们不要总是想着一下子就拿什么名人来模仿,更不要学了几堂NBA管理课程,就跑回自己公司生搬硬套,你自己都还在学习的困难区里,又怎么可能进步呢?有一些人更是,为了学习理财,计划一个月看完华尔街那些投资经典,囫囵吞枣,结果坚持不到三天,就歇菜了,做事完全没有弹性,就像一个伸缩的弹簧,在自己没有那么大的弹力的时候,感觉自己压不不扁的时候,把重量慢慢加上去,而不是一下子加上几吨重的物体,把自己压缩成了断腰的扁平铁盘。
为了能让自己得到正确的反馈,促进自己能明明白白的把概念和技能学到手,我们还需要一个行动派要做的事,就是把学到的东西进行输出。将内容故事化输出去很重要。
《伊索寓言》里面的寓言故事教会人们识别善恶美丑,《安徒生童话》里的童话故事让人们相信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将内容故事化,不仅能够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你说的东西,而且讲故事还有治愈作用。比如有一种心理疗法叫作叙事疗法。
“故事”的隐喻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创造。这意味着,无论我们在何种境况下,都可以去创造我们更想要的人生。
在听一个人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听到故事背后的问题,也要听到故事的主人如何处理和解决问题。因此,围绕“故事”常常会有一些新的对话,比如我们可以和自己对话,或者问那些你所帮助的人:
“为什么你不愿意正视问题呢?是因为过去的什么样的经历吗?”
“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故事中的自己,你觉得自己像什么?为什么?”
“在这个故事里,当你做什么的时候让你可以更贴近期待中的自己?”
把输出的内容变成故事,是一件略有挑战的事情。但这个挑战也不是不可战胜,曾经有不少在公众讲话要念稿子,读PPT的管理者,经过故事影响力的训练后,成为了故事疯狂的粉丝,无论看到什么都能变成故事。
这是因为在工作场景中,太多有意义、有思想、有意思的故事在发生。工作中最不缺故事素材,最缺的是发现故事的眼睛、搭建故事的逻辑、体会故事的情绪、挖掘细节的耐心和讲好故事的信心。
故事影响力一共七个模块。通过学习,会让你拥有发现身边好故事的眼睛,可以轻松的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用引人入胜的故事形式讲述出来。
七个模块,由浅入深的为大家介绍具体方法和步骤,让每个人都能讲好自己的故事,在自己的故事中反思和成长。
重新认识故事,发现故事大能量挖掘故事源泉,人人都是演说家搭建故事结构,逻辑叙述更清晰设计故事开场,收获观众注意力探寻故事内核,塑造思想新价值描绘故事画面,增强大脑代入感讲述人生故事,真情流露广传播
意识到故事的价值,意识到讲好故事很重要后,都会二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1. 除了小时候挨过打,逃过学,我的人生太平淡2. 我是一个没有故事的人。还有朋友会说,我的经历太丰富,故事有点多,不知道讲啥好。
没有故事,不知道如何选择故事,我们可以向马云老师和莫言老师学习。他们一位是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家,一位是中国最会讲故事的作家。在学习过两位老师的故事后,我们找到了八个工具。
比如当培训师问你,世界第三高和第二高的山峰是那座山峰,大多数人不知道,但大家都知道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拉玛峰。我们的人生对第一次印象极为深刻,你能想起来,第一次拿到工资,第一次离开父母去住校,第一次被提拔。“第一次”是非常有效的工具。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另外7个工具,能帮助大家找到适合的故事原素材。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能量巨大的故事库!
故事元素找到之后,大家在小组内部分享时会发现,听故事的时候,大家都很投入,大家都很喜欢听故事。此时有两个新问题暴露了出来:
前面铺垫太多,时间到快到了,还没进入故事正题。
内容太庞杂,中心思想不明确,听众不清楚为什么要听这个故事。
这是故事结构的问题,故事是很古老的话题,我们从很多书籍中看到一些故事结构,比如有STAR模型:背景,人物,行动和结果、记叙文的六要素、英雄之旅等等。有些结构太简单,有些结构又太复杂。虽然这些故事的结构看起来很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同样的故事内核。
故事的内核是变化和冲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挑战、行动和结果”。结合故事内核和商业运用场景,有一个商业故事七步法特别实用。用七步法能讲大故事,也能讲小故事。通过练习使用七步法,大家的故事听起来舒服极了。
故事有时候是很动听,可我们也不要忘了目标输出的时候要正确性。
作者第二章又说明了,我们如何培养一个正确的目标性和找到重要的意义成为自己的兴趣,比如我们有时候对看书是不是没有什么兴趣呢,可是想一想每看一百本投资类的书,就可以增加一倍的收益,比如我们去外面跑步每天坚持是不是很没有动力呢?可是一想到可以找到一个漂亮的女朋友男朋友,是不是就有动力了呢?其实培养兴趣和前面说的正反馈也是一样的原理,正因为有了更高纬度去做一件事,又得到了正明的夸奖,正面的需求,才会有后面输出动力,这两者是相互相成的,不但改变了我们的惰性,而且还会让自己慢慢积累进步。刻意练习这本书也提到了,他女儿开始很不喜欢练字,后来他就拿了彩色笔让他女儿往那里面画画,结果慢慢他就开始喜欢上了练字,当我们对一件事有兴趣变成了爱好的时候,我们就会变的无所不能,当年的马化腾正因为喜欢下班研究即时通信,才有了后面的QQ。
不论我们现有的知识和以后吸收的知识,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框架方法,并不是别人的知识就可以拿来主义的,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就像为什么这么多国家一直提供什么版块,什么原创一样的知识是一样的。你如果不保护好这些领域,那后面就不会再有新的东西出来,社会就会停滞不前,穷人永远是穷的,你愿意整天饿的没有饭吃还谈什么爱家爱国吗?
知识框架或是说系统,这点应该是我们最难得到的东西,就像仙侠小说那样,如果你没有把内功练好,什么外功再厉害也是费柴一个,相当空有力气大猩猩,像一个小丑似的在舞台杂耍,样子是很呆萌的,可却永远在人的眼里只是一个玩具罢了。
而我们总是会犯座井观点的错误,看起来自己拥有了一片天地,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自己对于一个更大的井来说,只是视野的一部分,比如我们投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却因为功利性太野了,没有弄明白,没有深度理解,就匆忙买入,结果七赔二平一赚的结果就这样越来越多了。
知识框架,首先要弄清楚学习是为了什么,并且短期的目标又是什么,并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一天就能赚很多钱,投资一个酒店,我们都讲究的多少年可以收回成本,你买股票,这个月买,下个月就想收回成本,你觉得可能吗?
为了让知识输出正确性,我们先是要理性对待知识的来源,是验证过的,还是野史,是常识的东西,还是偏差的东西,就像硬币的正反两面,他们的只要玩的足够久,他们的概率永远就是接近百分之五十的,如果有一个人说他能正常抛硬币得出大概率是正面,你就上去吐他一脸黄淡,呸,死骗子。
我们经常看书,看了一次就会把书丢在一边,有的人会翻翻做的笔记,有的人会把书放在显眼的地方进行醒目提示自己温故而知新,可实际上只有百分之一不到的人,会再去把书重新再去品味,看似学了很多,一上战场,却经不起各种的考验,有的人听书,只能在大脑留存百分之五的知识,有的人听和看,能在大脑留存百分之十的知识,有的人看了并多次分享出去了,并能用自己语言翻译给别人听,知识的留存率居然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之多,这是不是很神奇呢?
所以我们想让自己就的聪明,应该怎么做显而易见了吧,关门去造车,永远都是落后的,像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的体无完肤才想起来了开放,而现在的新冠这么猖獗,我们国家也没有把国门闭上,这就很能说明曾经的痛,一直都在提醒我们不能这么干了。
作者给我们分享了富兰克林是怎么成为著名的作家的,他是从报纸或是杂志很把优文的文章用纸张抄下来,然后自己把纸张分割开来打乱,自己认真又拼成一篇文章,熟悉里面的框架后,就一次一次用自己的语言默写了来相同一篇文章,即经过自己编码大量输出,寄给报社,即得到了稿费的正反馈,又提高了自己写作技巧,正因为这样的刻意练习,才成就了这个伟大的作家。这个故事在刻意练习也提到过了。
逼迫自己硬性输出,完全不是简简单单的照搬原文作者的语言,因为那毕竟是别人的东西,自己没有经过编码,就没有了自己的形式习惯,更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我们不但要说出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别人听明白了,还最好有场景化的练习,去成就自己的各种实地考验,对别人输出知识的时候,不要怕被各种质疑,要反复的验证自己输出的是不是对的,用空杯的心态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要觉得自己看多了几本书,不要觉得自己有钱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你看越是有钱的人越是低调,而那些富二代,官二代,往往就是成为了那个富不过三代的鬼循环,就应验了德不配位必不能守其财。用空杯的心态去看别人提的问题,去重新审视可能存在的问题,或是意外发生的问题,投资永远就是没有百分百把握的事,就像天气预报,就算他说明天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不会下雨,可就是因为百分之一的概率发生了,就有可能下雨,上面我们也提到了一些吸烟有害健康的话题,其实就是说的概率的事件,我们对于投资股市,大的概率,就下大注,而没有胜算,我们就不下注就行了,对于斗地主人等级高的人就知道这个原理了。正确的事反复去做,收益肯定会站在我们这边,斗地主的等级就会慢慢提升,而你总是有没有就压重注的时候,就相当于给自己养成了一个输钱的习惯,那怕某一二次赚到了钱,可那样下去到头来就会损失严重。
学到了一个知识点,还要明白其背景的故事,就像我们看三国火烧司马懿的时候就是突略了当时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满盆即输的局面,一个方法并不是在其所有的历史时间都适合使用,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抱着一种怀疑的角度去反复验证结果和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人才是无敌的存在,达到了天时地利人知了,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我们经常说投资,就是公司解决生活的一个痛点,顺带赚点钱,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一成不变的坷达,诺基亚结果什么事没有做,就是不愿意改变,把相机手机做的摔破坏还能高清照相打电话的地步了,结果还是等待着破产。
在知识的海洋里,没有人能把所有的东西都学会并且运用起来,我们只需要吸引自己的需要运用到能力边界部分就可以了,用费曼老师的话说,用有限的生命去学无限的知识,还被自己感动了,这纯粹是一个傻瓜行为。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深深的知道如何把一本书真正读厚,再读薄的重要性,激活自己的深度思考,重在运用知识,窜连各种相似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能力边圈,用输出倒逼自己的输入,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加进步,完成简化的吸收和运用知识比什么都重要,一再求多有什么用,倒头来即是感动了自己,没有实际用途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