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有的事,不写出来,觉得就像自己把宝石埋在了地下。
父母的电话
我现在一看到父母的电话,心就是一抽,因为二老身体都有多种老年疾病,特别是父亲,曾经山一般的身体被脑出血折磨得半身瘫痪,全凭母亲照料起居。这几年常常带着二老出入医院、药房,他们也知道我工作忙,平时不是紧急需要也不打电话,一旦有电话就是身体哪儿不舒服到需要去医院了。今早,电话响起,看到熟悉的号码,我紧张拿起:“我们的电磁炉坏了……”我松了一口气,放平常,买一个就是。现在疫情网格化管, 小区之间不能流通,我和母亲不住在一个小区,只能求助于小区网格员,能不能帮忙买一个?很快,群里有人回应,说自己家里有,正准备联系,和母亲同住一个小区的同事打来电话:“我看你在群里问电磁炉,我家里的基本不用,用天然气。老人住在哪个单元,我送去。”还能说什么呢?虽然平时单位很大,和这位同事几乎不见面,更少说话……而我,也是刚刚加了这位同事的微信,为的是让她把我拉进小区群,给父母报生活用品,他们没有智能手机。
父母的生活有了安排,我的心却一直安静不下来,总想到多年前读过的“爱心项链”的故事,多少年多少代,它一直在生活中被一个个我们熟悉或陌生的人串啊串,还不知要被串多长,串多久?应该是永久吧!
见证专业的魅力
上午第一节,同为教师的爱人刚开始直播,家长打来反馈电话:“老师,没有声音。”急忙结束直播,重启,以为是没有分享音频。再试,无声;再来一遍,一步步过流程,无声。他马上告诉家长先做着练习题,等一会再讲。昨天直播一切如常,今天下午第一节我也有课呀!可是在电脑上是小白级别,几番查看,找不出原因。无奈,视频连线学校计算机专干,在他的一步步指引下用了十分钟终于找到了原因,二人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佩服同事的专业,更赞叹科技的伟大,如果不是视频,反复多方查找,电脑上复杂的符号有时用万能的语言,也不一定说得清楚啊!
向往专业的精致
晚上7点,群里开始上课,今晚讲策略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我正迷糊呢,别看为写好作业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分数也不低,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明白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质,没有弄清楚策略单元究竟是按照大单元的常规型设计好还是创新型设计好?讲师魏丽老师一步步解开了我的疑惑,魏老师说,策略单元并不是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一味讲究阅读速度,而是在需要深入理解的时候缓下,提高阅读速度是学习策略,不回读、带着问题读是阅读方法,这个单元重在练方法,可以用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作为练习的文本,实现大单元教学。我深以为然,在单元设计之初,我也是这样想,质疑难道连赏析画面、人物形象也不回读,学生能理解吗?但我之前查阅的资料几乎一致是从头到尾强调阅读策略贯穿始终的,教参书上也找不到确切的解说,我更深信不疑。魏丽老师从基本概念到做法原理的讲解更切合实际。自我介绍时她说自己是教研员,当之无愧呀!
网课占用了我大半的课余时间,有时作业难写到抓狂,我也曾质疑自己是不是很无趣,很古板,学这些有什么用?一次次怀疑、徘徊之后还能坚持下来,可能就是对魏丽这类专业老师的向往吧?
或许,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有无趣的事才能对比出有趣的事,所以,无趣的事越多,有趣的事才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