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的这部新片,带你回到二战那个最绝望的时刻

前不久,鬼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发布了他今年新作《敦刻尔克》的首支正式版预告片。

不同于其以往擅长的科幻烧脑类型,诺兰此次将涉足历史题材,选择了二战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作为原型。汤姆·哈迪(Tom Hardy),菲昂·怀特海德(Fionn Whitehead)和基里安·墨菲(Cillian Murphy)担当主演,诺导的老朋友汉斯·季默(Hans Zimmer)也继续为本片配乐。

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敦刻尔克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在模糊的印象里,这个词总是和“大撤退”打包出现在历史课本,与二战密切相关。可在诺兰眼中,这却是一段“刻在我们每个英国人 DNA 里”的史诗。诺兰在采访中表示,《敦刻尔克》是一个在他脑中酝酿了多年,甚至从孩提时代就念念不忘的故事。本片将“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关于二战的战争电影,为观众带了一段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

7月21日,《敦刻尔克》将在北美上映,而国内的观众也有望同时看到此片。

在电影上映之前,我们来完整复盘一下这个历史大事件的前前后后,为看电影作历史背景上的准备。

战略失误,盟军大溃败

敦刻尔克大撤退,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个西方版的“红军长征”的故事。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撕毁《凡尔赛和约》对波兰发动“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尽管英法在德军入侵波兰后不久即对德宣战,然而仍心存幻想并过于迷信马奇诺防线的英法联军却“宣而不战”,坐视纳粹肆虐。在战争爆发后长达八个月的时间内,西线的英法从未发动一次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史称“静坐的战争”。

这一姑息养奸之举,最终自食其果。

在西线无所事事的士兵

1940年5月10日拂晓,德军以135个师,3000多辆坦克的强大兵力, 分 A,B 两个集团军大举入侵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等国。

在被誉为“装甲兵之父”的德国上将海因茨·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指挥下,德军 A 集团军先锋部队1700余辆坦克绕过马奇诺防线,自法国北部阿登森林攻入法国腹地。要知道,此地曾被认为是“装甲兵无法通行之地”,盟军在此处毫无设防。古德里安此举令尚在比利时荷兰迎击 B 集团军的英法主力部队大出所料,防御被完全打乱。


马奇诺防线,位于法德边境,1929年由当时法国陆军部长安德烈·马奇诺(André Maginot)提议修建,目的为防范德国再次入侵。整个防线造价高达50亿法郎,绵延数百公里,由无数地堡,火炮,机枪和防御工事组成。由于德军避开了防线,这一军事工程最终未发挥任何作用,沦为军事史上的一大笑柄。

5月14日,德军攻占色当,27日,比利时投降。

仅仅十余天时间,纳粹的装甲师横扫西欧大陆,突破数百公里直扑英吉利海峡。惊慌失措的40万英法联军被德军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压向法国北部的海滨小镇——敦刻尔克。


电影《敦刻尔克》预告片中,英军士兵捡起德军飞机扔下的宣传单。箭头指出了德军的包围方向,下方英文为“你们被包围了!” “想活命就投降!”。

提到二战题材电影,观众一般会想到《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血战钢锯岭》这样的硬核战争片,以壮观激烈的战争场面刻画和战友之间的恩怨为主线展开。

但根据诺兰的说法,《敦刻尔克》并不是一部所谓的“战争电影”,而是一个有关”生存(survival)“的悬疑故事。片中并没有过多的对血腥恐怖交战场景的刻画,而更多地是用镜头语言推进剧情。

这或许是为什么《敦刻尔克》最终拿到了 PG-13(13岁以下青少年需在家长指导下观看)的评级,而不是一般战争片的 R级(17岁以下无家长监护不得入场观看)。

”活下去,就是胜利“

生存,这是当年身处于敦刻尔克海滩上的40万盟军官兵唯一的念头。

5月23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到达格拉夫林,此地距离敦刻尔克仅仅16公里。而在其右翼,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运河一线。在他们的身后,几十个师的德国步兵正源源不断地跟进。只要两军再向前一步,就有可能将盟军全歼于海滩之上。

信心十足的古德里安准备马上进行下一步的作战。然而,第二天中午12时37分,古德里安突然接到了来自希特勒本人亲自下达的命令:就地停止前进,撤回先头部队,只准许执行侦察和警戒任务的部队继续前进。

接到命令的古德里安大吃一惊,德军其他指挥官也纷纷表示无法理解,德国陆军总司令海恩里希·冯·布劳希奇元帅劝说希特勒收回成命,希特勒却表示,他和 A 集团军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沟通过,他们都同意以现在的情况不适宜继续进攻。

希特勒为何要在德军节节胜利之时突然下令停止进攻,这一问题至今仍有争议。

有史学家认为希特勒当时听信了空军元帅戈林的说辞,认为德国空军足以解决包围圈里的敌人,因此不必浪费地面装甲部队(电影预告片中的英国军官也持有类似观点);也有人认为原因是由于当时敦刻尔克附近的先头部队都是装甲兵,步兵被落得很远,希特勒此举是防止盟军突围以及减少部队战损;还有观点认为希特勒是有意放盟军一条生路,意在为日后与英国和谈争取筹码。

无论原因是什么,这一命令导致距离盟军最近的左翼 A 集团军停止了推进。而对于海边的盟军来说,这一命令无异于天降福音。尽管希特勒在5月27日终于醒悟,下令部队继续进攻,但战机已过。盟军抓住这宝贵的48小时时间,以三个步兵师和大量的火炮构建了一道防线,大大迟缓了德军继续进攻的步伐。也为接下来的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大撤退”打下了基础。

诚如《敦刻尔克》预告片中所说:“活下去,就是胜利”。

“40万人——这差不多是整个英国的军队——被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他们背靠大海,家就在26英里之外却无法回去。敌人步步紧逼,他们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这是我能想象到的最为惊险紧张的情景了。”——诺兰。

举国之力的大撤退

《敦刻尔克》与一般的战争片不同的另一特点是,它可能是诺兰的第一部”没有主角“的电影。

诺兰表示,本片将采用”三段式“的叙事结构,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讲述这场战争——士兵,飞行员,指挥官。这同时也代表着在敦刻尔克的三个观察位置:海边,天空中,和海上。

在真正的历史上,敦刻尔克奇迹的诞生,也是由无数这样的普通人所铸造的。

5月26日,英国海军统帅部正式制定了代号为“发电机”的行动计划。海军中将伯特伦·拉姆齐(Admiral Bertram Ramsay)被任命为撤退行动的总指挥。这个指导撤退的参谋班子一共只有16个人。

5月26日18时57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战略撤退拉开了帷幕。

预告片中出现的伯特伦·拉姆齐中将

历史上真实的伯特伦·拉姆齐中将

行动一开始,拉姆齐就发现了他所面临的任务有多棘手。

敦刻尔克的港口早已毁于德军的轰炸,唯有海边一道1200米的长堤可以作为船只停泊之处;敦刻尔克的海滩水深过浅,军舰无法抵近靠岸,只能靠小船将士兵分批送到外海,大大拖慢了登船速度,也增加了部队遭受袭击的风险;德国空军昼夜不停对敦刻尔克实施空袭,外海也潜伏着大量德国潜艇;

这一切,都使得撤退行动危机四伏。

拉姆齐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则是可用船只不足。敦刻尔克到英国丹佛的航线原本有三条,但由于德军封锁只有 Y 航线可供通行,这导致航程时间比预计的长了两倍。原先准备的船舶根本不够用。

26号行动开始之日,盟军仅仅撤出了7000多人,按照这个速度,要想撤离全部盟军士兵至少需要40天,而前线的防御随时都会被攻破。

英国海军当时预计最理想的情况也只能撤回三到四万人,他们甚至做好了主力部队有条件对德国投降的准备。

焦虑万分的拉姆齐通过广播和媒体向全英国发出了呼吁,紧急号召英伦三岛的所有民用船只参与撤退。数以千计的水手,船主和业余航海爱好者闻讯赶来,驾驶着各种各样的船舶支援这一军事行动。

英国东南部很快聚集起了一支”奇怪的舰队“——小渔船,运输驳船,货轮,汽艇,私人游艇,内河船,乃至豪华游轮。这些船只由各色各样的平民驾驶着,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有叼着烟斗的绅士,也有衣衫不整的穷人;他们的身份包括银行家,牙科医生,码头工人,出租车司机,文职官员,体育学校学生,渔夫……

预告片中的民用船队
马克·劳伦斯饰演的民间船主,历史上,这样的民间志愿者占到了整个撤退团队规模的90%以上。

不列颠民族的海洋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彰显。整个英国在此时都团结在了一个目标之下。

没有护航,没有引导,没有命令,甚至没有谁做什么登记。这些勇敢的英国水手们就这样驾驶着大大小小的船只,顶着大西洋的风浪和德军猛烈的炮火,一刻不停地穿梭在英吉利海峡两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盟军士兵。一位亲身参与过撤离行动的英国人事后回忆道:

“在黑暗中驾驶是危险的事。阴云低垂,月昏星暗,我们没带灯,也没有标志,没有办法辨别敌友。在渡海航程一半还不到时,我们开始和第一批返航的船队相遇。我们躲避着从船头经过的船队的白糊糊的前浪时,又落入前面半昏不明的船影里。黑暗中常有叫喊声,但不过是偶然的喇叭声而已。我们‘边靠猜测边靠上帝’地航行着。”

盟军士兵在登船

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在海滩上排成队列,50人一组,站在沙滩上和齐膝深的海水中等待救援。尽管他们多数人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却仍能保持着惊人的纪律性,直到上船前仍服从指挥。

等待上船的士兵

然而救援的到来并不意味着噩梦的结束。

盟军士兵经常在海滩上遭遇德军飞机的扫射和轰炸;运输人员的小船因为载人过多经常有倾覆的危险;每天都有人牺牲在沙滩,浅海和返航途中。

而大船在返回英国的途中也面临着德军炮火,鱼雷和炸弹的威胁。一些大船为了更接近岸边险些搁浅;

一些军舰被击沉在浅海滩,残骸成了阻碍其他船只的障碍。海滩上到处都是被丢弃的重型装备,被击毁的车辆。很多建筑着火了,没有水去扑火,也没人有空去救火。

“到处是地狱般可怕的喧闹场,炮兵不停地开炮,炮声轰轰,火光闪闪,天空中充满嘈杂声、高射炮声、机枪声……人们不可能正常说话,即使距离很近也需要扯着嗓子大喊……”

一些盟军士兵因为无法承受这似乎无休止的折磨,在救援到来之前选择蹈海自杀。

电影中自杀的盟军士兵

无法对话——这可能也正是诺兰想要表达的。“我是默片的忠实粉丝……影像叙事是我最喜欢也最擅长的……当然,这部片子肯定会有对白,但我更希望用画面的视角,用镜头语言来展现紧张悬疑的剧情。”诺兰如是说。

IMAX 与“临场感”

《敦刻尔克》的又一大亮点,就是 IMAX 技术的广泛运用。这也是诺兰在多个场合中反复强调的。虽然IMAX在战争片中的运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敦刻尔克》的IMAX 长度超过了100分钟,有近90%的镜头以65毫米的大画幅胶片拍摄。“从未有一部电影拥有如此之多的 IMAX 镜头”。

这一技术革新并非仅为吸引眼球,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诺兰在电影中要实现的另一项表达——临场感。

“我们并不只是‘看着’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我们尝试‘回到’那个时刻和他们一起体验这段故事……我们希望能够带领观众回到那个沙滩,仿佛他们就和那40万士兵站在一起等待撤离的船只一样。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我对此很兴奋。”

诺兰同时也提到了《敦刻尔克》中他引以为豪的空战桥段。“我相信每一个英国少年都梦想过驾驶‘喷火’式战机,我们也希望将同样的体验带给观众,从没有人像我们这样拍摄过空战。”

在影片拍摄中,摄制组花费了很大功夫将 IMAX 大型摄影机塞入了一架老式飞机的驾驶舱,力求百分百还原二战激烈的“狗斗(dog fight)”场面。

“喷火”式战机(Spitfire),英国二战时期的代表性战斗机。担任了整个大战期间英国本土防空的顶梁柱角色,与德国Bf 109战机并称二战欧洲战场两大重要战机,二者同时也是战争时期从头打到尾的死对头。
汤姆·哈迪饰演的英国皇家飞行员
预告片中的空战场面。传统空战被称作”狗斗“,原因是老式战机以机炮为主要武器,作战中常常互相咬对方的尾部取得最佳攻击位置,很像两只狗打架时互相咬尾巴。

而在真实历史中,敦刻尔克空战的烈度完全不亚于地面战斗。

为了掩护撤退,自5月27日开始,英国空军派出战斗机自本土出发,屡次拦截德军轰炸机群,双方在敦刻尔克上空展开殊死搏斗。整个战役期间,英国共投入了2739架次的战斗机,几乎整个皇家空军都参与了这场作战。

在短短9天的时间里,英军以106架的损失,取得击落德军战机150余架的胜利,并彻底粉碎纳粹试图以轰炸全歼盟军的企图。

在英国全国上下军民一致努力之下,越来越多的盟军士兵踏上了英国的土地。

5月28日,由于船只数量的增加,加上敦刻尔克地区出现阴雨天气干扰了德军空袭,撤离人数大幅度上升到17000人。29日撤出了47000人,30日达到了近50000人,31日更是达到了近68000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敦刻尔克的包围圈在逐步缩小,德军的炮火也越来越近。

从6月2号开始,为了减少损失,撤退行动被迫改在夜间进行。撤退人数也下降到单日26000人。

6月4日9时40分,德军18集团军装甲部队攻陷敦刻尔克。担任殿后任务来不及撤离的约4万名法军被俘虏。

14时23分,拉姆齐宣布“发电机”行动结束。33.8万盟军士兵成功撤离。

尾声——败而不败的行动

敦刻尔克撤退的结束,标志着盟军彻底退出西欧。此役是自大战爆发以来盟军遭遇的最大规模溃败。从此,北到挪威,南至西班牙,整个西欧大陆都被纳粹踩在脚下。

在撤退过程中,盟军总共出动了861艘各型船只,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炮火击沉。这意味着参与救援的船只有近三分之一没有回来。

最惨重的损失来自“兰开斯特里亚”号,这艘大型豪华游轮被征用为撤离船只,在法国圣纳泽尔港外海被纳粹空军的轰炸机击沉,至少4000名盟军士兵死亡,罹难人数超过”泰坦尼克“号和”露西塔尼亚“号的遇难人数总和。

兰开斯特里亚(RMS Lancastria)号邮轮,1927年。

然而,从整体战略角度而言,这却是一次”伟大的撤退“。正如行动结束当天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

在德军大军压境的不利情况下,英国海军和水手们仅用了9天时间就带回了远超预计人数十倍的盟军士兵,避免了遭全歼的命运,保存了胜利的火种,也孕育了胜利的希望。

4年之后的1944年,当盟军发起诺曼底登陆时,正是这幸存的三十余万士兵成了盟国反攻纳粹的中坚力量,并最终与东线的苏联军队联合,以两线作战彻底击败纳粹德国。

史学家估计,如果敦刻尔克撤退失败,盟军的反攻计划至少要推迟一到两年,甚至有可能遭德军反击后被迫第二次退回英国。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从敦刻尔克开始,这绝不是一场奇耻大辱的败退。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则把敦刻尔克撤退列为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战役之首。

这一次,诺兰用自己的方式述说了敦刻尔克的故事:

“40万人面临着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的两难选择,但它最终既没有以投降也没有以灭亡结尾。这足以使敦刻尔克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