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冬天,特别适合来到乡下,手捧一本《瓦尔登湖》,身临其境地去感受《瓦尔登湖》的美。
这本书前边第一章,我们搞清楚了很多人最为关心的一个话题,那就是梭罗在瓦尔登湖的这两年,究竟是如何生存的。如果说第一章是为了回答读者普遍关心的话题,那么到了第二章,梭罗越来越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了他的生活探索之路。他的语言更多地呈现出诗性的一面,有文学评论家评价,《瓦尔登湖》的语言“鲜嫩”,而这正是《瓦尔登湖》最有魅力的部分。
梭罗“鲜嫩”的语言风格究竟是怎么形成的?除了他的个人经验,还跟他的阅读有关系,他喜欢阅读古典作品。他像是一个个性鲜明、风趣幽默的导游,带着我们这些读者游览瓦尔登湖,循序渐进、引人入胜,让我们感觉叹为观止,让我们流连忘返(天啊我竟然会那么多成语)。
下边我们就跟着梭罗导游,去神游瓦尔登湖吧!
1. 梭罗带我们逛瓦尔登湖
梭罗安完家,就开始把家周围方圆十来英里以内的乡村考察了个遍。下面我们就一边听梭罗老先生闲聊,一边让他带着我们逛逛瓦尔登湖吧。
梭罗带着我们走进他家周围的农场,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怎么想着把这些农场都买下来,哪块地他想辟成果园,怎么因为看起来太不靠谱而被农场主拒绝,他还嘲笑那些大规模耕作的农场主,他们把自己捆在农场上,无异于把自己投进大牢里。
他可不愿做一个沉闷的导游,他说:“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而是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
这句话也是全书的宗旨。梭罗在《瓦尔登湖》首次问世时,即将这一题词印在卷首扉页,以警示世人。这也正是梭罗一直强调的,选择与大自然为邻,选择过离群索居的时候,绝不是消极厌世,而是一种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对梭罗而言,每一个早晨都是一份令人愉快的邀请书,使他的生活与大自然本身一样简朴。
2. 为什么说梭罗的语言“鲜嫩”?
“时间只是我可供垂钓的小溪流。我引用的是小溪里的水,但我一边饮用,一边看着小溪底层的沙土,发觉它是多么浅啊。溪水悄悄流去,然而永恒长存。我会尽情痛饮,我会寻摸到布满鹅卵石般星星的苍穹。”
这段话放在任何一本诗集中,都绝不逊色于其它经典名作。它其中蕴含的哲理,让人联想起苏轼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而类似这样的语言,在第二章比比皆是。
译者潘庆龄认为,梭罗对字句文体的选择似乎有些超前,颇具20世纪的风格。句子写得率真、简洁,一扫维多利亚时期那种漫无边际的文风,而且用字极其精当,富有立体感。
梭罗尤其擅长用比拟、比喻的手法,写眼前的一切事物。在棱罗的眼中,这些自然物并非死去,而是鲜活。而做到这一点,则归功于棱罗使用的一种与泥土接壤的语言,如同农夫播种一样自然的文字,这种语言风格保持着《瓦尔登湖》一书的鲜嫩,而鲜嫩的东西是长久的。我们今天翻开这本书,依旧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大自然的新鲜气息,而这也是源于作者内心的“新鲜”。
3. 如何阅读?这是梭罗的经验之谈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时候,手上有忙不完的活儿,依旧会选择不断阅读。他引用波斯诗人马斯特的话表明了自己对阅读的热爱:“静心打坐,任凭神思驰骋在心灵世界,我从书中得到了莫大好处。一杯美酒足以使人陶醉,我读深奥学说如饮玉液琼浆,其乐无比。”
在第三章,梭罗一再强调要读经典文学作品,比如荷马和埃斯库罗斯的作品,还提供了阅读指南:寻摸每一个词儿、每一个诗行的原意,细心琢磨出它们的弦外之音。
梭罗其实还读了很多中国经典文本,在《瓦尔登湖》中,他引用孔孟言论达九处之多,这应该是我们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我们觉得悲哀的事:我们自己已经忘了如何去阅读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精神瑰宝了。
他极尽挖苦之能事,去讽刺那些所谓的传说故事,和“只读过儿童作品和适合极低智力读物的老乡”。而挖苦的背后是他对于阅读的敬畏之心:“我们不得不踮起脚尖去阅读,把我们最警觉、最清醒的时光奉献给阅读。”以及对19世纪美国乡镇教育的担忧和期待:“让我们拥有高贵的村镇居民,而不是贵族。”
太阳底下无新事:这恰好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多有识之士,对于咱们国家乡村教育的担忧。所以你说这本书过时了吗?应该说正当其时才对。
砍柴土家农业重金属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