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饱暖思淫欲!”
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之后,我们每一个人开始对自己进行的心灵探索,除了追求富足的生活之外,我们对幸福的渴求也日益明显。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面对不幸,我们总是寻找各式各样的理由阻碍自己成长,拒绝改变。这个时候的我们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认为的不幸上面,看不到,也听不见周围的其他事物,哪怕是能让我们产生幸福感的事物。
面对未知的事物,我们好奇的同时也充满恐惧;面对真相,我们会害怕;
为了避免恐惧和害怕,我们往往会规避责任,渴望他人的认可和帮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让我们烦恼不已的迷思和幻想。
可是想要获得幸福,就要有足够的勇气的去打破这些迷思和幻想,认可自己,做出改变。
01改变自己为什么那么难
《你怎么这么好看》第一期的主人公方静,在“好看团”改造她的过程中说的最多的话是“不好哦!”“不要吧!”
当她在报名参加这个节目的时候,其实她是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并且想要去改变的。但当改变真的来临时,她还是本能的选择Say:No!
这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你以为你做好准备去面对了,但当这一刻真的来临时,你发现你自己迈不出改变的这一步。
可事实上,我们随时都可以决定自我,可以选择新的自己。但是就像被改造初期的方静一样,即使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也很难做出改变。
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我们内心最深处不想改变。因为变化就意味着“死亡”。
一个人一旦决定要改变自己,这就意味着要抛弃“过去的自己”,压抑“过去的自己”,可以说是将“过去的自己”送进坟墓,然后作为“全新的自己”重生。
因为对现在状态的不满,我们想要选择改变,而改变就要埋葬“过去的自己”,丢掉那些自己熟悉的生活方式,抛弃那些安稳的环境,将自己投身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光亮的未知世界的黑暗中。我们很清楚,这并不容易做到。
面对未知的恐惧,让人们不想改变,无论多么痛苦也想“维持现状”。并且要为“维持现状”这一选择找一个合适的借口。
这个借口往往是,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情,现在已经不错了,那就这样过下去吧。
02称赞那么多,为什么你还是不幸福?
我还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参加市绘画比赛拿奖后,老师表扬我时的情景;听着老师的赞美,我觉得我就是为绘画而生的。可是最后我终究没有在绘画上有所建树,因为后来我渐渐对绘画失去了兴趣,细想起来,这种索然无味的感觉产生于我们搬校区,换了美术老师之后。因为这个美术老师从来没有肯定过我的作品。
你是否在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中也出现过和我一样的情况。面对自己的父母,老师,领导亦或是其他人,扮演“好孩子”,尽力表现出干劲和服从。因为你想要获得肯定和赞美。
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中所讲的问题行为的第一个阶段“称赞的需求”。
人们往往在被称赞和肯定后,都能更加积极的工作,生活,学习;称赞似乎是一件有易于他人更有易于自己的事情。
但是你敢坦诚的问问自己做这件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吗?是发自内心想要去做这件事,还是想通过这件事获得他人的认可,证明自己是一个优秀的,独一无二的人?
往往有很多人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或者是获得关注;倘若一旦表扬和关注消失,这部分人就会开始怀疑,这样的努力是否有意义,有价值。如此一来,很快就会失去积极性。
《你怎么这么好看》中的阿骨打,在和父亲袒露心扉时泪流满面,因为她的父亲从来没有肯定过她的能力,觉得她就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办不好的人。
看看阿骨打是不是很像我们大多数人的缩影,尽管自己很优秀,但是因为得不到心目中那个重要的人的认可,所以自己也不认可自己,从而陷入我不够好,没有能力的无边痛苦之中。
为什么我们如此想要获得他人的表扬或者认同呢?从本质上讲我们想要获得归属感。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类最根源性的需求是归属感。也就是说,不想孤立,想要真实的感到;“可以在这里”,不要“泯然众人”。
但是获得他人认同就像一个黑洞,根本没有尽头;如果我们习惯了从他人的认同和赞美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幸福感。那么这份幸福终归是依赖于外部作用,一旦外部作用消失,这份幸福也会随之消失。
如果我们穷其一生都在追寻“更多的表扬”,那么我们就将自己置身于“依存”的地位,过着永远索求,永不满足的生活。
想要走出这个迷局的唯一办法——不去需求他人的认同,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
03我命由我不由天,找到自我认同的勇气
让他人来决定“我”的价值,这是依存;而自己的价值自己决定,这叫“自立”。
为什么我们习惯于需求他人的认可,因为我们不自信,我们需要从他人的认可中去建立自信。
其实从另外一个层面讲,是因为我们缺乏“做普通人的勇气”。我们渴望成为那个优秀的,“特别”的存在;可是不那么优秀又怎么样呢?这大千世界依然有你的位置,接受平凡的自己,你会变得轻松起来。
埃里克·弗洛姆说:“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去看待一个人”,当然这个人也包括自己。也许你不漂亮,但是你善良;也许你不优秀,但是你乐于学习;也许你没有特长,但是你热情开朗。
我们常说这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而你也本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不要从“与他人不同”那里找寻自己的价值,而要从“保持自我”中找寻价值。因为一味的和他人做比较,盲目的突出自己的“不同”,你是永远没有办法获得幸福的。
那么怎样从“保持自我”中寻找价值呢?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背负原罪出生,命中注定了死期;但是最终魔童哪吒没有霍乱陈塘关,本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活出了自己的价值,反而拯救了陈塘关。
什么命中注定,这只不过是不敢改变的懦弱者给自己找的一个完美借口。从“保持自我”中寻找价值,就要明白“重要的不是被寄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寄予的东西”。因为这并非由环境或者对象所左右,而取决于你自己的决心。
遭遇疾病后,你摒弃了不规律的作息,开始早睡早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考研失败后,你总结了大量的失败案例,开始和大家分享,结交了新朋友的同时还获得了额外的收益;遭遇天灾之后,你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其实你很清楚,每一次选择都会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但前路未可知,你的恐惧让你很难走出这一步。但你要相信自己可以是一只自由自在的鸟,想要去哪里都可以由自己决定;而不是别人手中的风筝,命运被掌控在别人手中。
04主动去爱,收获幸福的勇气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祷告,然后才有收获!”而我们自己常说的是“付出,然后才有收获!”
阿德勒提出“幸福即贡献感”,我们都是只有在感到“我对某人有用”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可生活中我们更多的是在寻求“被爱的方法”。
孩童时代我们通过展示自己的“脆弱”来寻求大人的爱,而阿德勒在长期的临床实验中也发现“脆弱”是人机关系中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小孩子害怕黑暗,到了晚上,母亲在卧室哄他睡觉,然后关上灯出去。小孩子开始哭闹,母亲又折返回来问他为什么哭,孩子说因为怕黑,识破他“目的”的母亲问,那么妈妈来了之后就明亮些了吗?
小孩哭闹的原因不是因为怕黑,而是惧怕母亲的离开;所以通过哭闹来展示自己的“脆弱”,将母亲留在身边。
用阿德勒的话来说就是:“曾经他们生活在有求必应的黄金时代。于是,他们中有人依然认为,只要一直哭闹,充分抗议,拒绝合作,就能够再次得到想要的东西。他们并没有把人生和社会看作是一个整体,而是只聚焦了自己的个人利益。”
很多大人也试图以自己的脆弱、不幸、伤痛为“武器”来控制他人,想让他人担心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这种“君临世界中心”一旦没人回应,就会让你感到非常痛苦。
显然我们不能总是“君临世界中心”,我们想要幸福就必须要和这个世界和解,脱离自我中心。而我们通过主动去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也通过主动去爱,让自己变得渐渐成熟起来。
但是为什么主动去爱别人那么难?因为你缺乏拥抱爱的勇气。
弗洛姆说:“人在意识上害怕不被爱,但事实是无意识中惧怕爱”。“爱是明明没有任何保证却依然会发起行动,抱着自己如果爱的话,对方心中也一定会产生爱这样的希望,全心全意的自我奉献。”
你不敢主动去爱,首先是因为你无法爱自己;没有坦然的接受自己,信赖自己。你觉得一旦你毫无保留的去爱别人,在这段爱的关系中“肯定会受伤”,认为不可能有人会爱这样的自己。所以与其受伤,不如不爱。这是典型的自卑情结,并且还给这份自卑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主动去爱别人是你自己的事,别人是否回应,如何回应是别人的事。你根本左右不了,也无需左右。你要做的是不管对方如何看待自己,只是去爱。
我们总是相信命中注定,但是命运真的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渴望幸福,即便我们知道前路有很多困难,很多的不快乐也要去追寻。正如弗洛姆说的那样:“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的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我们总是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最初的一步,后面就会好很多。但是真正考验我们的是继续走下去的勇气。而这份勇气和幸福息息相关。
面对未来,我们一无所知。但是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