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心流》这本书很厉害啊,刘苏里讲过、万维钢作序、何帆也曾提及,不过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现在我总结下读书笔记,算是圆满了(手动滑稽
心流,就是当你沉浸在某事之中,全神贯注、物我两忘,同时会获得极大的乐趣。心流并不是个难得的体验,比如玩一盘节奏大师,都能让人进入心流。【虽然我卡农都打不过去。。】
那么为什么人类需要心流呢?
因为在心流的体验中,人们会感到幸福。
人们往往以追求幸福为人生最高目标。但幸福着实难求。生命演化只为繁衍和生存,并没有想要追求幸福。凡人终有一死,宇宙终归热寂。财富、荣誉、地位,死后便毫无意义。而主观的幸福体验,就是人生。
那么,为什么不能沉迷于感官的享乐,了此余生?比如一直吸毒、狂摁高潮按钮?
片刻的享乐如竹篮打水,不过是被基因摆布。随着身体对其的适应,阈值也会不断提高,因此必须不断加大剂量,直至身体承受不住。总的而言,享受快乐的时间过于短暂,不划算。
而心流带来的幸福,可能源自于控制感。需要让正在做的事情,完全占据大脑的董事会。“完全占据”就已经是个极限,无法再扩张。换言之,心流带来的幸福,可持续、可重复。数量与质量都远胜感官享乐。
那么如何进入心流呢?
进入心流需要内心想要进入,也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明确的目标;动态调整的难度;全神贯注;有控制感。
明确的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是游戏中给定的。如王者中,补兵、换血、团战等等,各个小目标共同构成推水晶这个大目标。
在实现人生目标中,可能会产生心流,而幸福是心流的副产品。换言之,幸福不是人生的目的,而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副产品。
那么人生目标是从哪来的呢?
在传统社会,大众的人生目标往往是掌权者给定。如:宗教、道德、阶级习俗、爱我民族等;商人也会提供,他们通过广告教育大众,来宣扬消费主义。
给定的目标自然拿来即用,无需多虑。但这些目标,多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或满足宣讲者的利益,必然会带有他们的主观偏好和私利。然而每个人的兴趣、潜能不同,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减弱,这些单一目标自然不可能满足多数人。
社会环境也会对个人的发展有奖惩和制约。外界给你提供目标,往往提供奖惩。但多数奖惩,是为了控制你。因此需要自立奖惩,拒绝外部控制。
说到底,人生目标还是需要自己去寻找,没有捷径。【书中也没讲更多,只让找(摊手)】“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意义”
况且多数人定的目标都受其视野与环境的限制。如为了养家糊口,工人不得不机械重复。没有办法把精神能量投注于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上。
动态调整的难度
任务太简单,就会觉得无聊;太过于困难复杂,就会让人想放弃。因此目标难度需要保持在可完成的挑战性任务。
但人的能力总会不断提升,因此先前觉得困难的目标,可能日后就会觉得简单。因此,为了维持心流状态,必须要有可以随着能力,动态调整的目标。
如团队中,会遇到懒政的情况。不反对、不负责、完不成、得过且过地混日子。这会成为团队中掉链子的一环,甚至把团队从stage4降到stage1。
究其原因,可能是能力起来后,没有遇到新的挑战,产生了厌倦感、丧失了积极性。而随着业务的发展,更加跟不上节奏。可以考虑调离原来岗位,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激发潜能。
能力高、积极性高,就需要不断压担子、承担更重要的任务。能力不足就要及时业务培养。
如当代人遇到闲暇无聊,就会看电视剧、刷朋友圈、购物等打发时间。但完成这些的能力要求简单,睁眼看、伸指拉、动手买就行了,因此不容易进入心流。可能在一天疲惫之后极度渴望娱乐,躺床上刷电视剧,只换来空虚的灵魂。
换言之,能够让人进入心流的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复杂度,在投注了精神能量之后,不至于很快遇到目标难度上的天花板。即,目标的容量要足够大。
比如光看电视剧,自然难以进入心流。但倘若事先学过光影、构图、分镜、剧本、脚本等等。那么无论看到什么视频,都能读出外行读不出的信息量,自然能提高目标难度、扩充目标的容量;
比如绘画,普通人只能看出画得像不像,但这已经穷尽于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了。之后的绘画,倘若不先学过作画背景、绘画史等,都无法理解和欣赏。甚至在一些艺术家眼中,普通人的眼睛如封上了一层蜡,无法看到世间之美。
比如刷朋友圈,这我实在想不出如何提升其难度。因为朋友圈就是《上瘾》模型中的一个例子,且上瘾的其中一条,就是让人能几乎无代价地使用,这与心流的构成条件天然违背。
可见,想要提升目标难度、扩充目标容量,来维持心流状态,需要事先投注时间和精力学习。如打个王者荣耀,最起码要先学习各个英雄技能、装备,再进阶一些,记住野怪刷新时间、敌我英雄技能CD。啥都不懂是真心带不动啊。
甚至在定目标的时候,就要选择一个易学难精的目标。
“ 因此一定要选择一份与自己智商相匹配的工作,不要干了十年后才发现已经穷尽了其中奥秘,这个领域已经索然无味。可能中年后不会再学着干一份有挑战的工作。”
全神贯注
作者提出了“精神熵”的概念。熵,是一个物理概念,代表“让一群分子摆出一个状态,有多少实现的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有序=低熵;无序=高熵。
书中对于精神熵的解释是:倘若外界资讯与内在目标冲突,则会占据注意力,导致精神熵。如,轮胎破了,可能无法准时上班。这就导致了内心失序,增加了精神熵。
我对此的理解是,日常琐事的多任务占用大脑RAM,导致大脑处理不过来,变得又卡又慢。毕竟我们大脑的RAM有限。更何况多任务之间的切换,也需要摩擦成本。
而心流,需要全神贯注,就是排空的其他任务,类似于手机清内存、杀后台。这样一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自然能减少脑力消耗、减少精神熵。感觉非常轻松。【如某王者ID为“杨爷怕过谁”的玩家,曾说过,休息的最好方法就是开黑,想来也颇有道理。】
当一个人全神贯注的时候,“自我”就在意识中消失了。仿佛意识填充于整个身体,或与一个更大的体系合二为一。
进入全神贯注,就需要对意识的控制力。“生活的品质,取决于控制意识的能力。”那么如何训练控制意识呢?可能就要用到之前提过的冥想了。【虽然我从没成功过,不过专注于呼吸来排空脑内负荷,还是挺有效的】
此外, 精力的投注需要注意力在自己身上。如果把击败对手放在心中为唯一挂念/本身成为目的,乐趣就会消失;如果是用个人技巧趋于完美目标,才有乐趣。这仿佛解释了游戏中的喷子,过于关注击败对手,而并非把精力花在自己身上,导致游戏乐趣的丧失,也就是被游戏玩。
即,全神贯注需要为行动本身投入全部精力,而不是集中在行动的结果上。“爬山的过程才是真正的目标”
控制感
心流的乐趣,很可能源自于控制感。
外界的多数力量我们无法控制。本质上,任何事做成,都不是冲突和斗争的产物,而是构成环境的超大力量,许可和支持的产物。
但人类为了生存和获得资源,会希望自己能理解世界,进而预测,最好能控制影响结果的变量。因此,人们不喜欢不确定、混乱的事物,喜欢一因产生一果,想着能识别出一种万能模式。
【感觉更可能是因为大脑理解力的限制。即人脑很难理解混乱、不确定的系统,也无法预测。更何况大脑耗能占1/5,优先进入节能模式,能不运转就不运转,非要运转也扔给简单粗暴的直觉之类】
追求“控制感”是生命本能。有个叫“斯金纳箱”的实验,每隔15秒给箱子内鸽子投少量食物,不久后,鸽子们会出现例如逆时针旋转/上举脑袋等行为。可能鸽子们误以为是自己的行为招来了食物,但投食与他们的行为其实毫无关系。
鸽子尚且迷信,更何况人类。例如宗教,能给予满足现状的借口,并让我们相信拥有控制权;甚至有直接把科学当作宗教,迷信科学。似乎只要信了科学,就站在了正确的一边,其实这和教徒对待宗教的态度无异。
这些都是期望控制感的表现,在波涛汹涌世界中,期望能抓住一个稳定的锚点。因此当偶尔觉得有能力控制结果,自然会感觉无比欣喜。
那么控制感该如何产生呢?这就需要即时反馈。
如玩跳一跳,摁下屏幕的时候,小人/箱子会压缩变扁,旁边还有白点聚集,仿佛在蓄力。跳中了还有数字加分等等。每一步操作都会有明确的反馈,即完成了目标,这就带来了控制感。
如极限运动,运用自己的知识、技巧,驾驭自然。尤其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控制感尤能带来强烈的乐趣。
心流的例子
书中的五~八章,都是在列举一些常见能进入心流的例子。如:
- 感官之乐。看画、听音乐、美食;
- 知性之乐。阅读;思考;记忆
- 工作之乐。工作更容易达到心流,但也需要内心将其视作挑战。可以从有心流体验、但工资低的工作,换到有心流且工资较高的岗位上。
- 人际之乐。独处,来控制自我意识,培养自得其乐的性格;他人即地狱,要独立于他人的情爱与认可,才不会受制于他人的对待。
其实,力量举就是一个非常容易进入心流的体育运动。
无论是5x3的线性计划、531计划等,都需要事先安排好今日份的训练内容,有明确的目标;试举成不成功都是反馈。还会根据自身恢复情况、上次试举情况,动态调整强度。蹲得起就加重量,蹲不了就缓一波;训练动作就五大项,但都是易学难精,十几分钟学会,十几年精通。上限极高。
总之一句话,力量举大法好。
一般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大多集中于如何让工作像游戏一样,让人容易进入心流。即心流是一种最优工作方式。
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对于心流的立意就要高不少。心流不仅仅是用于工作中,可以化生命为统一的心流体验,来持续地获得幸福。即心流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万维钢就说,这态度才是真正地以人为本。做事并不在乎其结果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而更应关注从做这件事本身,能获得多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