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存在比较多的争议,越来越多的人简信与我,探究此事真伪。普及大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故事是真的吗?
如果按照以个人隐私为由,我可以忽略不给予回答。并且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故事,你可以分析它的价值,可以体味其中滋味,但要求百分百的真实,得到唯一且认为正确的答案,那就成为你自己的哈姆雷特而已,不带写作者的颜色,按照每个人的设定去附和,那么作为写这篇文章的人,就觉得不是属于自个儿的唯美好看了。
写文字的很多人都知道,写作不是一味的陈述,会利用比较多的华丽辞藻去为故事填充,或者写作技巧进行多加修饰,让故事更加唯美而打动人。就像你大学写一篇关于“感谢父母”的文章,并不会像平时对话一样,一字一句的无误差写下。故事是用文字编制的画面感,不是陈述语录的拼组。
所以,你问我故事是真的吗?
我更愿意保持沉默和微笑,没有所谓正解,让每个人自行体会与领悟的好。真的,有很多事情不一定要说开才是正直清白。
最近罗某笑的事情在朋友圈里,在微博甚至在头条新闻中闹得沸沸扬扬,参与其中讨论的很多,吃瓜群众也不少,声讨罗尔与刘侠风的行为更比比皆是,围绕此话题得出一些问题:究竟这件事情是利用文笔消费大众进行的营销,还是确有其中隐情而不为认知?又或者是好心办坏事的弄巧成拙?
更多人倾向相信前者,乖乖掏钱后,发现自己的善良被当做了消费工具。也有很少量的人觉得,这个事情水太深,没办法一语言尽。
不管哪种才是事实,都是让人觉得不舒服,不喜欢的,因为这算不得什么好事情,烦扰人去正面看这个社会的真实与诚信。
在我心里,做坏事的人都是要被浸猪笼的,当然这是个玩笑话,但欺骗这一行为,是我也无法接受的。
那该如何去分辨真假与虚实?是否也有技巧和方法呢?可能我愚昧,觉得应该是没有的。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撒谎测试仪,有血有肉,不如机器般冰冷机械,更多的时候是靠着自己的感知行动。
当然,如果你足够有自信,也可认为你是做得到的。我也没有资格去提出什么建议,唯一想说的是,你可以感性看世间事,但请保持一丝理性对待,那不管凡事真假,你都不会深陷泥潭不可自拔。
写文和看文的相对相辅,或许也如理性与感性之间,既冲突又相融,无法剥离的太清楚。
四九是唯一一个从简信追溯到微博私信的人,看得出言语的真切,大概是觉得女孩子更容易同情心泛滥而受骗吧,但我的回复确让他觉得,这个女孩子也是溜溜的,好像没有什么被损失的迹象,呵呵。
可以看到,我开启简书也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事实上,我从高三开始琢磨文字,大二初就荒废停滞不前,直到今年十月微凉,才拾起手中的笔重新磨炼文字。
简书写文的类型众多,实用文,写作文,随性情感文等等,许许多多。我独爱故事,也会看其他人所写的故事,但不怎么去评价,喜欢看完之后咀嚼其中文字的味道,这是我能给予文字的最大尊重,不诋毁,不否定,只是尝尽作者所调制的韵味。
若能在文字中随遇而安,是不可多得的静谧多情。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相信很多读书爱好者都知道这句著名的话,博尔斯特的书很难懂,我也不大看的进去,只是也有些偏执的认为,他的探究以及注入的心血没有白费。
我喜欢在文字罅隙间穿梭,并不是为了要多少打赏,有多少人喜欢,但一定是具备创造有阅读价值文字的能力。只要有一个人阅读,这便是莫大的鼓励,继续坚持的源泉。从简信到微博,我并没有要求谁必须为我写作炼笔给予相应的回报,单纯的喜欢和琢磨,尽管不如博尔斯特尽心。
阿唔也曾嘲笑过这句话,那我也可以说我喜欢钱只是为国家的GDP着想啊,别自摆清高姿态的好。
的确,他说的也不错。但花开百样,哪有朵朵相同的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能在别人的思想迷宫里,寻找出路,这个还是要明白的。
别人的话听一听便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决定,好与坏,对错真假,答案,不必太过纠结折腾。
所以,你看文字,最在乎的是什么呢?呵,答案内心明镜,笑而不言语。
——《人间三间语》张小瓦·食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