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把最宽容的样子留给别人,却把最恶毒最伤人的话留给了自己最亲的人。这是很多人心中的痛,却又无能为力改变。
如果有一种沟通方式能让你化解内心中这抹不去的“痛”,我推荐你去读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
从前的我,在家人面前就是一个情商几乎为零的“暴力分子”。用我老公的话说,我是那个可以把天聊死或一句话把他呛死的人。
而读完《非暴力沟通》之后,我觉得变化在我身上慢慢发生。让我特别高兴的是,有一天,老公突然对我说:我觉得你最近变了,变得更加成熟了。
在我原来的概念里,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是不需要拐弯抹角,也不需要什么语言技巧的,有什么就说什么呗。读完《非暴力沟通》后,让我发现不是我情商低,而是我根本不懂得沟通。
当然,《非暴力沟通》不是一本简单的提高语言修养的书,而是一本心理学书籍,教会我们如何倾听彼此内心不同声音,体会彼此的情绪、感受和需要。
下面,我来说说《非暴力沟通》带给我震撼的几个点。
1 有多少冲突起因于你妄加给的评论?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现象?
因为堵车导致约会迟到了,恋人不问原因,劈头盖脸来一句:“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守时?”
下班回到家,想躺沙发上眯一会,老婆见了,“你怎么这么懒惰,一回来就啥事不干?”
又或者是,因为一件小事没做好,老婆抱怨“你做事就是考虑不周全!”“你做事怎么这么不靠谱!”
我们往往在一个事实面前,会不自主地代入主观的意见和评判。
非暴力沟通模式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其中,观察是第一要素。但,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把事实和意见混为一谈,错把评论当观察,尤其是一些带有负面色彩的评论词。冲突,通常也在这个时候产生了。
就像我前面说到的,迟到是事实,不守时就变成了你贴上的标签;某个事情没做好就成了做事不靠谱、考虑事情不周全的代名词。我们习惯给人贴标签,而对方也会因为这些标签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做出友善的回应。
回忆你与家人相处的日常,是不是也经常给人妄加评论呢?
2 真实地表达你的感受吧!
中国人向来比较内敛,也不会轻易地袒露自己的心声,哪怕是最亲近的人。
如果你的老公是一个“直男”,不懂浪漫也不解风情,更不懂得你话语背后的意思,会不会很抓狂?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一定都会明白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对夫妇一起参加作者的研讨班。期间,太太对先生说:“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先生的反应真的就像一堵墙,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太太气坏了,跟作者抱怨:“看,他总是这样,坐在一边,闷声不乐,跟他过日子,就像对着一堵墙!”
作者在一旁看着,他问太太:“你是不是感到孤单,希望先生多体贴你呢?”太太认同后,作者告诉她,“我觉得我嫁给了一堵墙”这种话很难提醒先生留意她的愿望。而且,一旦先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指责,双方的关系会更加疏远。
这样的故事同样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中常常发生。记得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因为老公不洗车这件事情而跟他争吵。那段时间,只要我坐上他的车,我就会抱怨:你怎么这么懒,这么小气,去洗个车的时间都没有,洗个车的钱都不愿意花,诸如此类的话。最后的结果是自己越说越气,车还是没洗。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那段时间我的状态是很差的,压力也比较大,而不洗车只是一个导火线。有没有发现,如果白天工作很忙压力很大的话,回到家里,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能都会激怒你。也许只是孩子的一个胡闹,又或者是老公随意的一句话。
如果我们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告诉家人,“我最近很累”、“压力很大”,或许家人也会多一份理解。
作者说,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无法表达情感,那是很悲哀的。而且,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不仅要学会表达感受,我们还需要学会从感受背后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需要。使用暴力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宁静遭到了破坏,所以才会用暴力的方式去维护心灵的平和。
读完此书后,我觉得自己的自我觉察能力提高了。我不仅会学着表达感受,而且还会往深处探究,为什么在那个当下我是生气的、失落的或者其它不好的情绪?只有你回到自我本身,专注于内心的需要,不再以苛刻的态度待人待己,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平和。
在书中,作者还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把从对别人的苛责中转化到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
其实,这也是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爱自己。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平和了,处于我们身边的人也会变得更加幸福。
3倾听和感同身受是世界上最美的沟通语言。
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因为倾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去年我妈给我孩子做了一双手工黑布棉鞋。天气冷之后,我一直想让孩子在家里穿这双棉鞋。但这孩子可能觉得鞋子太丑了,不愿意穿。这天又为穿棉鞋的事娘俩争执了起来。放在以前,三句话不听,我会以命令的口吻说“你必须给我穿上”。
看完《非暴力沟通》之后,我试着去倾听和体会作为一个小孩子的感受。
“宝宝是不喜欢黑色的鞋子么,觉得它很丑对不对?”
他点了点头。
“我们下次让奶奶做一双红色的棉鞋给宝宝穿好不好?”因为他喜欢红色。
他又点了点头。
“那我们今天先暂时穿上这双鞋好不好?要不然脚脚冻坏了”?
经过一番共情的对话,一个四岁倔孩子的决定就改变了。
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每个人都需要被关爱被理解和被接纳的,有的时候并不是需要你去做什么,而是要让你能够看得到他的情绪。最近有一本书叫《看见孩子看见自己》,我估计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比如有个朋友找你倾诉,他失恋了。但是你在一旁不停地给出安慰和建议,“不要想了,以后会遇到更好的”,诸如此类的话。可事实上,人家只是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想让人看到并体会当下那个或失落、或悲伤、或愤怒的自己。
所以,与其来说这是一本人际交往和沟通的书,还不如说是教会你聆听彼此心灵深处需要的一本书。
生活本来就是充满爱的,希望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的沟通和交往中都能好好地去体会和感悟那份爱。不要觉得最亲近的人不会离开你,所以可以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