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此前对电影声音一无所知的学生,我对此原本没有任何了解,也毫无兴趣。我理解学校将电影声音基础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给我们这些非声音专业的学生,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让将来即将从事电影这种团队工作的学生们对团队的每个环节都有大致了解,方才能更好地配合。虽然对于我这种动画学院心系漫画的学生来说用处不大,但对于其他将会参与动画或普通电影制作的同学来说仍有学习的必要。
我擅自将此课程的目的定义为“让非专业合作者更好配合”,是因为我相信一切需要专业知识的问题都会有长于此道的人来解决。其他人对此的适当了解,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差错和麻烦。那么对于非专业同学的教学来说,应该抓紧两点:1.能引起兴趣;2.易入门。
大学生活比起高中更加闲散,高中时或许三年都不会见到一次的无故旷课在大学天天上演。对很多还处在懵懂时期的同学来说,决定其有动力在教室中稳坐几小时的因素也只有两点:1.旷课后果是否严重;2.课程是否有趣。
以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希望在接触这样一门崭新的课程的时候,我可以得到这些信息:1.历史上电影声音的出现,对电影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配合声音对电影效果会有多大改变。我们对电影声音已经知之甚少,专业术语更是一窍不通,许多在专业人士看来显而易见的道理,在我们看来并不能很快理解。将专业性的问题讲解得浅显易懂是必须的。
如果说让我认声音设备记设备功能,我恐怕这辈子也不能做到,这对我来说太过枯燥。固然不可能有哪个专业范围是永远有趣好玩的,但是在喜爱或者视之为目标的动力之下,往往能真正沉浸其中。
专业性很强的范畴中,能够让门外汉也能理解的“神奇”现象最能吸引人注意力。例如有些声音到达一定赫兹后人耳便捕捉不到,人到达一定年龄后也听不到曾经能听到的蚊蚋音等现象,虽然浅显简单,但并没有普及到人人熟知的地步,初次接触到这些信息的人,很容易对该专业产生兴趣。
老师的课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播放了两次同样画面不同配乐的短片,两次观看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配乐对于影片的巨大影响。类似的后期作品我曾经在网上见过很多次,插入某段情绪明显的配乐,会让影片的风格也跟着变化很大。虽然我认为如果论感染力,网友用现有素材剪辑出的作品要比课堂上播放的还略为青涩的短片强不少,但将这些自己曾经见过、觉得有趣、但不懂是什么原理的作品用专业理论解释下来非常吸引人。
我一向认为声音是会有情绪的,我们可以从不同材质具有节奏的敲击声中感受到些许的情绪,而音乐更不必说。我用了三年时间在每个工作日一天四次体会心无旁骛听音乐的感觉,我大部分的灵感都诞生在这个时候,它能帮我填满构思框架,帮我想象出一个新的故事,有时甚至能在我脑海中具象出一个场景。
人说“音乐无国界 ”,音乐本身是有共性的,它传达的感情是整个世界通用的,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专业培训,不需要我们经历过,也不需要我们有多懂如何认谱如何作曲,人们总能轻易地听出什么样音乐的是欢乐,什么样音乐的是悲伤,哪里是大漠,哪里是山川,哪里是在讲述战争,哪里是在讲述爱情,什么样的声音应该伴随着万家灯火,什么样的声音应该注视着天空和远方。音乐甚至可以让我们觉得它在讲述一个不为人知的异世界,即使从未见过,也好想能体会到见到它的感觉。音乐对于人来说也是具有个性的。同样的曲子,在不同的人听来感受可能并不一样,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听,感受也会与之前并不相同。很多时候,我知道我明明不懂音符的排列组合,但它们的组合却能让我想起一些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的感觉。
电影也是这样,它们模糊又清晰,有时我们觉得它们传达了什么,有时又觉得没有;有时我们听旁人说起某某含义,自己却完全不知。正是因为如此,即使在电影技术还没有达到可以匹配声音的水平的时候,人们也要执拗地雇佣乐团为电影做现场伴奏,播放一次电影,就重复一遍演奏。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追求创作与现实的不断接近,雕刻到彩绘,绘画到雕塑,无声到有声,二维到三维。试图用双手重塑一个栩栩如生的世界,但也舍不得抛弃真实世界所没有的艺术加工。在电影中,这种“艺术加工”最多体现在了电影声音中。一些出现在电影中的简单常见的声音,其实有时并不是完全仿真的,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影片中的声音用了什么拟音、用了什么方法录制是连最专业的影评也很少提及的,很少有非专业人士会提及某某电影的声音团队水平如何,顶多对音乐评价几句,但如果真的把声音效果去掉,所有人都会立刻发现不对劲。
我认为这正是声音的重要之一,不可缺失,但又不会让人感到突兀,而是非常自然地融入电影本身之中。正如我先前所说,一部电影作品的完成是个团队任务,必然需要团队的各部分各司其职,再互相配合,无论哪个环节是光辉夺目的。如果即将加入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更应该积极学习,对每一部分都具备基本的了解是必要的。
�c����[��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