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篇第一」4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有无尽心竭力?朋友往来有无诚实不欺?所学仁道有无努力践行?”
【注释】
“曾子”,姓曾、名“参”(音“申”)、字子舆,比孔子小46岁,是孔子的晚年弟子,以孝亲守信闻名。曾子作《大学》,与《论语》、《中庸》和《孟子》并称“四书”。
“三省”,即多次检查。古汉语中,常在表动作的动词前加数字,用以表示动作的频率。故“三”,仅表示多次,而非确指三次;“省”音“醒”,意为检查、检视。
“谋”,意为图谋、营求。类似用法如《论语·卫灵公》中的“君子谋道不谋食”。
“忠”,敬也,尽心也,竭诚也。意指尽心竭力。
“信”,诚也,真实不虚、诚实不欺。
“传”,指老师所传授的为仁之道。
“习”,指温习、实习、践行等。
【评析】
“忠信”是儒家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儒家仁德的具体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论语》的“学而”、“公冶长”、“述而”、“子罕”、“颜渊”和“卫灵公”等篇中均多次提到“忠信”。
“忠”的本义是“敬”。谋事以忠,就是下一章中孔子所谓的“敬事”。现代所提倡的“敬业”精神,就是谋事以忠的体现。“忠”在先秦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道德观念,泛指对一切人和事尽心竭诚,而非专对君主而言。
需要注意的是,“忠”虽然是尽心竭力地办事,但却并不等同于没有原则底线。“忠”字由“中”和“心”组成。“中”就是“不偏”,“心”就是“仁”,即孟子所谓的“仁,人心也”。因此,“忠”的要旨,在于不离“仁心”,不违“仁道”。如果尽心竭力地帮别人作不仁之事,那就不是“忠”了,而是“助纣为虐”、“为虎作伥”、“狼狈为奸”、“暴虐不仁”。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应再对有关“忠君”的问题感到困惑了。因为应否“忠君”,实际上是取决于君是否行仁道。若君行尧舜,那么忠君便是行仁,自然应当忠君;若君行桀纣,那么忠君就是为恶,那就不应忠君。
“信”字由“人、言”组成,因此信与言论关系密切,表示说真话、守然诺,即言而有信、诚实不欺。当然,守信也有原则底线。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就是说,如果守信将导致不仁不义,那就不可守信。
“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中国自古就有重信守诺的传统,所谓“童叟无欺”、“一诺千金”。但是在当今中国,诚信缺失的情况却相当严重,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令人触目惊心。这与近现代以来我们对儒家文化的大肆破坏是有直接关系的。
子曰:“力行近乎仁”。老师传为仁之道给弟子,自然是希望弟子照着去做。因此,努力践行老师所传的仁道,便是近仁之举。因此曾子亦勉力为之。
儒家特别重视仁德的养成和完善,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通过反省忠、信等仁德科目进行自我完善的基本方法。这个过程就是“修行”。“修行”包括“修”和“行”两个方面,“修”就是对不忠不信等不仁行为的修正,“行”就是对忠信等仁道理念的践行。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因此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传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