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易公开课上看TED视频,把最近热门的演讲从第二看到了第十,唯独留下了最近排名第一的TED演讲。由于最近看了很多职业规划和心灵成长的书,我实在是对“性格的迷思——如何认清你自己”这个主题提不起兴趣。
在百无聊赖地刷了一会别的网页后,我还是忍不住点开了排第一的视频。看完了我才更确定:我真的对这个演讲不感兴趣。
我怎么就管不住我这双手呢!
你是不是也会对某些热度第一、销量第一、点击第一的东西管不住心里的好奇呢。
影响了我们的,就是《影响力》中介绍的第三种影响力武器——社会认同原理。
讨厌的网购刷单行为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
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在淘宝购物时,我们会以销量对产品进行排序,再根据其他用户对产品的评价来决定是否购买这件产品。这样的做法通常效果不错,挑出的产品一般都能符合我们的要求。不过,一些商家刷单的行为真的很讨厌,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被误导买了并不合适的产品。
你看,一旦认识到了某种影响力武器的威力,人们就会开始有意地利用它为自己谋利。
而且,越是处在不确定的情况,我们越依赖他人的行为来指导自己。
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们
视频里被整蛊的人正沉醉于自己是一个安静的美男/女子的想象中,迎面就冲来了100个人。“卧槽!WHAT?我……”等他/她回过神来,已经在狂奔的大部队中了。
这就是群(体检)验心理的力量。
把这个装逼的名词解释一下:
在情况不明的处境中,人们从其他人的行为中获得提示。
群验心理会引起一个听起来更装逼的效应——“多元无知效应”。
我对这个效应的理解是:在所有人都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情况时,每个人互相观察造成对现状的误解。
书中记载了一项研究的结果:在单独面对一名假装癫痫发作的学生时,85%的旁观者都选择了帮助;而当同时有5名旁观者在场时,“病人”得到帮助的概率只有31%。
其中至少有两个因素在作祟:
- 多人在场时,责任被平摊了,每个人承担的责任减少了;
- 旁观者默默互相观察,并作出了事情无关紧要的判断,这就是多元无知效应。
对众目睽睽下发生的凶案无动于衷的旁观者们,可能都陷入了“多元无知效应”。
社会认同这个影响力武器,还会造成更严肃的影响。
相似的人的相同选择
《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这本小说轰动一时,但小说里主角维特以自杀收场。它让作者歌德名声大震,还在欧洲引发了一阵自杀浪潮,导致了它在很多国家被禁。这就是“维特效应”。
维特自杀的举动让很多同样处于困境的人选择了同样的方式“走出”困境。
我们会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判断自己怎么做才合适,尤其是在我们觉得这些人跟自己相似的时候。
在过去的半年中,连续在好几所高校都发生了学生跳楼自杀的事件。在其中一篇对自杀案例的报道中,有以下的描述:
同样的学校,相似的年龄,有可能近似的困惑,曾经发生在身边的跳楼案例是否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用同样的方式从困境中“解脱”的种子呢?
无独有偶,富士康也出现过连续的自杀案例。
从美国1947到1968的自杀统计数据中发现:
每当自杀事件上了头版,其后两个月里自杀的平均人数就会比通常情况多58个。
媒体在大肆报道相关案例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会不会对某些人造成潜在的影响呢?如何正确地处理自杀案例的报道,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出发,我相信还需要找到更好的方式。
即使不谈论自杀这个过于沉重的话题,你是否会有同样的感觉:随着媒体不断的报道,明星出轨的现象好像越来越多了。
这些报道通过社会认同原理影响了明星的判断吗?
社会认同原理,在整蛊视频里,可以只是无伤大雅的小玩笑;在淘宝和广告里,可以只是让我们多花一些钱;但在看不见的那些疮疤处,它可能影响的是人们的幸福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