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微课、线上社群……一系列线上的人事物,这两年突然就火爆起来。但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似乎有种大浪淘沙过后的清爽感。为什么这么说?不觉得现在的线上热度,已经远不如之前了吗……
之前,大家都说,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和微博,因为这些都已经慢慢成为你个人形象的一部分了。特别是陌生人,已经开始慢慢通过你的朋友圈来加深你的了解了。曾经有一种说法,看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什么样的,就能大致地感知到其状态和性格。是的,我一直非常认同,所以我也一直践行着,好好地维护自己的朋友圈,定期把一些过期的信息删掉。
直到近期,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他是一个生意人,平常非常忙,为着自己的事业一直在做事情。而回看他的朋友圈,非常简单,甚至还经常看到他分享的一些游戏的东西。如果不了解这个人,单单透过其朋友圈,我一定是断定这个是一个无趣的人,不求上进……但机缘巧合地了解了这位朋友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之前自己一直奉行的朋友圈看人的方法,其实并不客观。
于是乎,我恍然大悟了。或者说是,从线上火起来之前,朋友圈就不是一个最靠谱的识人途径。你的朋友圈多么正能量,充满多少鸡血也好,其实并不能说明你就是个正能量满满的人。相反的,那些不爱发朋友圈的人,也不一定是落伍的无趣的人。
既然朋友圈,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外衣,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探索人的内在呢?!
我想,这个答案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就是通过沟通交流去了解。是的,没有任何的捷径。即使在线上聊得多愉快多天马行空,如果见面的时候不能如出一辙地交流,那之前投入的感情又有何意义呢……
顺着朋友圈这个点,我想到了另外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就是社群。说实话,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至少我能够在当时社群非常火热的时候,凑上去跟了一把,可以说是一直见证者社群的从0到1,再到平稳的过程。社群,到现在,我想一定是要面临进一步的改革的挑战了。因为目前的市场已经改变了,已经不能再套用之前的方法来运营。从个人层面来说,正是因为之前红红火火的社群,我才开阔了视野,了解到很多很厉害的人。随着市场的降温,我自己也跟着慢慢沉淀下来,我发现自己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不同的知识来填充自己了,我已经比之前更加了解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可以比喻成是一个从宽到窄的过程。
近段时间,每次我要退出社群的时候,都在想,想那些厉害的人,他们需要这样的学习社群吗?他们还是一样天天周而复始地打卡吗?今天我在听刘润老师的《5分钟商学院》专栏的时候,得知原来很多大牛也同样订阅了这期的专栏。是的,厉害的人当然需要学习,而且他们是学习成性了,也就是已经是习惯了。但关键是,你的学习方式跟别人的有什么样的区别。都说把时间花在喜欢的事情上,热衷的事物,当务之急的事情,会更有助于我们快速学习和成长。
学习,说到底,还是自己给自己的。可以抱团学习,而且也是很好的方式。但最基本的,就是你到底愿不愿意去行动,你的动力在哪里,你的意愿在哪里。
所有外部的一切,都说明不了什么。所以也不必那么在乎和深究各种的言谈举止,把注意力回顾到自身上吧。重新问问自己的五年计划,需不需要改变,要改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