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做咨询的过程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我家孩子根本不和我沟通,我要怎么办?”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明显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事情不跟自己说了,即便自己问,孩子也经常爱答不理,或者直接用没事回应。父母会觉得孩子距离自己越来越远。
有些父母为了能跟自己孩子聊的来,甚至跟孩子的朋友成为朋友,可有些时候这个行为不但没有得到孩子的理解,反而让孩子觉得父母多事,就是为了控制自己,才有这样的行为,让自己在朋友面前没有面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为什么不想跟父母沟通了呢?
青春期的特殊性决定的
青春期是孩子一个特别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体内荷尔蒙激增,第二性征迅速发展,他们开始从依赖变得独立。
这也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这时期,是孩子增强情绪管理,迈入社会和培养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一方面想要摆脱父母靠近同伴,一方面又担忧自己是否有能力独立面对,他们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
父母却还沉浸在父母权威的角色中,继续以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觉得孩子还小,他们就应该听话,特别小的孩子确实听话,他们有很多恐惧的东西,父母可以给他们安全感,但是随着他们逐渐的长大,他们见识到越来越多的东西,他们开始怀疑父母,父母依然还继续用权威的身份对待他们,其实是无法再震慑他们了。
父母已经从最初的体力强者,能力强者,开始成为那个势均力敌(至少体力上如此)的人,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感觉自己有能力为自己决定,甚至反抗父母的一些他们自认为的不合理的安排。
父母的一成不变,导致了孩子的拒绝沟通。
有时候,父母们都是很可爱的。我的一个朋友他家孩子抱怨他对自己不关心,不够爱自己。我朋友气愤的说:我怎么不爱他,我每天早起给他做饭,给他报那么贵的辅导班,给他买衣服,我还不够爱他?让他找爱他的人去吧!
当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试着改变一下你们的沟通方式呢?
他告诉我说:“我改了,可是不管用啊。他说我不爱他,他生病了,我在他床前陪他聊天,讲故事,他居然让我出去,说我的故事太老套了。”
他家儿子15岁, 他给儿子讲小红帽的故事,然后告诉我说他改变了沟通方式,他开始关心孩子了,但是孩子不领情。
重复曾经无效的事情不叫改变,这只能说明父母很懒,很敷衍!
过去的创伤,让孩子认为沟通无用。
我曾经在中学做讲座的时候,问在座的中学生,当你有了不良情绪的时候你会找谁倾诉。30%的孩子是忍着,谁都不说,因为这是自己的事情,说了别人也未必帮的上忙。半数以上的孩子说跟自己的好朋友说,只有极个别的孩子说跟父母说。
当我问到“为什么不告诉自己的父母呢?”孩子几乎异口同声的说:说了也不管用,甚至还会被骂,还不如不说!
我朋友的孩子就曾经跟我说过,他之所以不想跟父母说话,就是因为说了也没用。他小的时候希望父母可以多陪陪自己,但是爸爸说要上班,妈妈说工作忙,即便他们答应了自己去哪里玩,往往也是一个电话,不是爹走就是娘回家。后来他就再也不提议了,他觉得父母反正不会重视他的提议,又何必再说。
当他不停的抱怨父母不爱自己的时候,他父母固执的用自己认为爱的方式继续爱着他,却不肯听听他需要什么,他又怎么愿意听父母的那些大道理呢?
三种沟通模式,打开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之门。
在《来自星星的孩子》中教育心理学家格雷厄姆·拉姆斯登博士中为我们描述了三种沟通模式:
儿童模式:认为我错了,你是对的。
家长模式: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成人模式:认为我是对的,你也是对的。
在孩子还特别小的时候,他们认同儿童模式,崇拜父母,认为父母说的都是对的,听父母的准没错。所以我们用家长模式跟孩子沟通,无论是教训还是说教,孩子介于对父母权威的崇拜,他们接受来自父母不平等的沟通。
可是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开始怀疑父母的权威和能力,他们开始建立自我的一些观念和意识,当崇拜不再,父母却依然认为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路多,我都对,我都是为了你好的这种家长模式,不再适用于孩子了。
青春期的孩子此时也开始使用家长模式,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是错的,所以冲突会越来越多。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父母调整自己的沟通模式,让自己从家长模式,变成我们对待同事,朋友那种成人模式:我是对的,你也是对的,我愿意倾听你,也愿意理解你,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走入孩子的内心。
一开口就是孩子错,数落孩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需要接受孩子的成长。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在这三种模式中切换,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把成人模式留给了陌生人,同事,朋友和领导,而认为家人,孩子自己怎么说都可以。其实对于家人和孩子我们更需要成人模式,让他们感受到认同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