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己是一个说烂的词,无数次被提及,无数次不知如何去做到。
在七月份,我总是会很担心,我这样顺其自然做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吗?那为什么现实中那么多人顺其自然地生活就没得到想要的呢?那么多考研的顺其自然的就失败了呀。电视剧里《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女主也是顺其自然努力怎么就事业很成功了呢?为什么同样是顺其自然,但结果却一点都不一样呢?
我一直在担心,在焦虑,如果我顺其自然,那么失败了怎么办?我不愿意接受失败的自己。我的潜意识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原因在于我不肯接纳那个可能会失败的自己。失败乃兵家常事,没人永远一帆风顺。当时我在书写自己困惑时,忽然意识到,如果失败了,我压根就不愿意接纳那个失败的自己了。而且我目前对自己挑三拣四,也压根不属于接纳自己的范畴。患得患失,认为只有得到了才接纳自己,如果失去了就不接纳自己。那如果我成功了,我是暂时接纳自己了,那这种有条件接纳,建立在成功和他人欢呼的接纳又能持续多久?我会不会又去找一个又一个的事情,把它做成功,然后开证明自己值得被接纳?
那一瞬间,我意识到我压根不接纳真正的自我,我只愿意接纳一个幻想中的高大完美的自我。这怎么可以呢?原原本本的我不值得接纳吗?失败就失败,那也是原原本本的我,凭啥不接纳自己呢?(aha:难道我只接纳成功的自己吗?难道真实的自己不值得接纳吗?)
我就接纳那个原本的我,做成什么事,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都接纳。遇到任何问题,归因到一些因素上,比如我不够努力,下次如何能更努力一些(努力也是一项有策略的活动)比如我不够漂亮,那也不影响我的内核,我的本真,我可以想着如何提升我的气质,如何改变我的身体状态来呈现出好气色,好的精气神。不要因为一些得与失而去怀疑自己的内核,请接纳自己本真的状态,就是一个会有失败会有成功,会有一些出色的地方,也会有一些愚蠢丑陋的地方,不管怎样,都接纳。荣辱得失我都接纳。若是荣与得,才接纳,辱与失就不接纳,那这样子一辈子都在追求着荣与得带来的那种不纯粹的接纳感,何其累哉!无条件地接纳本真的自然的自己,这才是与自己和睦相处,得与失,荣与辱,都接纳。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顺其自然就失败了,有的人顺其自然就成功了?搞得我不敢顺其自然,如果顺其自然,万一我是前者怎么办?那我倒要问问,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我定义的成功是考研成功的话,那《上海女子图鉴》里的女主学习不好英语不好求职屡遭挫败,那她是成功的吗?她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难道她也时而接纳自己,否定自己,时而接纳自己,爱自己?依附在成败上的对自己的认可与相处,岂不是很可悲?况且每个人的成败定义是不同的(在这个方面成,也就意味着在另一个方面是败的),到底追求哪个成,规避哪个败才是自我接纳的前提呢?自我接纳本来就不需要前提。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我为什么那么执着于成败区分,拒绝做那个失败的人呢?按理来说,考研失败的和电视剧女主各有自己的成败,考研失败的女孩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会有很多其他的成功,她想要的她得到了。女主有很多其他的失败。那么充满了成功与失败的人生,哪个又该接受自己,哪个又该否定自己呢?爱因斯坦应该接纳自己,修鞋匠不该接纳自己,是吗?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都有缺点,不应该用事业上的伟岸决定是否接纳自己,不该用容貌的好坏决定是否接纳自己。先接纳自己,再去选择方向,去自由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去发展。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事业是否成功,不在于容貌是否惊艳。人生的意义只能问自己,问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想办法努力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别人的认可,不在于一时的成与败,不在于一时的荣与辱。
答案:考研失败了,也照样接纳自己,因为请承认,这就是原原本本的真实的自己。
怎样得到活成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是另一个议题。接纳自己是在说:不论自己所处状态如何,都该接纳自己,不是说只有光灿的体面的才是值得接纳的。我接纳自己,我接纳本真的我,而不是接纳幻想中的光彩的幻影。不然,一辈子都在追求那个幻想中的光彩幻影,一次次地在证明中获得暂时的接纳满足,一次次地产生新的证明自己的欲望,然后不得不被这种心理需求推着走,活的痛不欲生。事实上,我不需要自我证明,我需要自我追求,追求自己想要的。
我接纳自己,我接纳本真的我,而不是接纳幻想中的光彩的幻影。不管怎样,我都接纳自己。
人生本来就是大大小小无数个失败与成功组合在一起的。充满了欢乐和苦涩,遭遇否定,获得肯定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强求是因为不接纳,不接纳这些再正常不过的事。考研失败的女孩的失败只是一个节点,没人说她一辈子会事事不顺利,次次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智慧就是失败的意义。事业成功的女主的成功也是一个节点,她还可以更进步,她还有可能未来遭遇事业瓶颈,事业危机,到时候又如何评判她的成功与失败呢?重新定义,只有放弃,才是失败。考研女孩,获得智慧就是收获就是成功;事业女主,职业技能增长就是成功。接纳一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得与失都是成长。
既然是节点,那某个人生的低谷点和另一个人生的高潮点比较,本来就没有道理。没有可比性,命题错误,只能探讨,不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