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推书20180307: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第一章:诱因“ABC's”
引入:人在囧途离校归家版(“演员”本人, 2017年1月11日开机)<<点击链接阅读
为了方便叙述,我把故事中的一些关键文字标了粗体。
生活中本不缺故事,缺的是把事件改装成故事的时间和脑力。
这一次来讨论,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出现恶性情绪。
一、诱发性事件
用这本书里的话来讲,我引入部分的整个故事,是“一系列出了错的事件”,也就是那些本该不出现……然而当时却……的事件。
本不该不能登记的;本不该我错过第一班车的;本不该干线堵车的;本不该误了高铁的;本不该飞机因为风太大不能降落的;本不该我会把东西落在车上的……(我现在很惊奇我把自己做成了书上的例子)
书中这一段用的引例,是老埃利斯曾经在国外的“人在囧途”一般同样的遭遇,但是因为这本书翻译的很别扭,语言翻译到汉语里显得水土不服,搬运出来也就不方便,所以换了我自己的故事。
诱发性事件有这样两种类型:一类是重大危机,一类是那些日常生活中让自己被扰乱的事情。所谓的重大危机,比如田里被蝗虫啃了,比如公路突然被泥石流冲了,比如开车出了事故等等——“重大危机,如洪水、饥荒、疾病或蝗灾”。
书里把此类叫“第一类诱发性事件”。所以对应着就有“第二类诱发性事件”:一些日常的烦心事、无可奈何的感觉、担心、麻烦、决定和难相处的人。
二、诱因是如何作用于感受或反应的
我们现在标几个点:A、B、C,把这些让我们不爽的东西叫A;我们产生的感受,和当时我们做出的行为,叫C——
比如,飞机因为风大下不来,然后我的感受是,我恶心了,人要炸了; 比如,我错了公交车,然后我做出的行为是,接着等车。那么问题来了,真的是“因为公交车晚点了”使我产生“还是等车吧”这种想法吗?——车晚了,所以我等车过来;他骂你,所以你把他头都给他锤烂?
有一点很重要: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行为的产生。你的感觉方式强烈地、大大地影响到你的行为方式。
书中在这里有一处举例:想象一下,你被同事选出来在公司高层领导面前做重要演讲,以期说服这些人修改规定或流程,而你“仅仅”是一名主管、职员、秘书或中层经理。别人选了你只是因为他们要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听听来自基层的人的话,而你从未做过这种事。如果你情绪过于激动,你会是哪一种情绪?
过分焦虑、过分愤怒、过分抑郁还是过分愧疚?他设定了一种情境: 你要面对一桌子的高层领导讲话,而那桌子长达9米。自然会出现过分焦虑的情况。
那么“过分”如何衡量?所谓过分是根据自己的判断:你反应过激了。因此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如何应对这些即将出现的过激反应,如何让尽可能多的过激反应不冒出来爆发了你,如何迅速摆脱它们,如何防止它们在将来卷土重来……
有时候,承认自己反应过激而不是把脏水往他人他事上泼,是需要勇气的。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是因为车晚了,所以我等车过来,所以我GG了吗?是不是可以说:“假使你想确保没有人或事可以左右你,那么,只要不过度焦虑、生气、抑郁或愧疚就行了”?
注意我们的“感受”。
关键问题是:什么东西导致感受的产生呢?是什么一开始就导致我们过度焦虑、生气、抑郁或愧疚呢?一个令大部分人大错特错的地方:他们相信A(诱因)导致C(感受和行为),然而——这 不 是 真 的。
三、对诱因的信条才是始作俑者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我们出现了那些“感受”:
也就是说,那些在我们脑子里面的程序才是感受的上一级司令;至于诱因,它并不是。
不是因为车晚点了所以我接着等,而是因为我经过简单分析之后,我给自己设置侥幸心理了:我觉得我坐晚点二十分钟的车我也能坐上高铁,所以我接着等车,而没有去坐出租车。车晚点了是诱因A,我产生侥幸心理是我的分析过程B;我接着等车是我在这之后马上的行为C。
所以其中的B,准确的说,它不止是人对于诱因事件的分析过程;它还可以是:我们做出选择、感知、决定、分析、判断、审时度势、评价、想象等。我们对具体的人或事的思考方式决定了我们在C处做出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决定了我们是否会被A牵着鼻子走。
现在我们明白了,原来不是A导致C,而是那些B才产生了C。而事实上仍有一部分人在坚信是那些事件A导致他们产生行为——因为他们不思考不反思。也是上面那句话:“承认自己反应过激而不是把脏水往他人他事上泼,是需要勇气的”。
接下来让脑洞飞一会,举个例子。
比如说你正在屏幕前看我直播或者录播的推书,这个时候,我刚讲完ABC法,偷偷我放了一些爬虫,我让它们顺着网线去了你们家。当 它们突然从你的手机屏幕里,从你的电脑里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冒出来,你是什么反应?
23点33分,这个时候你已经在屏幕前面,头脑昏沉,然后突然屏幕里一堆东西朝你袭击过来:“啊呀!这都是什么东西!怎么回事!”扔了手机赶紧连滚带爬的从床上下来,是不是?
那么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因为你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情况。如果你见过,你至少,你不会这么慌张,你会立刻把手机扣床上,然后一波操作杀死它们——甭管你是用的敌敌畏还是用的360杀虫剂,对吧?
在以上这个过程里,你的大脑做了两件事。首先,它给这件事贴标签:冷静地、就事论事地、不带感情色彩地:“屏幕里出现了一堆虫子,并且它们试图袭击我”。接着,你的大脑对这件事做出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开始说:“手机里突然出来了一群怪物!危险!危险”。所有这些想法都冒出来了。
这是突发事件的一个极端例子,肯定会令我们大部分人惊慌失措的。所以即使在这种情景中,我们做的第一件事仍是思考。
四、你究竟如何看待你的诱因事件
上面这个脑洞(可能连脑洞都不算)是咱虚构的事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不受制于人和事,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在A处发生的事是否真实不重要,你在B处的所思所想才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在C处的感觉和行动。
如果你认为搞砸某事很可怕,那么你或许会避开搞砸的局面;或许会应验你自己的预言,真把事情搞砸了。
比如说我觉得误了车很可怕,会GG,那么我其实也是验证了自己的预言,我真的按照自己设的套把自己搞GG了。
在引入的故事里面我没讲,在1月11号之前还有一件事。那个时候我跟家里打电话,我说,我订的早上9:00虹桥的高铁,我好像很可能坐不上车。然后,我就真的把自己预言进去了。
说了这么多例子,现在我们可以理解:不管情形如何逼真,我们如何看待它才真正决定了我们会有多愤怒、沮丧,决定了它是否能牵动、左右我们。
如果A(诱发性事件)自动导致C(我们的感受和行为),会发生什么?我们就麻烦大了。因为如此一来我们的反应就会完全失控——我们不听自己大脑的指挥了。所以存在的一点好处就是,既然我们在B处对某人、某场景的思考方式真正决定了我们如何去应对,我们就有了控制反应、不被他人他事所左右的潜力。
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对我们在C处的感受和行为负责。我们不能真正对自己说:“她叫我很不开心”。有时候,我们埋怨他人或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以此证明自己的过激反应是对的。
BTW,责任、责备,有什么异同吗?
责任,是你对自己的感觉和行为负责,因为你有引导和控制它们的能力。
自责,是你因表现不好而让自己无地自容。
承担责任是健康的,自责则是自毁长城。所谓要对自己的感受和行为负责,不是说你应该为自己不好的行为责怪或抨击你自己。我们原本目的就是要让自己从这些情绪里面走出来,不能因此再让自己陷回去。
不是说感觉强烈是坏事。我们要说的是,我们常常自然而然地对挫败我们的人或事反应过度。而我们考量它们的方式则是雪上加霜。 强烈的感觉是好事,反应过激却会把我们搞得一团糟。
下一期:第一章练习
群友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