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到的书,是日裔美籍学者堀田江理的《日本大败局》,这本书主要研究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决策的前因后果。
与以往分析珍珠港事件的文章不同,本书将主要研究方向放在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国内、国际因素上,甚至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的决策者在发动此次偷袭之前,就已经充分了解偷袭珍珠港对日本的后果将是致命的。
然而,战争造成的资源短缺,以及特殊的政治决策机制,促使日本孤注一掷,展开了鲁莽的行动。同时,日本好战分子惯有的赌徒心态,也是导致战争发生的重要原因。
一、日本面临的经济困境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曾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但是战争打了好几年,日本仍然没有实现占领全中国的目标,旷日持久的战争,对日本国内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比如日本兵役法对士兵的标准不断降低,最低身高要求从155厘米降低到150厘米。合乎兵役要求的日本男性比例一再提高,到1939年猛增到47%。这几乎相当于两个男子中,就需要有一个上前线打仗。
战争还导致日本人民主食大米的短缺。从 1940年夏天,即使日本最高档的餐厅,也只能供应进口的廉价大米,这种大米太难吃,以至于被讥笑为简直就是老鼠屎。到了1941年12月,这种需要配给的大米,覆盖了日本99%的民众。
不仅粮食短缺,资源也极度匮乏。由于石油和煤炭都留作军用,日本老百姓不得不依靠木炭生活做饭,甚至出现公交车靠烧木炭作为动力的奇观。
二、日本面临的外交困境
日本不断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势力,引起西方传统强国美国和英国的不满,一方面这些国家加快了对中国进行各种援助的步伐,另一方面,对日本的贸易限制不断加强,这使得资源严重依靠进口的日本雪上加霜。当时日本93%的石油来自美国,1941年日本侵入印度支那后,美国宣布对日本石油禁运。日本认为西方国家主要的精力都在欧洲,太平洋地区成为了一个权力真空地带。而东南亚地区大米,石油,橡胶等资源丰富,占领这个地区可以大大缓解日本面临的资源短缺。
三、战争爆发前的研究结论认定日本必败
1941年4月,日本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叫做总力战研究所。经过对各国外交政策模拟和战略形势分析,该研究小组做出的结论很明确,一旦日本与美国开战,日本必败无疑。结论认为,美国和日本如果爆发战争,最初日本可能在一些战役中取得上风,但随后将陷入僵持,随着日本资源不断被耗尽,最终必将失败。
日本太平洋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也曾经表示,美国和日本的战争势必好拖上几年时间,而结果是日本的资源不断被耗尽,最终日本一贫如洗。他甚至表示,胜算如此渺茫的战争,根本就不应该开始。
四、日本的特殊决策机制和赌徒心态
日本1882年颁布的军人敕谕明确规定,天皇对军队拥有绝对统治权。不过,军队和政府的关系,在日本随后一系列的法案中,都没有明确涉及,这在日本政治中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军人可以绕过政府,向天皇提出一些建议,而这样的建议有时就是直接的军事行动。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关东军擅自做主的行为,并没有经过天皇和内阁会议的批准。
日本的内阁制也比较矛盾,名义上内阁总理大臣是首相,但是内阁其他成员,却并不对首相负责,而是对天皇负责。这也使得内阁中的军方势力,无论是陆军大臣还是海军大臣,对战争的走向都有很大影响。日本成为亚洲霸主地位,离不开军方的冒险行为,也使得他们常常不把首相放在眼里,一意孤行挑起战争。
无论是1894年,日本和清政府爆发的战争,还是1904年日本和俄国的战争,都让日本的好战分子野心膨胀,因为几乎就是这样看上去实力悬殊的战争,最后都是看上去处于弱势地位的日本赢得了胜利,那么这次跟美国开战为什么不能拼一次呢?可惜,这次日本的失败是毁灭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