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黑即白”式思维?你时隔一年重看一本书,发现自己几乎忘记了大部分内容,于是你觉得“这书算是白读了”,又或者自责“记忆力太差了”,甚至形成“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你对自己愤恨着,然后转去做下一件无关的事情,完成了一次由畏难情绪引发的放弃行为。但是,等等!何不再更进一步思考呢?
每次失败都是一种提醒。此时适合分析读书的误区。为何我写不出甚至最简单的书评?答案是没有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结构,没有把我所理解的一个个概念以逻辑方式连接起来,这就是说我没有进行认知事物的首要和基本的步骤——搭建框架。
做人也是如此。做人须先定下自己的基调,再通过事上练来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因此做人就是做事,做事就是做人。
做事要先明晰行动的框架。此时,我选择“系统思维”来分析何为框架:每件事都是一个系统,每个系统的框架是由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及其内在关联两部分组成。做一件事,就要首先了解其必备材料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循着系统论的思路,我开始搭建本书框架。首先,本书使用了实用类书籍的惯用架构——what-why-how,即什么是习惯-为什么习惯重要且必要-怎么养成好习惯并戒除坏习惯。
其次,本书要素及其内在关联是怎样的呢?本书的四大要素分别是“提示-渴望-反应-奖励”,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习惯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问题阶段与解决阶段。
再说习惯形成四步走过程的内在联系:
第一步是提示。“提示”是问题的开启环节,你只有能看见自己的问题,才会产生要做事来解决问题的意识。环境是你发现自己问题的土壤,你几乎不可能发现超出你所处环境之外的问题;
第二步是渴望。你的“渴望”程度反映了你是否真的在意这个被你看见的问题,是否真的要着手解决它。如果你足够渴望,首先是你自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并且你很在意这个问题,它这体现了问题对你的“吸引力”。让你念念不忘的问题,才会使你真正开始行动,这才可能产生回响。谈到这,为什么有很多事我早就打算做,最后都没做,但有些人很年轻就做了,这体现的是他们的“自信”、“远见”和“长期主义”。“自信”让人充满叛逆精神,敢于冒险。“远见”是一种对古往今来人、事、情的综合分析的认知能力。“长期主义”使人不畏失败、永不言弃、勇往直前,也体现了主动迎变、积极求变的革命乐观主义。缺乏三者任何一点,你都达不到渴望的程度;
第三步是反应。当你真的足够渴望,你就会主动采取行动,给予问题以“反应”,你开始分析问题、分解问题、制定计划,使行动“可行”、“易行”;
第四步是奖励。“奖励”,或者说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目的”,达到目的似乎是一种奖励,但只有我们感到真正的愉悦,进而促使我们自觉地“可持续”行动,才能算作真正的奖励。
从整体考虑,身份是养成习惯的终极核心动力。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拥有高成就需求的人成功的概率更高。
如果你内心渴求一番事业,就顺心而为,而且需要有意识地屏蔽外界声音。
身份,是你对自己的定位,决定了你的一切目之所及、行之所向。
选择有利于提示自己问题的环境,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叠加好习惯以节省时间精力,由易入难以减少拖延,通过重复强化好习惯,通过远离淡忘坏习惯,每日复盘以避免连续犯错而走向堕落。
最好的奖励是“活在当下”的好心态,过好此时此刻,你就可以过好此生。具体而言,一个好奖励是能长久触动灵魂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