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这类剧本(被别人安排的人生剧本)大多源自个人喜好,不符合客观规律,之所以会被人接受,那是因为某些人内心脆弱,依赖心理过重,渴望被接纳和获得归属感,向往他人的关怀和爱护,而且一定要让别人来肯定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这是我在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反复阅读的一段话。比起鸡汤,疼痛更能让人清醒和刻骨铭心——
活了这么多年,我依旧没有长大。
所以时常迷茫,时常焦虑;所以总是嚷着要选择自己的路,最后却活成别人希望的模样……
所以,你(我)真的想好了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吗?
反思,不抱怨
和这副皮囊和大脑一起走过了这么多年,跋山涉水,有过勇往无惧、大开大阖的豪迈,也不乏顾影自怜、暗自神伤的忧郁。一路走来,我们相知相适,但我不得不说,我内心深处最大毛病就是妄自菲薄,遇到问题总有自怨自艾的倾向。
最近我慢慢明白正念的重要性,观察并且觉知当下的处境和问题,不抱怨不愤懑,因为事实如此,即使你有再多的心理波动也无法阻挡世界之轮滚滚向前。
最近两周工作负担较重,状态不佳,上周周报并没有提交,因为觉得自己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心中充满焦虑,而且之前约定的日更也没有兑现……emm,所以我就应该自暴自弃了?
回过头来看,因为过失而不饶恕自己,进而导致裹足不前,是一个人编织给自己的最精巧也是最可笑的死结。我跌倒,那又怎样,爬起来就是。但是别忘了回过头看看是什么绊倒了你……
风急浪高何为锚?
一切彷徨都是因为你没有找到人生的锚。简单的道理却从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感悟。
锚是什么?是你最希望你的墓志铭刻上的那句话,是你葬礼上最希望亲近的人给以你的评价。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向死而生”,也许道出了人类命运最大的悖论:每当我们遇到结局已定的情况时,不满、懈怠就会纷至沓来。但是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终有一死”的宿命,却拼命找寻生命的意义。我不仅感慨人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生物。
至少对于人生这件事来说,结局的意义比结局本身更重要。而如何寻找人生的意义?柯维的答案真的是让人受益匪浅——确定自己的人生使命、人生角色和目标。
人生使命(个人成长):我的“五四三二一”
米苏童鞋说过108训练营的运营官玩过一个“五四三二一”的游戏——分别用五至一个字形容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我觉得用于确认个人的使命和价值特别有意思,我试着“攒”了一个:
天空任鸟飞
与众不同
大智慧
自由
爽
天空任鸟飞,人生不设限。不要过早给自己“画地为牢”,很多事情你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人生在世最大的欣慰应该就是能将自己的“版图”最大化,所以我要增加我的原则手册的内容:遇事不惧,尝试为先。
与众不同,并不是刻意特立独行,我在之前的日志里总结过我自己的第一条原则:不轻信,不盲从,立足于原则的系统性思考体系是获取真知的重要前提。这是我的“与众不同”的含义。依此而推,“大智慧”就是要拥有“与众不同”和长远的思维方式,所以再增加一条原则内容:与众不同,深谋远虑。
自由有三个层次的含义:身体自由,精神自由和财富自由。身体自由,顾名思义,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专业的旅行者,走过更多的地方,结识更多有趣的人。精神自由,自然是自由能自由自在地思考,我曾经给自己许过一个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畅游天涯海角,古今中外。财富自由则以能够满足前两个自由为标准。
最后,在走完这一生的时候,我希望自己能由衷地说一句:爽!
当然人生使命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比如我需要扮演好哪些角色才达到上述状态,比如我还需要去思考自己在个人之外的公众领域拥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内容暂时不会分享出来,但是我会用我的行动来证明。
书言书语
上周读了两本书,但是都和此前列举专业书目无关。不过我觉得此前我制定的书单过于单调,所以准备修改书单。
柯维的书看书名虽然有点速成成功学的味道,其实非常的硬核,很多道理是参考200多年前人的经验和作者自己的人生经验所得,非常值得推荐。
第二本书是一本轻松的科普类读物,书名简单粗暴,叫做《看脸》,不过内容既不简单也不粗暴——看脸背后生理和心理学的基础。作者华沙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博士。
作为一本科普读物,最重要的就是内容有趣而且有启发性。应该说本书在部分内容上达到了这一要求,但在中间部分讲述大脑如何处理脸部信息时,引用了过多的心理学实验,而且都是浅尝辄止,让人阅读体验有所下降。不过首尾两还是可圈可点……
概述开门见山——当我们看脸时,我们看的到底是什么?应该看什么?
面孔是最为重要的非言语类社会信息来源,我们看一个人的脸:
- 主要功能之一是用于身份识别并开启相关的记忆:这个人是谁,我对他有怎样的认知。如果是陌生人就会形成有关其社会特征的第一印象。
- 方向识别,通过脸部的方向观察其注意力的方向。
- 观察表情进行情绪识别。
- 唇语阅读(不是读唇术,比如看电影的时候音质不同步我们会明显感到不适)。
那么应该看什么呢?
首先头发的信息量最少(当然发际线,打扮这个是经验之谈);
其次耳朵和鼻子的识别贡献度也不高(和狗相比,我们的耳朵十分僵硬;而鼻子更加固定,难以产生动作)。
我们最主要关注的是嘴和眼睛(包括眉毛等周围肌肉)。人类的嘴部肌肉虽然不强劲但是灵活发达。这背后其实蕴藏了重要的进化原理:因为人类很早就开始使用火和工具,食物选择多样,我们并不需要其他动物那样强有力的下颚,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嘴部占头部的体积大幅下降,使得大脑有更多的空间(因为如果头部太大容易难产,所以头部体积一般较为稳定),也真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拥有了语言能力。
另外,我们是视觉类动物,眼部肌肉十分发达,表情丰富,古人常说眉目传情,十分精辟。有意思的是如果不看眉毛,很多表情情绪识别难度会大幅上升。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神秘就在于达芬奇对眼部肌肉的精准把握——缺少眉毛,而且眼神的方向并没有盯着特定的方向,仿佛在看着在场的所有游客。
本书还研究了其他动物的看脸能力,概括来讲看脸是一种社交型的能力。群居的动物看脸的能力往往更强,比如我们的近亲黑猩猩,犬类(狼,狗)等。狗不亏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在人类共生的上万年的时间里,它们形成类似人类的看脸能力和大脑结构,最明显的一点是狗可以通过照片来识别主人,这一点很多动物都做不到。
有意思的是猫,猫其实是一种独行的动物,它与人类的关系其实较为疏远,撸猫风尚的成形时间其实并不长。所以猫的看脸能力较弱。猫的眼睛构造较为特殊,感光构造灵敏,但是对于色彩的辨别很弱,所以猫咪其实是色弱。那么猫咪通过什么来分辨主人呢?其实只要是通过声音和体型(各位猫奴要注意控制体型)。所以每当主人呼唤猫咪时,猫儿一般会喵喵回应,却不一定会盯着主人,这让人觉得猫咪有点高冷,其实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清哇。
末尾部分也比较有趣,谈论我们如何社会看脸。从社会性角度,看脸是为了准确判断和我们社交的对方的个人特质。面孔的社会特征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1)好看程度
(2)可信赖程度
(3)支配性
(4)自信程度
其中好看程度就涉及我们如何定义美,当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私人化的话题——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共性:
对称性 。视觉 美感,同时在生理上也表明了面孔主人的发育的稳定性和健康程度。
平均性。研究表明平均化的面孔更加有吸引力。所以大众脸看来也是褒义词。大众脸其实反映了族群的典型特征,昭示着良好的基因。同时因为有代表性,也让人更熟悉。(当然这个是平均意义上的说法,毕竟绝世美人还是比较有特质的)
两性异型,就是指两性的典型特征。现代女性美的特征:小下巴,小脸,高颧骨,大眼睛,丰满的嘴唇。现代男性美的特征:厚重的眉毛,薄嘴唇,方正的下巴和宽脸庞,脸部占比更小的眼睛。
有意思的是女性特征——也就是女人味,吸引力标准比较统一。但是男性特征的偏好就有点特殊——男性化特征和吸引力是不成正比的,女性会喜欢稍显女性化的男性面孔。
因为男性特征显著表明免疫系统好,但睾丸酮高往往意味着控制欲强、情感冷漠、不诚实,不善配合而且激进。女性更喜欢阴柔点的,温和积极、注重感情,可以充当好丈夫、好父亲的男性。当然也不能太阴柔,所以现代女性喜欢那行“穿衣显瘦,脱衣有肉”。
在对成熟的喜好上,由于女性化特征明显会显得年轻,而男性化特征显得成熟、年纪大。所以男性喜欢年轻的(或者说持续幼态)的女性,女性却喜欢成熟稳重的男性,这也是“萝莉爱大叔”的重要原因。
总的老来说,这本书非常易读,部分内容也颇为有趣,十分适合在通勤途中阅读。另外,关键的一点是这本书激起了我对于心理学的兴趣。我会在书单里加入心理学的著作。
下周计划
近两周实在伐善可陈,不过自己想明白了一些事,所以直接开启接下来的自律旅途:
主要任务:
针对主要代客产品制作内部产品手册!!!
初步开启并完成掉期产品的研究
按时完成每天的阅读计划
继续探索个人使命,并和OKR结合
继续摸索修改日志和周记,更加聚焦
新习惯养成:
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花5分钟回顾OKR和代办清单
练习快速阅读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