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向)则不若(顺),偝(背)则谩之,世人只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悬)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智)士不能明(尊),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穷”字在古汉语中并单指没有财物的意思。古代要表达一个人缺乏财物,大部分会用“贫”字,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的“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而“穷”字多有“走投无路,处境困窘”的意思,此处与“通”字相对。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说的就是阮籍坐着牛车,走到道路的尽头的时候,就会大哭一场,然后三拜而回。“穷”字还有“不得志,不能显贵”的意思,此时于“达”相对。如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荀子说:“人有以下三种行为之一,就必然会使自己陷于走投无路的困境,甚至是不得志,不能显贵的地步。”
第一种使自己“必穷”的行为: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做了领导,却不知道爱护自己的下属,而做下属的却很喜欢非议自己的领导。这种行为必然会使上级领导在某些时候陷入困窘的境地,而下属们如不能悔改,则可能终生不得志、不能显贵。
第二种使自己“必穷”行为:乡(向)则不若(顺),偝(背)则谩之。
作为下属,当着领导的面不能表现出顺从或者自谦的态度,而在背后却又去非议、诋毁自己的领导,这种人必然会陷入困窘而不得志。
第三种使自己“必穷”的行为: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悬)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智)士不能明(尊)。
一个人自己的知识浅陋、德行微薄,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又与别人相去甚远,即使这样,他依然不愿意推崇仁爱之人,不能够尊重明智之士,因此陷入困境,不能发达就是必然之事。
荀子所说的这些导致自己“三必穷”的行为,其实是一个意思:如果自己的知识浅薄,德行微陋,而又不知道虚心学习、努力修行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德行,同时又不懂得尊重别人,虚心向别人请教,这样,他内不能自我提高,外不能获得领导、仁人智士的帮助,经常陷入困窘,乃至终生不得志、不能显贵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