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盛行,让我们都热衷于将自己的生活现状摊开来放在朋友圈里,以供大家知晓,我们把这种行为叫做生活的分享。其实我们各自都知道各自的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关注,最好是发出的短时间内收获10+的赞和或羡慕或安慰的评论。我们称那些在我们的朋友圈中为我们点赞或评论的人为朋友,我以前也是这么认真地觉着:连赞都不给我,算什么朋友?
直到有一次,因为要解决一个问题,我时隔2个月才再次回归朋友圈,再次刷着朋友圈里各色的充斥着喜怒哀乐的文字和图片,我以为我会从中获得以往刷消息时候的快感,然而,并没有,甚至有点索然无味。其实,我的朋友圈,在我离开的日子里,依旧繁荣喧哗,我的离开与回来,没有在掀起一丝波澜,仿佛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是,已经不一样了。我意识到,朋友圈中的“朋友”,只是微信这个社交软件中的社交好友,仅此而已。在离开朋友圈的日子里,和死党聊天都是直接打电话,一聊就是30分钟以上。我们都笑称:和另一半都没有能这样聊的起劲。
我开始退出朋友圈,不再在朋友圈中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微信对我来说只剩下了聊天这一功能,也不再去关注朋友中的各色分享。那个时候是我退出社团不久,不用因为社团工作而在朋友圈活跃,恰好成为了我“激流勇退”出社团这个江湖的最佳时机。我开始“金盆洗手”,把刷朋友圈和忙活社团活动的时机全部扔进了图书馆。这些举动只是单纯地不想花时机和精力在朋友圈的社交中,同时也抱着试验的心态,想看看如果一个人离开了朋友圈,会发生什么呢?
试验的结果挺有趣。最初的假设是,离开朋友圈的人因为不时常出现在“朋友”的视线中,会引发那些“朋友”对其态度的改变,最可能的预测是会变得更加疏远。意想不到的是,现实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有情感羁绊的仍旧一见面就是原来的谈笑样子,点头之交仍旧偶尔点头示意。这是在和他人的关系上。在个人的身上,会发现自己安静了很多,与人交往仍旧言笑晏晏,只是一个人的时候,内心反而会格外的宁静。
后来,我的交友习惯出现了反古的迹象。和死党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我们的微信聊天记录的开始都是想要向对方分享自己最近的经历或是此刻的所想,更多的时候是没开始说几句就开始语言通话或是视频通话,文字已经无法表达我们的所想,我们总是不满足,总是嫌弃不能见到真人,然后开始暗戳戳地开始规划碰头时机。
再后来,我就几乎没有重新出现过朋友圈的这个江湖了。有效的交友活动大多都在线下,几个人聚在一起吃火锅,烧烤,然后侃大山和聆听其他人说说最近的生活,有人遇到不如意了,那个姐姐就会说:真的,遇到什么事情自己解决不了的话,就说出来,我们都是能帮就帮的,没那么多计较。遇到好事儿,就是起哄的好时候了,哈哈各种怼。
现在,和朋友的聊天记录是相互吐槽自己的工作生活,你分享最近单曲循环的歌曲或是喜爱的歌手,我分享我最近看的闲书正书,指着那本书说:这是我近期觉得最有意思的书了。
不再公开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只是单纯地觉得,在那个地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值得分享,同时也没什么人值得向其分享。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