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方法了,请问该怎么办呢?
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孔子说:你先斋戒,我再告诉你,有所用心去做事,难道容易成功吗?这么容易就成功,就不合乎自然之理了,
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颜回说:我家境贫寒,已经几个月不喝酒不吃荤了,这样可以算是斋戒吗?
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那么这是祭祀方面斋戒,不是心的斋戒,
回曰:“敢问心斋。”
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心的斋戒?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孔子说:你心志专一,不要用耳去听,要用心去听,不要用心去听,要用气去听,耳朵只能听见声音,但是心只能了解现象。至于气,则是空虚而准备回应万物的,
(一个心啊如果空虚的话,就是到一种气的状态,虚而待物代表什么?我没有一定的立场哦,我没有刻意怎么做哦,我是随顺各种情况,以不变应万变,因为我这边没有特定立场叫虚,虚才能待物,我这边是空的房间,你装什么都可以,我房间设计好了只能装这个,平时我设计个衣橱只能装衣服了)
只有在空虚状态中,道才会展现出来,
(当你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时候叫做空虚,这时候道才会展现出来,你如果心里面有各种实在的东西,有这个欲望那个欲望,好名好这个好那个,这就道不能展现了,因为道是一个整体,你要的是部分,我要这个名,我要那个利,都是一个部分,今天要做这个事明天要做那个事,你已经选择了就已经塞满了,塞满了之后就不能装道了,如果你心里面完全空虚的话什么都没有,道自然出现)
空虚状态就是心的斋戒,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有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
颜回听了之后他就说:我在不懂这个道理以前,肯定自己真的存在;懂了这个道理之后发现自己未曾存在,
(代表那是假象,你肯定自己存在,那只是自己的有形可见的身体,执着的意念的存在,现在我听老师这个道理发现自己未曾存在,因为我根本就是空的,为道及虚啊,我没有特定的什么样的条件,)
这样可以说是空虚状态吗?孔子说:非常透彻了,我告诉你,你可以进入世间的繁荣游玩,不再为虚名所动,
(这不容易哦——不再为虚名所动,——听到别人说你的名字,跟听到别人说别人的名字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不简单呐,这是不容易的,我们境界就差的很远)
意见能被接纳,你就发言,意见不被接纳,你就缄默
(这句话听起来很容易,很难做到的,通常我们一旦有意见的时候非说不可,好像是我憋不住了,开会的时候好像我的意见没被接纳我就非说几句不可,不容易啊
其实你要观察嘛,你的意见别人会不会接纳,如果别人跟你的思路是接近的,你先到那一步他还没有看到,你说出来,他会说哎!与我心有戚戚焉,他很乐意接受,他觉得是自己想出来的,这是最高明的艺术,
你如果跟别人不一样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那你非说出来不可,别人又不见得接受,就尴尬了,那你何必去说呢?因为他关系是倾斜的,要注意,人跟人的关系啊,我平常都会强调平等,譬如说:我们现在上课,我再讲:这是倾斜的,因为我先准备了,下课之后两个聊天哪有什么倾斜呢?有机会到哪一家的汤圆好吃?对不对我怎么知道?这方面我要讲的话我就很搞笑了,难道我什么说的都对吗?
我们在生活很多技能方面呢,都是不及格的,勉强活着就不错了,但是念书的话,我们稍微熟悉一点,如此而已嘛,那你跟他讲话这个人是你的长官,——倾斜的关系,当然看他信没信任你嘛,他能够接纳你再说,说的时候让他觉得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他不能接纳,你就不要说,保持缄默是不容易的,)
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
没有执着没有成见,一颗心就寄托在不得已上,这样就差不多了。
(所以不得已三个字,请大家先看解读第二点,不得已是庄子常用之语,表示在客观条件成熟时,不得不如此,就是顺应自然之意,在主观方面不但要去除成见,与去把握不得已的智慧,——就是你能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叫做条件成熟,你如果不能判断条件是否成熟,代表你人情世故懂得不够,这是需要观察需要历练的。)(认识的人占便宜的时候更难忍受,自己认识的人考试没过,好难过,考试过了更难过,这个是很奇怪的心态,人就是这样子,譬如谁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关我什么事?外国人我也不认识,如果我一个朋友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我就很难过,他怎么会得呢?他跟我程度差不多啊?考试的时候坐我隔壁啊,这个是,人心就这么脆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