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会学着身边的人用"不屑"来保护自己,遇到陌生领域的知识,摆出一副不屑的面孔。仿佛这样就为自己的无知找到了理由:这些东西不是我不懂,而是我根本看不上。到头来,可笑的面子或者自尊心保住了,那些新的知识我还是不懂。回想起来,自己那副不屑的面孔真的是世上最愚蠢丑陋的嘴脸。后来我看到我那一直抱着"打开自己"态度的老公从一个和我一样傻呵呵的小男孩长成一个成熟睿智的男人时,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落下太多了。
"self-respect'和'ego'这两个英文单词在中文里都被翻译成"自尊心"。而在我们的观念里"自尊心"当然是个好东西,没有"自尊心"等于"不自重",等于"不知廉耻",还等于很多难听的词。为了保护"自尊心"我们付出了太多,一些付出让我们进步,变成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另一些便只能让我们固步自封。在英文里"self-respect"没有太多褒贬属性,只是一个正常的名词,而"ego"则往往出现在批判性的句子里,是一个常常阻碍人们进步的东西。"ego"里掺杂着"面子",但不等同于"面子"。别人怎么看待我们对"ego"有影响,不过它更是一个内在的东西,是我们自己怎么评价自己。每个人面对新领域时都是无知的,没有什么值得笑话的,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顶不住自己内心对自己无知的不满,我们不情愿承认"优秀聪明"的自己竟也如此无知。"ego"是一种劣质的自尊,毫无意义的骄傲。
这种"不情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点,而如何应对这份"不情愿"便是人和人之间拉开差距的地方。年幼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无知,小孩子嘛,不懂正常啊。年龄越大,无知久越令我们局促不安:别人会不会轻视自己,更关键的是,自己能不能接受自己的狭隘。但年幼时的经历有限,那些人生必备的常识早晚会学到,差距没有很明显,反倒是成人以后接触到的位置领域菜能拓展生命的广度。
下一次,碰到陌生的事物时,把"ego"搁到一边,试着说"我不太了解你说的东西,可以给我解释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