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上市公司「万达院线」简称更名为「万达电影」。
根据万达院线2016年报显示,公司全年实现票房76亿元,观影人次1.84亿人次,票房和观影人次创历史新高。公司2016年市场占有 率13.6%,连续8年票房收入、观影人次、市场占有率位于全国第一。
显然,在院线收入方面,万达有着强大的市场地位和优势。
那么,已经如此强大的万达电影,到底还有什么野心?面临着怎样的市场环境?与博纳的合作以及自身的更名又体现什么用意?
一、从电影的产品流程说起
一部电影由制作到上映,各个阶段所需要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一部最终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影,很可能需要多个公司各司其职的共同合作。以不久前上映的爱情片《春娇救志明》为例,我做了一个电影制作的简易流程图:
打个不准确的比方,如果把电影看做一个商品,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上图转换为:
厂家——广告和渠道商——商场门店
在影视生产的这整个流程中,过去几年的万达虽然在院线放映段处于统治地位,但在电影的制作、发行方面则不具有优势。
二、一个在建的影视帝国
万达这个巨人明显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终端商人。但要做制作和发行谈何容易?那些电影制作公司都久经沙场了,万达如何尽快入局呢?
解决的办法就是买买买,用并购快速扩张新的领地。我们先看万达2016年至今的几项大动作:
1、2016年1月12日,万达集团宣布以不超过35亿美元现金(约230亿元人民币)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持股公司为青岛影投(被万达影视收购)。
2、5月12日,万达院线公告拟购买万达影视100%的股权,即包含被收购的传奇影业,但此次重组因为证券市场原因中止,但万达表示仍会在适当时机继续推动重组。
3、7月27日,万达院线宣布收购时光网全部股权。
4、2017年5月16日,万达院线发布公告,宣布与博纳影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电影制作投资、院线等多方面进行合作。
时光网的收购为万达完善了衍生品销售和在线购票的链条。而传奇影业是老牌电影制作公司,至此制作、发行、放映、衍生品销售的整个电影产业的链条将被打通,万达在电影行业形成了自己的生态系统。
而且此次与博纳的合作框架也包含了这样的方向。
博纳影业能为万达带来什么?首先当然是院线的合作扩张,但更重要的是双方互相投资电影制作的协议。与传奇影业较多高成本大制作不同,博纳影业在中小成本电影制作上有很多成功经验。2015年的《烈日灼心》、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今年的《乘风破浪》,都是叫好又卖座的电影。此次合作后,万达在链条上游的制作、发行又有了进一步的补充。
之前纳入传奇影业带来的不仅是一线大制作电影,同样也给万达带来了电影质量不佳,无法收回成本的风险。《魔兽》、《长城》两部高投入电影都没有带来期望的收益,这对万达的影响也很大。此次与博纳影业合作后,影视制作上的投资风险也可能得到分散。
去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冯小刚导演就曾经在微博上炮轰万达,指责万达院线减少了《潘》的排片,从院线端影响了电影的票房收入。可见《潘》的制作方华谊兄弟虽然是影视巨头,但在放映阶段则仍然受万达钳制,基本毫无办法。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万达补充上游制作、完成产业链整合的可怕之处:它将掌握旗下电影从制作到最终上映的全程,在流程上不受外部竞争的任何影响。
但掌控全局与「垄断」究竟有多少区别,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件事。
三、「万达院线」更名「万达电影」的意义
在公告里万达院线表示,目前公司已形成电影放映、电影广告传媒、电影整合营销、电影衍生品销售,线上直播平台等多元化业务板块,非票房收入占比已超过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一,公司着力打造的“电影生活生态圈”已基本形成,原有名称已不能完全体现公司业务现状。
虽然营收和票房收入每年都稳步增长,但如果只局限于卖票,或许终有一个天花板在等着万达。但院线票房之外的上游制作,甚至是电影之外的游戏、IP等天地仍是广阔的。2016年非票房收入达到34.8%,也证明了万达院线转型扩张的重点和成效。
万达电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角色?
它让我想起正在打总决赛的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最大化地减少自身的弱点和短板,全方位碾压对手,形成一种压倒性的强大。
「院线」这一局限性的词语,已经不能用来形容万达电影所处的地位了。
财经解读对我而言是一种新尝试,这里就以电影相关的万达公司来入手吧,希望大家在评论里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