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往往会越过越糟。
一个人要完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是很难的。每当我们想迈出步子,做出一些改变,有形无形的压力就压了过来。
“你都快30岁了”,“你学历又不高”,“你没有这方面工作经验”,“女孩子不用那么努力”。
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我们会质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内心的不甘和愤怒已找不到出口。
两年前,曾有一位朋友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这一代人,好像没有我们的父母那一代望子成龙心切了。”
我说:“这是因为我们这一代认为自己比我们的父母要成功。”
“你的意思是,我们这一代中,那些认为自己不成功的人仍然在望子成龙?”
“应该是这样的吧。我的感觉就是,父母越不成功,望子成龙之心越切。”
“我们这一代人,跟父母兄弟的关系,与上一代人跟父母兄弟的关系有什么不同?”这真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2.父辈的望子成龙。
恰好,那几天我正在看一篇题为《再读〈水浒〉之发现武松》的文章,里面提到武松和武大郎的关系,两者结合起来,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
上一代人,以及之前的N代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很重。这也就是说,他们多生孩子并不仅仅是因为爱孩子,还有一些功利的考量。因为有功利的考量,所以,他们对孩子的爱并不纯粹,除了通常意义上的父爱母爱之外,还多了一层“希望他能回馈我”。
这种对回馈的期待,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如“我儿是李刚”等种种“扬眉吐气”。
因为上一代人及前N代人对子女回报自己有期待,因此,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必然很强烈,这也就是为何虎爸虎妈会屡见不鲜了。
这些望子成龙的父母,更关注的不是子女能否幸福,而是子女能否给他们自己带来幸福。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人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幸福;我们的幸福需要自己去奋斗,而不是靠孩子来回馈或保障。
在《水浒传》中,武大郎跟武松兄弟俩的几段对话,很能说明这种区别。
当武松成为打虎英雄并与哥哥重逢之后,哥哥讲了这样一段话:
我怨你时,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时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这个便是怨你处。想你时,我近来取得一个老小,清河县人不怯气,都来相欺负,没人做主;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我如今在那里安不得身,只得搬来这里赁房居住:因此便是想你处。
而武松后来进东京办事临行时对哥哥武大则有这样一段嘱托:
你从来为人懦弱,我不在家,恐怕被外人来欺负。假如你每日卖十扇笼炊饼,你从明日为始,只做五扇笼出去卖;每日迟出早归,不要和人吃酒;归到家里,便下了帘子,早闭上门,省了多少是非口舌。如若有人欺负你,不要和他争执,待我回来自和他理论。
武大对武松的感情中,既有嫌弃,又有“我需要你来保护”;而武松对武大的感情,则纯粹是爱,是呵护欲。弱小者对比自己强大的人的爱,常常夹杂着依赖感;而强者对弱者的爱,则更多的是纯粹的爱,或者自我实现的需求。
3.越有本事,关系越纯粹。
你越有本事,你与别人的感情就越纯粹似乎越有出息的人,越不指望自己的父母、兄弟、亲戚能给自己的事业提供多少帮助,要么是觉得没这个必要,要么是他们的自尊心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对于这些人来说,白手起家,凭借由自己搭建起来的朋友圈相助,才会更有成就感一些。相反,那些没有出息的人,特别注重父母的“有用性”,他们喜欢“恨爹不成‘刚’”,甚至,连父母不能出钱给自己买房娶媳妇,也成了怨恨父母的理由。
与前N代人相比,我们这一代人普遍能够轻而易举地做到出门靠朋友。我们跟父母、兄弟、姐妹之间日常交往的减少,主要是因为“互助的需求”下降了。此时,我们跟父母兄弟的交往,反而更容易回归到纯粹的情感上。
人们之所以感到迷茫、困惑、焦虑,并不是因为生活太残酷,而是我们还太弱小。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如果你不肯缴械投降,你又该如何锐不可当?
人生太短,你一定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希望你能有足够的力量,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逆风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