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任应秋先生编著《五运六气》(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版)
无论司天和在泉,都有南北政的区分。南即黄道南纬,起于寿星辰宫,一直到娵訾亥宫,因而岁支的亥、子、丑、寅、卯、辰都属于南政。北即黄道北纬,起于讲娄戌宫,一直到鹑尾巳宫,因而岁支巳、午、未、申、酉、戌,都属于北政。如至真要大论云:“视岁南北,可知之矣。”犹言观察岁气(即岁支)的在南在北,其为南政,其为北政,便清楚地可以分辨了。兹列图如下,以明究竟。
子、丑、寅、卯等为天体十二宫,所谓“移光定位”,即由日光之移易所在,南北位次便随之而定。生气通天论云:“天运当以日光明”,正属此义。如日光在亥、子、丑、寅、卯、辰任何一宫,均为南政,在巳、午、未、申、酉、戌任何一宫,均为北政。人随日光之所在,而面南面北,即可命其政为南为北,即所谓“正立而待”也。如前所引六微旨大论所谓“南面而待之”,及五运行大论所谓“面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面南而命其位,言其见也。”都是同一的道理。所谓“政”,即指司天、在泉居于南纬,或居于北纬的主令。所以六元正纪大叙述三阴三阳的司天主事,一则曰:“三之气,布天政”,再则曰:“司天之政”,再则曰:“其政肃,其政切...”无一不为主令之义。
南北政的运用,据内经所云,惟用于诊切少阴脉一途,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存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
研究这段文字,应尽先明确三个问题:一、南政为阳为上,北政为阴为下。二、北政之年,司天应尺,在泉应寸;南政之年,司天应寸,在泉应尺。三、文中所谈的不应,是指少阴脉的反常而言,所以它说:“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也。”即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也。明乎此,便不难理解了。
北政之岁,尺主司天,寸主在泉。如属酉年,则少阴在泉,两寸之脉,便沉细而伏;申年厥阴在泉,右寸之脉,沉细而伏;戌年太阴在泉,左寸之脉,沉细而伏。
南政之岁,寸主司天,尺主在泉。如属子年,少阴司天,两寸之脉,沉细而伏;亥年厥阴司天,右寸之脉,沉细而伏;丑年太阴司天,左寸至脉,沉细而伏。
为什么无论北政司天,南政在泉,少阴之应均在两寸,厥阴之应均在右寸,太阴之应均在左寸呢?因按司天、在泉、三阴、三阳的顺序,一厥阴、二少阴、三太阴,是少阴居中,厥阴居少阴之右,太阴居少阴之左,居中者则应在两寸,右则应于右,左则应于左也。
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即在泉),少阴脉之应于左右寸已如上述。如果是三阴在上(即司天),少阴司天,则两尺之脉沉细而伏;厥阴司天,右尺之脉沉细而伏;太阴司天,左尺之脉沉细而伏。
南政之岁,三阴在上(即司天),少阴脉之应于左右寸已如上述。如果是三阴在下,少阴在泉,则两尺之脉沉细而伏;厥阴在泉,右尺之脉沉细而伏;太阴在泉,左尺之脉沉细而伏。
...
人之经脉,即天地之潮汐也,故三阳所在,其脉无不应者,气之盈也。三阴所在,其脉有不应者,以阴气有不及,气之虚也。然三阴之列,又惟少阴独居乎中(二阴),此又阴中之阴也,所以少阴所在为不应,盖亦天地之虚耳。--类经:运气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