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井上靖,1959年。忘了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买的这本书了,好像是有一段时间特别想看小说,在亚马逊上和一堆书一起买的。躺在书架上有些时日了,前几天随手翻了一下,结果竟不能停,连续三晚把他看完了,但写这个小段文字却写写停停地拖了好几天。
也许是凑巧吧,连续看了第二本日本人写的书。《深河》写的是一个日本人眼里的印度神性之旅。《敦煌》像是一个日本人梦游宋朝时的敦煌边塞。不得不说,作为一个外族,日本民族对他国的文化的理解和描述还是蛮到位的,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本国人对自己文化的理解,特别是精神层面上的。
《敦煌》写作的时候井上靖还没有去过敦煌,却能根据文献写出了一个这么浓厚历史色彩的小说,以至于在我看完了以后还在纳闷,这到底是小说还是史事,能编出这么引人入胜的小说的确需要良好的文学和历史功底。书中写道: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满腹经纶,却在进士考场上做了个美梦,错过了殿试(这种事情应该不可能发生吧?寒窗苦读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无颜见江东父老,在开封的大街上偶遇一位要被论块出售的西夏姑娘,异域风情,加上神奇的西夏文字布头,赵举人竟然就这么决定勇闯西夏,去领略异域文化了。想想这赵举人的四书五经也是白读了,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竟然都不要了,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接着就在西夏边陲开启了他开挂的人生,被俘当了西夏兵,如愿学习西夏文,遇见回鹘公主,定了个一年之约,把公主托付给了赵举人的上司搭档兼基友朱王礼,结果竟然忘了归期,再回首,公主已是西夏君主李元昊的人了,接着公主就自杀了,朱王礼埋下了杀李元昊的念想,得着机会,却兵变失败,退守敦煌,随手赵举人就在敦煌的千佛洞里把流传万世的佛经给保存了下来,成为后世的无价之宝。可惜,清末的一个无知王道士,稀里糊涂的,就把这万卷佛经倒腾没了,白瞎了这赵举人的心血。
书中的确有很多细节经不起仔细推敲, 按照传统文化来理解的话甚至有些不可理喻,这要是中国人写的一定会挨骂。首先这赵举人在殿试的考场上睡着就是一个大的BUG,自隋朝开科举以来应该还没有听说过这种案例吧?作者有意为之,要么是不懂中国文化,要么是另有他意。作者作为一个研究过中国历史的人,想必更多的是怀着日本民族尚武的态度在看待华夏大地上死读书的人,这一点在看完了全书后,更是肯定,作者是有意反其道而行之。
书中还有意无意地对比了西夏和大宋,你看,西夏的文字更有吸引力吧?饱受汉文化洗礼的举人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你看西夏文明也更具有魅力吧?让人说走就走,家都不要了,一下子就从一个书生切换到了侠客模式。远走边疆,不是忠君也是为爱国,就是好奇!就是任性!
好吧,吐槽归吐槽,必须得说, 这都不妨碍他成为一部有意思的作品,以至于看完后好几天晚上我都梦到大漠,也难怪会有人拿着这本书去敦煌的。有两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书里的汉人情节。朱王礼为西夏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怒发冲冠为红颜应该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吧?最主要的还是觉得自己是汉人吧?希望自己死后能用汉文立个碑,写下自己的丰功伟绩,就像他最开始收下赵举人说的那样。自认为汉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基因,这也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一直没有断档的文明。历朝历代,无论是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会在征服汉人后,反倒汉化。甚至还有一支世界上从未被同化的民族来中国后,也被汉化了,那就是犹太人,据说河南很多高鼻梁头发小卷的人就是因为有犹太人的血统。个人觉得这与汉文化的兼容并蓄有关系,汉文化是一个流动开放的文化,他能不断地吸收周边的文化,胡服骑射就是例子。 二是书中的梦游情节,看完书,我更愿意相信赵举人就是作者托的梦,是要代作者到敦煌走一走看一看的。全书中,赵举人对自己遇见的弃考,裹挟到军中,战乱,遇见回鹘公主等都像是被动的,甚至赵举人都没有丝毫的反抗。命运或者说是作者,给了他什么他就做什么,殿试不成那就不考了,当官不成那就去西夏,逃跑不成那就打仗,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像是被历史的水流推着在往前走,连动动手扑腾一下都没有,说是无力反抗吧,赵举人又还乐在其中,说是顺势而为吧,又还挺坎坷,让人唏嘘不已。也许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让历史与现实静静地流淌在时间的河里。
看完我就想,如果换成我来写,应该会像南柯一梦那样:最后,赵举人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梦中惊醒,揉揉眼,发现自己还在考场上,整理口水和衣冠,入殿面圣,满腹经纶,对答如流,高中状元,新官上任,不出几年,一方大治,人民安居乐业,赵举人却挂印而去,多年后,据说有人在西夏看到过赵举人和一个回鹘公主.......
该睡觉了,今晚回鹘公主不会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