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一个浑身上下发着臭味的古怪老女人突然霸占了你家门前的空地,你会做何感想?换做大叔估计只有崩溃的份了,而艾伦却主动让这位名叫玛格丽特的妇人在自家空地上住了15年。
古怪老太婆竟是钢琴家
玛格丽特是一位六七十岁的女士,她所有的家当只有一辆面包车。某天,她突然驱车闯进伦敦文艺中年、青年们居住的地区,然后随意停留在某人的家门前,一住就是几个月。
由于长时间没有洗澡,加上经常东一堆西一堆的收集各种垃圾,玛格丽特到哪儿都是一身臭味,这样的“邻居”自然是没人待见。大家都不希望她停在自家门前,但碍于英国人所谓的礼仪又没有办法驱赶,于是玛格丽特竟然从容地游走在各家门前。
每个做出古怪行径的人,背后都隐藏着一颗脆弱而敏感的心灵,或许是因为小时候被父母遗弃,或许是因为年青时被某位心上人残忍的拒绝,或许是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遭到了心爱人的背叛……人生的大波折才让他们做出令人匪夷所思行为,那些行为或许是拒绝再次受到伤害的自我防卫,或许是为了让被禁锢已久的心灵获得暂时的宁静。
玛格丽特又是为了什么呢?
作家艾伦对玛格丽特发生了兴趣,他决定要写她的故事。通过多方了解,艾伦得知玛格丽特曾经是名修女,在巴黎跟随钢琴大师学过音乐,还曾作为钢琴家参与BBC的大型演奏活动,出过黑胶唱片。
按理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人,不可能过得如此肮脏、潦倒。那么她选择四处流浪的生活,以及毫无礼貌等等古怪的行为是为了自我防卫还是逃离禁锢呢?
答案其实一直贯穿在整部影片之中,却又没有道个清楚明白,直到最后作者才给出了隐晦的提示。原来,修女玛格丽特年青时沉迷于音乐之中,将信仰投射进音乐,想借由音乐来代替祈祷。她内心的想法在一次告解中被神父得知,神父判定她受到了恶魔的蛊惑,让玛格丽特戒掉音乐。可是玛格丽特显然陷入太深,她始终无法过上脱离音乐的生活,最后被残忍地驱逐出教堂。
由此看来,玛格丽特四处流浪并不是为了自我防卫,而是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音乐,逃避现实,最终逃离信仰对心灵的禁锢。
接纳是为了内心补偿
艾伦住在伦敦,而他的母亲却住在乡下。按理说艾伦应该接母亲来伦敦住在一起,可他却受不了母亲的唠叨。母子俩仅维持着隔一段时间相互往来的方式。直到母亲去世,他仍然没有接母亲到伦敦养老。
对于艾伦来说,没有接母亲到身边陪伴她渡过最后的时光,是自己心中永远的痛,虽然这种痛并没能抵抗住自由自在的生活。
身为作家的艾伦为剧场工作,在剧场的独幕剧中讲述着母亲的故事。这更加剧了艾伦心中对母亲的内疚。
所以,他才愿意让玛格丽特在他家门前停留,这或许是他对自己没有为母亲养老的心理投射。他用这种方式来补偿自己内心的缺憾,从中多少获得了一些慰藉。
教育本是为了释放心灵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因此,每个人在看同一部电影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在这部电影中,大叔看到了教育对人们心灵的禁锢。
由于患病,玛格丽特终于走进了日间照料中心,将周身洗个一干二净。洗浴后的玛格丽特小心翼翼地走进了日间照料中心的休息室,这时,阳光柔和地投进宽敞的房间,光芒仿佛带着笑容迎接她的到来。她仿佛重新回到了修道院,回到了受教育过上美好生活的年轻时代。而照料中心那台钢琴,则仿佛让她回到了选择音乐还是信仰的决绝时刻。
虽然一直在抗拒恶魔的诱惑,虽然一直生活在没有音乐的环境,虽然已经时隔数十年,但当玛格丽特看到钢琴时,她仍然无法抗拒音乐的魅力。
她缓缓走近钢琴,仿佛是走近了自己的青葱岁月;她轻轻抬起琴盖,仿佛是掀起了自己青涩的脸庞;她慢慢按下琴键,仿佛回到了初次遇见音乐的那个午后……
曾几何时,“人丑就要多读书”这句名言刷爆了大叔的朋友圈。先不评判这碗鸡汤有多烂俗,多读书无疑是接受更好教育,让心灵获得释放的最好途径。然而当教育不再是为了让个人获得心灵释放,而仅仅是为了某种现实的目的之时,它不仅无法解救心灵,反而会将一颗自由的心牢牢禁锢在功利之中,让人再也无法逃离。
在大叔看来,“人丑就要多读书”更多传递的不是通过读书让人获得心灵平静,而是寄希望于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更有内涵,从而得到所谓的美获得更多的认同甚至是赞许。这无疑和玛格丽特的人生不径相同,她接受高等教育(音乐)为了更好的实现信仰反而被终身禁锢在教育(音乐)里,离最初的梦想越来越远,直到最后死去依然无法化解音乐与信仰的矛盾,无法获得心灵的平静。
同样的,“人丑就要多读书”这样功利的做法显然无法获得读书、教育带来的真正快乐,反而会让自己禁锢在他人的认同之中,甚至彻底失去了原来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显然只能让当初的人生目标离自己越来越远。
大叔一直认为这世上并没有相貌的美与丑,只有灵魂的善与恶,追寻内心的平和,获得静如止水的心灵,才是人生的本来意义。
注释:《住货车的女士》(The Lady in the Van),导演尼古拉斯·希特纳,2015年英国出品。
(请原谅大叔起了一个烂俗的标题。全文完,谢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