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拿到了日更50天的徽章。对这个徽章,我早就充满了期待,拿到时,我会心一笑,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然后开始期待100天。我相信,自己可以拿到100天、甚至365天徽章。
关于日更,我是持赞同态度的,也是积极的践行者。
之前,看到有很多人吐槽日更,总结起来,观点有二:一是写作更多是兴趣,日更将兴趣变成任务,而浇灭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任务,就像那个“做好一个拼图给你一美元”的实验一样,成功的使实验参与者对拼图失去了兴趣。二是日更难以写出好文章。因为好文章是需要酝酿,需要灵感的,日更会让人将焦点聚集在完成任务了事。
上述观点是否正确?我认为是正确的,甚至是有科学依据的。可是,却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怎么知道自己是否适用?我认为必须明确两个问题。
1.为什么要写作?
除了喜欢,还有其他答案吗?有!
比如,为了缓解压力、释放情绪而写作。研究表明,写作可以有效宣泄情绪、赶走焦虑,获得内心宁静。有一本书叫《写作疗愈》,就提出“书写即疗愈”。这让我想起我有好几年天天写日记的时光,为此积攒下一大撂日记本,一次清理房间,无意中拿出来翻看,发现里面写的全是痛苦、愤怒、纠结……现在看来,那就是疗愈。这样的写作,无需追求文法、文笔,重在“写起来就好”。
比如,为了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写作。工作以后,每年上级部门都会举行论文比赛,刚开始写论文,就是想拿奖,证明自己很能干。
写论文的过程是一个很辛苦,甚至很痛苦的过程,需要查找很多资料,将所做的事情反复总结、梳理、提炼。后来,实在不想这么辛苦,觉得自己可能没有写作的天赋,转而开始讲课,讲了几年,发现通过讲课留下的东西实在不多,并且不够系统,不容易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内心感叹,还是要写作,于是重新拾笔开始写作。
与以往为了写作而写作不同,这一次,我非常清晰:为了总结经验、提升自己而写作。
再如,为了记录而写作。余华的《活着》有一个片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除了福贵,作者也想采访一下村里的其他老人,可那些老人都傻傻地笑着摆手,有的干脆转身就走,年轻人气得怒骂:你的日子都被狗吃了吗?
这句话惊出我一身冷汗,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前的好多事儿都有些记不起来了,我真怕到我老了的时候,什么都不记得了,我害怕自己也像书里的老人们那样,回顾人生时,才发现“日子被狗吃了”。
我希望用文字记录自己的人生,这样,当我回顾人生时,才会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没有白活。
后来怀大宝了,我就有了个愿望,把大宝成长的过程用文字记录下来,将来送给她做礼物。我也看到很多这样的公众号,就是记录孩子的成长,这是为人父母独有的一份乐趣。
还有,为了沟通而写作,为了思考而写作……
不同的写作目的,需要的方式也不相同,如果是为了创作,为了总结提炼成果,当然不能天天写,因为这些类型的写作,需要大量的思考和实践;但如果为了疗愈,为了记录,完全可以天天写。
因此,我认为是否需要日更,主要看你为什么写,写什么。
2.日更带给我了什么?
自从我开始对自己写作提出要求后,我就在必须写和害怕写之间纠结,一度停止写作。
这一次重新开始写作,一是源于想通过写作,总结、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期待在事业上有一番成就;二是听了一个写作变现课,让我对写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就是你只有坚持写,你才知道你擅长写什么,你才知道自己缺什么。只有坚持写,才有可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于是,我开始注册简书,开始日更,转眼就更了50天。
在这50天里,我有完全用心的写作,也有为了日更而随便码字。每天100字,其实很简单。在写作中,我开始不断认识自己,也不断寻找自己的写作方向。
为了“今天写什么”,我开始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思考这件事是不是普遍现象,可以用我学过的什么理论来解释。
为了把文章写得更好一点,我开始搜肠刮肚,想把自己学过的知识运用起来。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很多知识,我还停留在“大脑知道”的环节,难以灵活运用,这导致我常常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我也不怪自己,写到哪儿算哪儿吧,因为我知道,这就是我现在的水平,我也知道,我终将跨跃这个水平。
这也是我喜欢简书的原因,他就是我们心中的一块自留地,你可以随心自主耕耘,也可以从一路耕耘中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
我喜欢日更,我也会继续坚持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