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呀蓝天,兰格莹莹天,赶上那个骡子一溜溜溜的烟。
一边驮高粱,一边那个盐,欢欢那个喜喜回呀么回家转。
大年初四,天蓝风暖,宜人的不像话。
我们仨(我,弟,二妹)忍不住去田地里走走,心情放松到,时不时想唱上几句。
一望无际的沃野,儿时,看着天边的远山,充满祈盼的热情,远方总是代表着无限可能与无限希望。那时的我们,都有大量的时间资本,年轻,是什么梦都有资格做的;
翻山越岭,终于见到了外面的世界,又回到这个眺望的原点,疲倦后的放松。
终于,我能以审美的心看待我的家乡,竟也不输很多游览胜地。
儿时的乡间土路,变成了石板路,当年拖拉机都不多见,现在不时有私家车疾驰而过。
夹道的树木,毫无绿色,只有光秃秃的树枝,倔强地等待春风。
渠畔上的野草,到了秋冬,成为毛绒绒软软的“地毯”。
北方的秋冬,对于绿植来说,还真是萧瑟和残酷的。
但没关系,待到春天,又是春风吹又生,一片生意盎然的新一轮。
现在田里野菜很少,几乎没有,打了除草剂的原因?
儿时寒假,挖野菜几乎是每天必修的功课,荠菜拿来包饺子、捏包子,也拿来喂羊。
一群群的小伙伴转战周边各个麦田,嘴里聊着昨晚看的电视剧情,手底下的动作也不能慢,不然,傍晚天黑时,就没法交差了。
某年的除夕下午,我和大妹发现了东陈和我们交界的麦田里,有成片成片,个头大又新鲜的荠菜,我兴奋地像捡钱,捡着手里的,还看着田里的,贪婪得到极大满足。
作为女孩子,除夕傍晚是要帮妈妈扫地(初一早上不扫地,会扫走财运),抱柴火,擀饺子皮的。忙完后,飞奔着去爷爷奶奶屋里团聚。
记得有一年,我去的比较早,大家可能都在厨房忙,爷爷屋里没人,烧炕的烟味游丝地飘在屋里,电视里播放着刘松仁主演的《春去春又回》,主题曲是:“名利如黄粱梦,情字又何曾留住谁,放手让一切走,英雄轻易不应有泪 。”这个旋律和场景,经常徘徊在我的记忆里。
渠畔,特别有荒芜感.
顺着渠畔绕到陵园。
书中的墓地多是和一些恐怖和不吉祥相关联,但我们记忆中,村里的陵园是我们的儿童乐园,几乎整个暑假都耗在这里及周边,在这样放羊。在没有墓碑的情况下,也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家族已故亲人的坟墓。
好像整个北方农村,都对陵园怀有一种豁达的亲切。
所以谈论坟地、陵园,乡亲们也都很家常,没有太多忌讳。
每年的除夕和元宵节,更是以隆重的鞭炮、灯笼,来陵园祭拜,接送故人。
或许也是一种生死的豁达吧。
我婆的墓碑,我爷的坟头已荒草丛生,我还能清晰记得他的笑容。
陵园出口处,废弃的砖瓦窑.
我见识过烧砖,师傅们把一车一车的土胚送进窑里时,我心里总觉得有点害怕,就像我一直很敬佩那些跳入深坑追求精细化作业的打墓人.也曾经在窑顶部,跟着堂弟们一起烤馒头。
孩提时代,精力真旺盛啊,冬天凌晨五点,天还是漆黑的,星星都还明亮闪烁着,我们就起床来这里烤馒头,回头想想,也算勇士。现在,大概,没什么游戏,能让我们有这么大热情了。
之后,慢慢没人用砖砌房了,都改用钢筋水泥,砖瓦窑就废弃了,成了孩子们心中假想的冒险乐园。再后来,窑也塌了,就彻底成了废坑。
砖瓦窑右侧的洼地里,一片枯枝挺立的苹果园。
回到家里,妈妈亲手包的萝卜牛肉馅儿饺子。
下午四点,我的发小过来串门,没喝酒,就是一番闲聊。时间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我们虽然在不同的地方,过着不同的生活,但重聚时,除了忆童年,竟然还有很多聊不完的话题。
当然,此处,我二妹贡献了一个大笑点:走错了家门,竟然跑去了邻居家敲门,大写的尴尬。
天色渐黑,小我七天的堂弟竟然也过来了,我们家族里长辈都很喜欢的稳当娃代表。可惜没有留影.
我爸妈很是看重,像接待来宾一样,又是备菜又是取酒,结果他没多待,可能是因为我的待客之道太严苛:不许他在客厅抽烟。
晚上八点多,大妹才一路颠簸地赶回来。
初五离家前,在三妈家聚餐。 拍了“我们”。
右下角,入镜的小丫头,是我当年怀中小baby的女儿。
抱着我的小外甥女,当年抱着她妈妈。
要启程时,三妈正在厨房忙,我去和她告别,鼻头酸酸的,有点想哭。
我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家庭,非常能体会妈妈们这一辈为大家庭欢聚付出的辛苦。
在寒风细雨中,大家庭照了一张合影。
弟弟妹妹们送我去机场,车外雨很大。 到了机场,发小发信息给我: 一路安好,下次再见,开心点,有空常回来,记得不要让我再等十年。 (我们上一个春节相聚,那时,我们快三十了; 这一个春节,我们快四十了)
登机后,心里空空的,毫无着落的空荡荡,还是忍不住哭了一小会儿。 本以为我已经成长为一位粗糙的中年妇女了,结果,和18年前出门时一样。
我很留恋在家过春节,可能是因为小时候,长辈们把春节经营的太好了,团聚、热闹,一直是我印象中春节的标配。长大后,对春节的留恋,依然是团聚.
虽然我们都快四十了,父母们也都步履蹒跚、两鬓苍苍,但回家过年的感觉,还是没太多变化.我们还是把自己宠的像孩子,还是没能像职场上那样去和亲戚们社交,只是躲起来享受我们的乐趣。
我不能猜测长辈看到我们这个样子,是欣慰还是失望.或许,他们也希望我们一个个都成熟,代替他们去社交。又或许,他们也欣慰看到,我们虽然生活各自不易,但都能有默契地回避艰辛,只享受亲情带来的亲密和慰藉。就像这几十年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依然是奔跑在田野里的野孩子。
生活虽然坎坷曲折,庆幸我们不是一无所有。 满目山河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珍惜我们身边人,面对岁月无情,彼此温情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