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常会有些“苦情”的新闻爆出,比如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老公还是变得冷漠;各路行业民工天天加班到凌晨,但仍然钱包空空加薪无望;父母为孩子辛苦赚钱呕心沥血,但亲子关系还是紧张。。
有没有想过出现这种情况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用经济学的话说就是“需求不匹配”,换句大白话说就是“你给的不是我想要的!”
常看到很多领导在工作场合喊口号要让大家“不忘初心!”因为人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常常会倾向于忘记最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女人为家庭上班买菜做饭搞家务,而另一半真正需要的是女生能够理解并尊重他正在做的事情;员工天天加班,领导真正需要的是业绩和结果;父母外出赚钱天天苦口婆心,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肯花时间了解他们的想法。
所以,如果提升到个人的价值层面,你的“价格”高低本质上取决于世界对你的“需求”大小。不要抱怨自己的收入低了或者为公司贡献了半辈子却被裁员之类的话了,真相是:这个世界没有你想的那么需要你!
就拿我自己来说,最近就因为找工作不太顺利而对这点深有感受。回到“本源”,既然今天状况已经无可改变了,那未来的世界“最需要”的是什么?越被世界需要,成就感就越大,而对个体来说,“世界”无非就是由身边那些联系最紧密的人构成的,比如亲人、领导、同事、朋友、爱人等等。被世界所需要其实就约等于被这些人所需要。
所以要提升自己的“被需要感”,我们要搞清楚的就是他们真正的需求。自己是不是那个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人?如果是,能变成他们的“必需品”吗?如果不是,那可以变成是吗?他们的需求是不是一定就要由自己来满足呢?
简单来说理清上述这些问题之后,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真正被人所需要,是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在很多时候你不能准确认知到别人想要的是什么?有时候甚至对方(像父母)有人说不清对你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如果你问他们,他们常常会回答“只要你开心幸福就好”。其次,就算你知道对方真正的需求,行动上要做到也不容易。比如你的伴侣正在创业,此时最需要的是你的理解,而你却因为对方没时间或者收入不稳定之类的原因忍不住常向他抱怨。所以要付出的实际行动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反人性”。
之所以希望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就是希望在初期选择的时候尽量避免弯路,能够真正满足世界的需求。但是,这仍然如法保证“转角遇到爱还是遇到狗”。选择最后正确与否,最后只能够依赖于亲身实践并得到真实世界的反馈。可惜的是大多数人等不到反馈出现的那一刻就放弃了。
就像马云说的那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可惜很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