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心记真实
文/情绪化的大笨蛇
第【107】篇
4.经贸和明理
当身边的室友们在领到毕业证、学位证,拍完毕业照,吃完散伙饭,开始走向各自的人生,从此天各一方,我还在为我以后工作的地点犹豫不决。
从我本人的倾向来说,我希望可以去向往的城市,譬如厦门、青岛、大连等地方工作。但这些地方均没有亲人朋友,这就意味着,我一旦选择去这些地方,首先面临的不是找工作,而是寻找一个落脚之处;
如果留在北京,面临的工作机会有很多,也有熟悉的同学可以互相照顾,而北京的环境四年下来也已经熟悉。但是,好的工作机会一般都在朝阳区或者海淀区,而为了生存考虑,势必要租住在较为偏远却更熟悉更便宜的昌平区更合适。只是这样一来,上下班的时间必然会延长,可以想见,必然需要早上六七点出门,晚上到家也七八点了;
假如回家,首先不需要考虑住宿和饮食的问题,而家人在附近,也必然可以互相照顾,工作机会可以听从家人的建议,也可以自己找寻。但是,在家工作的话,空闲的时间必然要兼顾家人的情绪,没有在外工作那么自由。
这时候,同在北京的姐姐给了我一个建议。她让我综合考虑以后的发展,假如想长期生活在北京或者去别的城市发展,就留在北京或者去中意的城市闯一闯;可如果以后还是会回家工作,那不妨一开始就回家,奠定好工作的基础,一步步往前走。
这番话瞬间让我对未来的路线豁然开朗。于是,我抛除诸般顾虑,选择了回家。
我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法学,这个专业的未来发展,不外乎是律师事务所、公检法机关、公司法务、转行这几条路而已。
一开始,我没有任何的方向,就在姐姐的介绍下,进了一家法律服务所学习。这家法律服务所,从事的是较为传统的诉讼业务,律师少,更多的是法律工作者。而我跟随的主任和法律工作者,并没有太多带人的经验,更多的是他们做什么,就让我在旁边跟随:
一个侧重于教我为人处事,希望我能够尽快地融入社会,学会“戴面具”,学会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说话,学会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圆滑、世故、心计。可这些,恰恰就与我为人处事的个性迥异,一度让我排斥、厌烦,也就更谈不上用心学习了。然而我却知道,不是有心教,这些话也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听得到;
另一个则侧重教我专业知识。我以为作为一个刚入行的人,我还是一张白纸,但她说,我现在是半张白纸,在学校学习到的法律知识已经打下了基础,目前需要做的是将它们付诸于行动,用实践来检验我的学习成果。在她身边,我看到了她自垫费用帮助当事人,也看到了她小小的身板却气势逼人直接震住了喧闹不已的争执双方,我学到了她调解的技巧,也学到了她专业法律知识的实践。
当我领到法律从业资格证书后,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在法律服务所工作,另一个是参加公务员考试。这时候的我,对律师这份工作还没有产生认同感,并不喜欢与人打交道的我,更愿意被动地接受工作,而不是主动地迎接挑战,于是,我选择了后者。
不过,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我认真准备的公务员考试,不管是国家级别的,还是省市级别的,参加过几次,要么是笔试成绩不佳,要么是笔试成绩过了,面试没有过。这让从司法考试走出没多久又连番准备公务员考试的我,身心俱疲。
此山不过,那就另寻他路。这一次,我毅然决定前往律师事务所面试。
网上海投简历,几轮面试下来,有的事务所主任直言不讳,认为我不是当地人,没有当地的资源,劝我回家乡工作;有的则微笑着留下简历,说综合考虑后再通知我;有的则是开出的薪酬条件无法达到我的预期目标。总之,自己找工作的路,并不顺利。
这时候,一直关心我工作动态的亲人们又出面了。爸爸从认识的一个朋友那里辗转得到一个面试机会,我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进行了面试,并顺利入职。巧合的是,本以为在市内工作的我,却在入职前几天接到通知,可以回家乡所在地的办公室工作。
接下来的三年,我开始了我的律师生涯:
第一年,小心翼翼地适应。初入职,从最简单也最能锻炼人的档案管理做起。在师傅的指点下,我将每一个类型的案子分门别类归档,并定下了今后存档的小规则,同时也接触到了不同案子的大概流程。接着,我开始按师傅的安排专门处理某一类型的案件,从基本的诉状、答辩状、代理词写起,到合同的审核、解答当事人的咨询、旁听诉讼、学习诉讼技巧。每一种不同类型的案件,适用的法律知识,具备的答辩或者起诉规则,虽然程序雷同,但内里却能体现出每个律师的不同水平。
第二年,得心应手地运用。这一年,我顺利拿到了实习律师证,可以正式出庭参与诉讼。而通过前面一年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对出庭的流程,法律文书的书写,出庭参与诉讼的技巧都有了自己的心得,和法官、书记员沟通方面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也初步对律师这个职业产生了认同感。已经不记得第一次开的庭是哪一个当事人的案子了,但当时出庭参与诉讼时,拿着当事人的材料手略微颤抖,回答法官的问题声音略显激动的模样还历历在目。
第三年,急于改变的离开。当一件事,重复地做,一开始投入期间的激情、新鲜感消散后,慢慢会变得熟悉、从容,但一天一天反复之后,就会开始变得麻木,会想要寻找一个新的改变,能够重新带给你最初的激情。当我在第三年,已经成为所里的老油条,对我处理的那个领域的案件达到开庭前半小时看材料,就可以顺利开庭的程度时,我开始不满足只局限在一个领域发展。虽然,在这一年,我拿到了驾驶证,开始为政府、医院、公司提供法律服务,也开始接触其他不同类型的案件,但这些事情也基本没有脱离传统法律业务的大方向,没有对生活产生太大的改变,时间久了,我的内心深处有时候还是会感到一种厌倦。
这一次,我选择了离开,而且不光是离开了律所,还离开了家乡。
你问我有没有后悔过?有的。离开了工作三年,同事、环境、工作范围都熟悉的所谓的舒适圈,自然会怀念,也会在现状没期望中那么顺利时产生后悔的情绪。
但是,不走出来,不经历更多的风景,你怎么知道你做出的选择不是正确的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