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本书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作者李笑来引述自己职业中遇到的事例,与你探讨:
为什么你总是说“我的时间不够用”
为什么你砍柴而不肯磨刀?
都是平凡人,为什么若干年后彼此已成天壤之别?
时间这条船,为什么只送心智成熟的人去往梦想的彼岸?
这是一本帮助你走向独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
写在前面: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说,一本书好与不好,要建立在他自己本身,也就是他对“好与不好”的界定,我相信再经典的文学也会有人批判的,但是这其实不影响你自己的判断,如果你不随波逐流的话。就像是李笑来这本书,有人说他是一本广义的成功学,有人说他是启发心智的好书,这些议论不影响我对它的判断。 这本书发给我巨大的启发,与其说是书评,更多的是我个人的体会,希望借作者的指点,抒发我所感所悟。
这貌似是一本时间管理的书,实际上是讲述如何开启心智,关于心智这个说法,比较笼统,跟我们常说的做人的“格局”二字一样,似乎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又无法准确地描述出来。
百度百科里面介绍的心智跟作者解释的是一样的:“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
也就是说,你对一件事物产生反应后做出的行为,是你心智的表现形式。
书中对于“心智”一说展开了很多描述,让这个笼统的定义有了方方面面的举证,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便分享一二。
“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愣了一下,深表同感。我想作者指的是大方向的目标,制定大目标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这个社会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现在所能规划到的在几十年之后的事情,有可能在那个时候已经不具备有可行性了。那我们可不可以抱着对未知的敬畏之心,不断学习塑造,只是为了在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性。
李笑来大学学财会的,毕业之后做销售,他当初为出国而学英语,通过考试但无奈没有得到奖学金,没钱可以留学,就干脆留在国内,教别人如何学托福,后来就成为了新东方的教师,而现在,他是若干创业公司的创业合伙人。他一开始的目标带来了另外一种结果,但好像,无论做什么,他都是出类拔萃的。所谓机缘巧合,都是他自身深入思考、不断学习的成果。
我们常说的计划、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种种,所有的一切还是得基于自己本身。千万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学历不够或者时间不够,就放弃去学习,为什么李笑来没有像其他新东方老师一样名校毕业,但是却可以同他们一样优秀。你说李笑来大学毕业的时候有大目标吗,一开始就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了长达五年十年的规划吗,好像并没有,那么可不可以理解成功还有另外一种途径,那就是不断学习。
学习,这是前提条件。
想起上学的时候,老师最喜欢让我们写的作文题目就是“你的梦想”,我小学的梦想是当作家和主持人,初中的梦想是当职场白领,小学和初中的梦想是基于看到这个职业美好的一面,反正想什么都不会错,就算长大后没有实现也没有关系,因为那个时候还小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心智尚未成熟,所以可以无所忌惮地做白日梦。
到高中的时候就比较基于现实了,梦想是考上一所满意的大学,再往后的就想不到了。不知道是不是梦想这个话题永远不过时,大学实训的时候,老师竟然还问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那一刻内心很抗拒也很嫌弃这个话题,因为——我突然,好像没有了梦想一样。
现在想来,那时候所谓的没有梦想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可能就是对社会了解不多,没有对未来抱有多大的期望,内心也不渴望任何东西,想着反正自己不会太差,就走一步看一步吧;第二个可能是因为大学的教育让我变得更加懒散,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不学习不读书,灵魂就很饿,也不会去思考自己的真正想要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我在看《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时候,有一个段落是讲述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的:
朱先生曾检讨自己年轻时,由于没能权衡好轻重,以至于花了很多功夫读了一些不值得读的书,写了一些不值得写的文章,也做了一些不值得尝试的事,感到懊悔不已。他说,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这段话看的我浑身不舒服。我在想,朱先生曾检讨自己年轻时花了很多功夫读了一些不值得读的书,写了一些不值得写的文章,朱先生是否真的懊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读书写字本身不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为何需要检讨?朱先生最后成为美学家,那是否也跟他当初做了所谓的错误的选择有关呢。如果朱先生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做美学家,那他就不会去学习、去读这么多所谓没用的书了吧?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目标确实是要基于价值意识的,但很多人的价值意识也是从他的不断学习和经历中得出的,我相信极少数的人一开始就知道“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这个问题,这样的要求未免太严苛了,就像梦想这个话题一样,因为当时我多不愿意学习,匮乏了灵魂,没有独立的价值意识,所以才不知所措,不知道要做什么。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没有大目标(即梦想)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学习,不重视自己。学习使人明智,亦能够开发心智,世界是变幻莫测的,但是万变不离其综,所以与其自暴自弃,不如抓紧自己。
“坚持行动”
和你们的想法一样,觉得这两个词已经被嚼烂了,就好像是在羊皮卷和成功学上才会频频出现的字眼。但是作者的书,让我很想诠释这两个个词。
坚持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
李笑来发现了,他父亲学任何东西的时候都可以做到在并不废寝也不忘食的情况下,把所有时间用来学习;钟道隆先生为了学英语,坚持每天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晚上开会晚了也要补上;俞敏洪是个做他想做的事的时候超常用功的人,为了做好新东方,要提前一年安排下一年的时间表;他的outlook日程表打印出来要每天一页纸,并且满满的;而李阳,他的漂亮发音并不仅仅来自于天分或者是所谓的“疯狂”,而是,他“疯狂”了许多许多年。
坚持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但好像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和冲动了,很多人都在盲目地追求效率,买了一大堆书交了一年健身年费,到最后发现发现隔了一年,书还是很新,健身会所也没有去过几次,然后会找这个理由来安慰自己:我真的太忙了,这不是我的爱好。
有人喜欢强调方法,但是比起坚持,方法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更相信很多人滞留在了坚持这一条道路上。李笑来的父亲、钟道隆、俞敏洪和李阳,他们学习的方法都是不同的,但结果都是相同的。那些学生经常会问李笑来老师,这个方法管用吗?他们一直在提出这样的疑问,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怕错误的方法影响自己学习的进度,又渴望寻求一种可以更快达到目标的方法。那么,李笑来的意思是——去做就是了。
很多事情都要在实践中总结出答案来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开始去做,就不配有那么多的疑问。你可以反复修订方法,可以另辟蹊径,可以没有任何技巧,但是,你一定要坚持,坚持了再不济也是大器晚成,而不坚持,用了那么多新花样也是没用的。
其实,是行动。书中提到一个我们生活中普遍的例子:为什么在我们的学生期间,有那么一两个人每天刻苦学习,上课努力听讲,认真做笔记,结果成绩就是考得不好呢?为什么有人在职场上兢兢业业,但是好像一直都不见有晋升的时候?为什么有一些很早辍学踏入社会的人,现在发展得很好呢?
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不但有遗忘痛苦的能力,还有逃避困难的能力。每天刻苦学习的人只做简单的题,遇到难题也不去消化,职场上有的人不愿意接受挑战,但求安稳所以止步不前,而那些早早辍学的人因为选择不多,只能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底,杀出一片前途来。
逃避困难是导致效率低下的真正原因,于我而言这就是拖延。
效率低下跟拖延有什么关系呢?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更喜欢先那些对于我们来说比较简单并且喜欢做的事情,而去逃避那些相对比较困难和讨厌的事情,然后简单的事情容易地被解决了,而困难的事情却一直拖着积累着,所以才会造成看起来你好像很努力的假象。
解决拖延要从观念和行动上双管齐下。如果是自己不那么喜欢做的但是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就是马上才去行动,不要逃避,不然就改变自己的思维观念,去欣然接受这一件事情。
比如你刚吃饱饭,但是到了该洗碗的时候,你觉得很疲惫不情愿去洗,就一直拖延,从行动上来说,这个时候应该立马跑去洗碗,再来舒舒服服地休息,因为洗完之后发现其实这也没什么,反而拖延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不安;从观念上来说,你更应该马上去洗碗,因为洗完你你可以去做其他事情了,可以选择追剧或者好好休息,也就不会陷在拖延的愧疚感中了。其他,同理。
所以,遇到困难的事情的时候,要么马上去解决掉,要么改变自己的观念,把困难的事情当做一种挑战,征服它,满足自己的荣誉感。
记录时间
最后,是这本书的主题,也就是关于“记录时间”一说,李笑来老师建议我们利用“事件—时间”的方式来记录每天的时间,看看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什么地方,这样更容易管理时间。
在同是新东方教师艾力的《你一年的8760个小时》的书中中也有看到这个方法,他推崇的是34枚金币管理法,大概就是把一天除了睡眠剩下17个钟头,以每半个钟头为单位来记录时间,这样子就分成34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枚金币,如果你把握得好,就得到了相应的金币。
我当时并没有重视,觉得过于繁琐,但是现在想来,如果记录时间不能帮我们更好地管理时间的话,那为什么连李敖、柳比歇夫这些大师都同样去追崇呢?这么多位名师都有使用的一种高效利用时间的做法,肯定有它的好处,那么试试也无妨。那就从《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真正启发开始,去记录时间,关于成效,我现在没资格说,那就待日后再将成果呈现给大家吧。
这本书,带给我的启发远不止这些,我只是摘录其中一二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好的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在阅读中思考百态,逐渐完善心智,价值体系同样需要从学习中得出,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样在路上。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大师,成为大师的前提就是不断学习、行动并且持之以恒。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