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原创
江淮之间,自6月2日起,先是连续东边日出西边雨。10日以后干脆连续阴起脸来,挂上雨帘。连续强降雨,河里洪水波涛翻滚,不说塘塥,小中型水库也进入泄洪防汛主阶段。这比2017年提前了正好15天。这个雨水好似要把2019年少降的雨水补起来。源潭镇红旗水库于6月15日傍晚7点迎来了第一次洪峰,大花桥段,河道里生长了几年小树统统被冲压,洪水退去,河边尽是捞鱼人。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集中时段的景象之一。
1.何为梅雨
梅雨在家乡又称“霉雨”。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阴雨连绵,雨量集中,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天气燥,器物易于发霉,故亦称“霉雨”。
这段时间室内地面潮湿“出汗”,走路都要小心摔倒;卫生间厨房墙砖像无数条白色蚯蚓往下爬,这是梅雨季节特有迹象。
那么,每年又是自什么时期进入霉雨季节呢?
2.入霉、出霉起始结束如何界定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跨度大,但物候天气相对接近。
按照现代科学界定入梅、出梅说法如下:
①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②出梅:反之,连续5天姘居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按照中国古典历法总览又是一种说法,《象吉通书》载:
①定霉雨,江南三月(农历)为迎霉雨,五月为送霉雨。②埤雅云:闽人以立夏后建庚日入霉,芒种后蓬壬日出霉。得雨及宜耕。③祥枢云:芒种后逢丙入,小暑后逢未出,亦曰霉。④碎金云:芒种后壬日入,夏至后逢庚日出,亦曰霉天。按:芒种逢丙之说,近是其时,雨班衣之验。
后面几款定入、出霉的说法范围更广,是中华古人类智慧的结晶。在现代新编的“皇历”页面,仍可查寻到“丙入,未出”的记录。
3.奇特的梅雨记录
据《潜山县志》1993版记载:
①最长的梅雨年份是1983年,达55天;最短的梅雨年份是1961年,仅为8天。
②最早入梅日是1977年5月18日;最迟入梅日是1963年7月3日。
③最早出梅日是1961年6月15日;最迟出梅日是1980年7月22日。
④1965年为空梅年。而1970年、1977年、1982年这三年先后出现两次梅雨期。
以上四条是安庆潜山的历史记录,周边地区大同小异。
而在梅雨季节的时段,大江南北又逢梅子黄熟,故又称“梅雨”或“黄梅雨。这就是中华民族博厚的文化。
那么又是什么树上结出了梅子呢?
4.梅子
梅子是梅花树上结的果实。梅花,又名春梅、红梅。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高可达5一6米。
安徽天元塑业公司十几亩面积的梅园内,有红梅花 、白梅花,每到2月上旬这里红如霞白如雪。繁花落尽绿叶绽开枝头。5日中旬青梅把枝条坠拖到地面,远远望去绿亮的青梅,酸得口水流下三尺长。“望梅止渴”中的梅即是红梅花、白梅花树上所结的果子。本地梅子至6月10日已尽数落地,因为本地进入梅雨季节多天了。
说到梅子,人们很容易把梅花与蜡梅混为一谈。其实二者之间区别很大。
5.蜡梅
蜡梅别名:金梅、腊梅、蜡花、黄梅花。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
同样天元塑业公司梅林内蜡梅占了一半,虽然丛生,但也有6米多高。蜡梅于11月尾初花,极耐严寒,香气更馥郁,花期有2个多月。果实6月末已经成熟,但少有人吃。
6.梅花与蜡梅区别
①花期颜色不同。蜡梅开黄花,花始11月末;梅花开有红色、白色花,花始1月末。
②科属不同。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梅花为啬薇科李属。
③叶着生方式不同。蜡梅叶对生;梅花叶互生。
④果实不同。梅花树结的果实叫梅子,形似李子,比李子个头小,硬核,成熟后有酸甜味道,果肉可做果脯;蜡梅树结的果实长棱形,内中有3到5粒猪腰形的种子,只有果皮,无果肉。二者都可播种育苗。
⑤树型及木质不同。梅花为乔木多分枝;蜡梅多为从生,弯枝多。红梅花木质部分呈红色,白梅花和蜡梅木质部分呈现黄白色。
7.霉天话农事呱风俗
①梅豇豆。霉天雨水足气温高,这个季节的豇豆疯长,又叫梅豇豆。
②梅稗子。稻田里头一年脱落的稗子种,得到了合适的环境也疯长,这就是梅稗子,它吸收养料,农民在这个季节里耘草需及时拔除。
③霉干菜。三月老芥菜切段用盐稍为腌制晒干的菜叫霉干菜(另一种叫法为盐菜)。在没有冰箱的年代,用霉干菜收藏腊肉,可使肉保持干燥不上霉。霉干菜吸收腊肉油质香味,也是人间美味。
④晒霉。木质器俱经长期多湿,或有上霉现象,霉天结束,大家抬出衣柜曝晒衣柜和衣物。为了防蛀防潮,家中有宗谱的人家,搬出谱箱,翻晒宗谱已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