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没学过,我不懂”、“这个我从来没接触过,估计做不了吧”、“这个太难了,我肯定不行”。当你帮自己贴上标签的时候,你基本就真的不行了。即使你去尝试,失败的概率也会很大。
一般不自信可以分为两种:
1.想去尝试,但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跨出这一步。
这类人其实可以慢慢引导、鼓励,告诉他们即使失败也无所谓。失败仅仅只是告诉你这个方法行不通,有时候只要再努力一点点就成功了。
2.连尝试的想法都没有,直接否定自己。
这类人平时很容易悲观地看问题,而且根本没想过要改变自己,不给自己尝试的机会。一方面真的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懒、怂,习惯了放弃,甚至会觉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对他们来说成功概率很低的事情就是在浪费时间。
我讨厌那种自己不自信、没能力却还泼别人冷水的人
他们最爱说:“这么难的事情估计没人会做。”、“得了吧,就你的这水平还想做这事?!”也许别人想去尝试,结果被这样一说就犹豫、放弃了。即使没有放弃,心里多少也会多一层疑虑,这样会减少他们成功率。
比起上面这类人,我更讨厌打击孩子自信心的人
他们常说:“别动,你不会的!”、“你就不是这块料,做了也白做。”、“我最了解你了,你怎么可能做得到!”这是在用你狭隘的想法在阻碍孩子的发展,遏制他们的想象力,并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最怕这话是从父母和老师的嘴里说出来,因为你们身份特殊,所以带来的杀伤力大。为什么会有很多不自信的人?因为他们从小被你们泼冷水、打击,自信的种子早就死了。
但偏偏他们还需要孩子拿出自信,特别是在众人面前,需要孩子为自己长面子的时候会说:“这孩子就是害羞,不上台面,一点自信也没有。”、“这孩子没用,让他干什么都不敢,想当初我小时候什么都敢做…”明明是他们打击了孩子的信心,现在不仅不鼓励,还雪上加霜地批评他们,孩子多可怜。
这就和心理暗示一样,孩子们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行,慢慢变得越来越不敢尝试,如果没人引导他们,那么长大后就成了文章开头不自信的人。
心理暗示其实就是信念的力量,这种力量很强大。如果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就根本不会想到“失败”两字,他们会去寻找成功的路径,即使失败也没关系,因为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可以尝试,总有一种办法可以成功。
比如奥运会上的选手,有的人平时没有那么优秀,但临场发挥特别好。也许是那一刻他们坚信自己可以,平时的努力加上信念的力量,于是整个气场就变得很强大,类似小宇宙爆发,一不小心得了金牌、还破了历史记录。
所以你想要成功,首先得相信自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