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不得不做;
很多事情想做但从未去做;
很多事情做了但坚持不下来;
总感觉自己很忙碌,但想不起来到底干了什么;
大量的时间被他人占用,剩下的时间被自己浪费;
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缺乏锻炼,没空学习,做事效率低,生活不规律;
一堆臭毛病想改改不掉,别人身上的好习惯想学学不到。。。。。。
你是不是已经躺枪?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推荐的这本书或许对你会有所帮助,书名就是《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这是一本含有满满干货的书籍,里面没有大谈特谈油的发腻的鸡汤,而是实实在在的教你节省时间的方式方法,是教你真正的点石成金术。书中作者介绍了许多浅显且行之有效的促进自己节约时间、养成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如将时间按段划分而不是利用时间表,一旦制定了时间表,很难做到按部就班的按照时间表进行,因为经常有线性变化的事情发生,不可能完全按照时间表的计划去进行,并且打乱自己计划的事情发生时,容易造成扰乱心情,产生挫败感。
其中一个理念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做一件事情前要把每个步骤分解开来,并且制定每个步骤的完成时间,这样的细分下去的话就会按照制定的时间进行,增加紧迫感和约束感,整个事情完成的时间大大减少,节约出的时间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或者休息,对效率低下和有拖延症的人群十分有效。
我以前也有早起跑步的习惯,坚持了一年,但后来懈怠了,现在也有打算早起的念头,可是经常失败告终,因为早上从床上分离开来是在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早上的时光十分美妙,利用好早上的时间可以收获很多,无论锻炼、看书、写作或者其他,早起的妙处都是显而易见且为众人所熟知的,然而真正做到的人却少之又少,为何?在这个鸡汤横行的年代,大家不乏动力,缺乏的确实行之有效的早起方式方法。作者在这块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首先,明确第二天早起要做的事情,这样目的性和动力性就比较强;其次,设置wake和up双闹钟法,第一个是叫醒自己的闹钟,第二个是音量巨大的闹钟,这样逼迫自己在第二个闹钟响起之前就必须起床,否则将影响到家人,这是多么“可恶”且有效的方法啊;最后,循序渐进,每天提早一点点,慢慢这早起的习惯就养成了。
寻找和利用碎片时间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但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高效的做事情,节约出来的时间才是最最关键的,所以作者建议在安排做一件事情时要明确六个因素:时间、地点、物品、环境、他人和身心状态。针对不同性质的事情内容,与六大因素进行匹配,比如写材料,你需要全身心的在一个头脑清醒时间、整洁有序的地方、有所需要的材料物品、无人打扰安静的环境,六大因素都匹配的情况下,一个材料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且质量较高,试想在一个嘈杂混乱,时不时有人来打扰且自己身心状态完全不在的情况下,一个材料是很难完成,即便是勉强完成,其质量也是令人担忧的。
碎片时间利用起来,做事情的时间节约出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就要把这些多出来的时间做到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每天抽出2小时时间进行阅读、进修、思考或者参加有意义的演讲、讨论,你就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事情想起但又忘记;自己的梦想明明很清晰,但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模糊不清;奇思妙想往往很棒,但是一觉过后就忘记的一干二净,所以本书中作者也给出了非常好的建议。把事情记下了,不能仅靠大脑记忆,尤其是在念头产生之后的第一时间把它们记下来,并建立碎片清单,然后就像打游戏一样,根据轻重缓急一个一个的将他们消灭掉,你会发现好多计划了很久或有了很久想法但都没有付诸实施的事情,慢慢的都被你完成了。
作者在本书中最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打卡制度。如早起,早起一次不算什么,坚持早起的习惯才是关键的,为什么有的人却没有坚持下来,因为缺少监督和成就感,但是打卡制度给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建立一个日历表,早起就打卡,一周下来,看看自己打卡的次数,几个星期进行对比,当你看到每周打卡的次数越来越多时,慢慢成就感就会促使你继续坚持下去,无需其他人监督,自己就能将自己一个习惯进行监督,并逐渐养成。早起是这样,其他的习惯亦然,都可以通过打卡的方式激励自己。(最好不要使用打叉的方式记录没有完成的次数,因为叉容易给人挫败感。)
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并不随着我们的意志变快或变慢,所以时间管理的真正意义在于管理我们的精力。《哪有没时间这回事》一书,通过一张纸的清单,把碎片化的工作、生活的时间流逝固定住,变得有章法,有目标,有意义。同时不会让自己毫无头绪、章法,从而陷入各种因为没有管理好时间而带来的窘境中。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成为我们内心想要成为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