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译文: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和颜悦色,声音必须柔和。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铸成大错。
1、
古语云“天下无不是之父母”,那么父母有过怎么办?《弟子规》里说应该和颜悦色地劝谏。和颜悦色,还是前文里说的“色难”的意思。
在这里规劝父母用了“谏”字,“谏”字的本义是向帝王陈述各种可能的选择并提出其中最佳者,延伸为在帝王做出错误选择时直言规劝。古时候讲究等级观念,“三纲五常”里说父为子纲,所以用“谏”字。但是这个等级观念对古代社会来说,有利于加强宗族观念,增强家族的凝聚力,有过积极意义。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这是糟粕,因为他把人划成了不平等的阶层。
子女规劝父母的错误,需要号哭泣随,还要忍受鞭挞,这不是不分对错吗?而且对改过也无济于事啊!更重要的是这是不平等的观念。前文讲孔子说子女尽孝不能使“犬马养”,要尊敬父母。同理,父母养育子女也不是养小猫小狗或养牲口,需要尊重子女,平等对待。即便子女是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也要尊重和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有自由、平等的概念,希望为人父母者能正确对待,警醒自己。
从伦理上说,父母比子女至少年长20余年,各方面社会经历应该更为丰富,应该理解、尊重子女的规劝,即便认识不到自己有错误,决不能不理子女的哭泣甚至于鞭挞子女,这不但违背社会主义道德,更违背现行法律。
2、
那么,父母有错误不听子女的规劝,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说要委婉地劝说父母,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这个态度,对生活琐事来说,未尝不可,但对大是大非问题绝不能如此含糊。难道说看到父母要去违法犯罪、杀人放火也要并不违抗,不予制止吗?这不是陷父母于不义吗?
2015年5月的时候有一件事曾引起网友热议,一位女儿举报爸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打电话,这个23岁的姑娘对打电话对交警说“我要举报,我爸爸总在高速上开车时接电话,家里人多次劝说无果,所以我被逼无奈只有跟你们说了。
这件事情还被列为当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并在社会上的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大多数的人都是支持女儿的。
高速公路上开车接打电话,虽然是很多人常常犯的错误,但并不是一件小事,稍有不慎就会害人害己、悔之晚矣。女儿在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采取了举报的方法。这个一般来说不符合中国人的心理预期,常言说“子不言父过”。但是这个办法最终起到了作用,父亲终于引起了重视,和女儿沟通后相互理解,并改掉了错误习惯。
海天君的浅见:对父母的过错,如果是琐事小节,规劝不听,不妨包容。如果是大是大非,要进一步设法规劝直至解决问题。对不紧急的事情,可以请家中祖辈、父母领导、社会名流等合适的人进行规劝。如果事出紧急,不得已还要采取强力或法律措施迅速制止,以免铸成大错。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译文:父母亲生病时,子女应当尽心尽力的照顾,先尝药性,一旦病情沉重时,更要昼夜服侍,不可以随便离开。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期间要常常追思、感怀父母教养的恩德,自己的生活起居必须调整改变,不能贪图享受,应该戒绝酒肉。办理父母亲的丧事要哀戚合乎礼节,不可草率马虎,也不可以铺张浪费,祭拜时应诚心诚意,对待已经去世的父母,要如同生前一样恭敬。
1、
孔子讲孝说的“色难”,往往是在“昼夜侍、不离床”的时候。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有的人即便能认真的赡养、伺候卧床的父母,也往往做不到一直和颜悦色。
其实,床前尽孝也是一种福气,很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多少人,因为父母走的突然没能床前尽孝而伤心自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对在世的子女很大的伤痛。越是父母走的突然,往往子女在葬礼上哀哭得越痛,这是真情流露,不是装腔作势。
2、
古礼父母去世子女有守孝三年的礼制,还要变居处、绝酒肉、禁娱乐。现代很多人认为这是封建糟粕,这是肤浅的认识。
人除了物质欲望,还有精神上的需求。除了追求快乐,还有哀伤的需要,既高唱“俱怀逸兴壮思飞”,又低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有喜、怒、哀、惧、爱、恶、欲等种种情感。
在高兴快乐时,我们会去歌厅舞厅、去喝酒助兴,在忧伤时,自然也会落寞独处、谢绝娱乐。守孝之礼,只不过是我们借以抒发哀伤之感的氛围选择,你不可能去德云社剧场里吊祭先人哭泣流泪吧?
这些礼制,随着时代的变化会有演变,去除一些不合时代需求的,守孝三年已经没有必要,但是必要的祭祀形式还是需要而且必要的。国家公祭,也会做一些禁止娱乐的规定。
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海天君当地的守孝风俗已经十分简单了,一般都会首先“烧七纸”,七天烧一次,烧七次。其次过年不贴春联,不串门拜年走亲戚,不放鞭炮。再有就是一年在清明、十月初一、忌日三次的扫墓祭奠了。这也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
3、
孔子对孝的解释中“无违”的具体意思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葬之以礼,在现代来说不是要你必须要多大的排场,什么烟什么酒什么棺木什么花圈,而是要量力而行,符合自己的实际,也符合周边社会环境的实际。
祭之以礼,就是要诚。“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祭祀的时候,仿佛面对父母,重温往日亲情,对自己的情感是很好的宣泄抒发,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心里没有追思父母的诚意,那不如不去。
科技发展到今天,神仙鬼怪大家都知道不存在。祭祀父母,其实是为了自己心安,为自己好,没有诚意的敷衍祭祀,还是不去的好,不然免不了将来对自己的精神、性格的割裂有不好的影响。
敬请关注下文。
上一篇 ←----孝有三层境界
下一篇 ←----兄弟争死和骨肉相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