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6月10日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五百二十七天。
【我们心中都有一座江城】: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这是我真切的人生体会。18岁时我囫囵吞枣地看了大半部分的《江城》,几乎没有什么认识,如今我又重读它,感受颇深。正应了昨日写的文章,有些知识与见识,即使在十年前送至我手边,也无济于事。
何伟的中国三部曲中,《江城》是最成功的一部,它长期占据西方的畅销书榜,也被一些广告家称为“如果只读一本书去了解中国,就读《江城》。”江城是指如今的重庆市陪陵区,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陪陵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当时何伟作为中美友好志愿者,和另一位美国人派遣到当地师专做了一段时期的老师。《江城》的故事,就是他在这座小城的所看所感。何伟带来的观察角度不只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志愿者所看所思,他更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西方文化精英。
他的本科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则在牛津,他不仅自带着世界名校的光环,更因为他一直在为《纽约客》《国家地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撰稿,他更是来自世界中心的资深观察者与记录者。
他来到中国西部小城陪陵,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戏剧效果,不恰当的比喻是这样的,马葛尔尼来到大清。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这里相会。
我们都知道,90年代的中国西部是什么模样,我的家乡乐山与陪陵一样都可称为江城,因为都在江边,被江水润泽着,更强烈的相同之处在于,巴蜀文化的巴国首都是陪陵,蜀国国都则在乐山。这两座城市都有深厚的中国历史,也深陷在全球经济与文化浪潮的大后方。
因此,我更能想象出何伟笔下的江城有何细微的特征。
我们从《江城》开始讲起,何伟笔下描绘的江城,第一件事是从一次有中国特色政治意味的学校大会开始。陪陵师专的学生徒步走到延安重温红色革命精神,归来之时,校方请领导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恰好这时何伟与同事来到江城任教,于是两次活动合二为一。你可以体会到何伟记录的新奇,这两个身穿体桖配凉鞋的外国友人,夹杂在一群严肃着装的领导与校方之间,眼前还有一群盛装打扮的学生表演者。这种有浓烈错位韵味的画面,在《江城》中反复出现。
何伟感受最深的是,这个城市,包括这所大学,有一种浓烈的政治情节,仿佛每个稍微有一些权力的人,都在政治氛围中不自觉的演出。副校长的演讲,语调起伏明显,手势一直变化,口中的政治词汇丰富。
而这一群学生呢?何伟认为他们在当时都是中国最先进的年轻精英,这群人身上有中国的未来。何伟笔下的学生们,有一种浓的化不可的集体主义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