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1日,在闷热潮湿的广州,微信历史性意义地横空出世,随着第一只蝴蝶扇动翅膀,短短八年时间内,微信掀起了移动端社交的风暴,彻彻底底颠覆了中国人的移动社交生态与模式。
微信里“朋友圈”功能的存在,更是在最开始击中了很多长期闭塞自我,缺乏与人广泛沟通交流,未满足自我表达欲望的人内心对社交的渴望和得到自我宣泄与认同的痛点。
从最开始的朋友圈里每一个“小红点”亮起时人们的兴奋,朋友圈好友之间亲密、热情的疯狂互动到现在朋友圈里对他人视而不见,他人对自己视而不见的冷漠相对。
种种迹象都在向我们表明,如今,很多人正在”逃离“朋友圈这样冷清与尴尬的环境。微信的蝴蝶效应泛滥了八年后,开始莫名地冷淡起来。
全球一家知名调研机构凯度曾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称,移动社交媒体的狂热潮流正在快速退却,人们从在社交软件上花的时间比重与精力正在逐渐变少。在调查研究的中国网民部分人群中的结果特征显示,很多中国人都认为社交媒体的过于发达甚至饱和的状态让他们的生活质量下滑严重。
在社交媒体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的程度和热度很浅,认识、交往新朋友的途径很窄,人们大都喜欢闹市那种繁华、热闹的氛围,涌在人群中,与千万个人擦肩,来掩盖内心的社交孤独。
而现在,社交媒体的空前发达,社交工具的多元化,社交方式的便利,让很多人都找到了可以宣泄内心,表达自我,与世界产生更多联系的平台与机会,新鲜感、便利感、新模式最初绝佳的体验感,让人们头脑一时发热,欲罢不能。
随着时间车轮的滚转,当人们渐渐被无穷无尽的社交内容、信息、联系人层层包围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去分辨、处理这些关系。
当这些元素过于饱和,就容易让人产生厌倦,并难免深受其扰。
如果说QQ开启了社交媒体启蒙时代,那么微信便是全面展开这种社交媒体发展模式,并把社交媒体的发展推至了顶峰。
只是,人们从社交媒体中得到的体验感、参与感的好奇式热情渐渐抽离出来,更加倾向注重现实的生活质量了。
微信朋友圈经过多年的沉淀,人们在朋友圈里更新动态的形式与模式变得通俗化,刻板化。
广告
查看详情
朋友圈里呈现的元素与现象,大都是经过精雕细琢的。
旅途里随处都会遇见美丽的风景,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精挑细选几张经过加工处理的照片,再配上走心的文字,发表在朋友圈里;学习、工作加班到深夜时,拖着疲倦的身体,自己给自己打上鸡血,往朋友圈里发出寥寥数语的人生感叹;与朋友、同事、同学等相聚美食盛宴,享用美食的同时,将美食照片集锦成册,刊登在九宫格的拥挤空间里,往朋友圈里推送.....
朋友圈的虚拟的热闹环境与虚拟程度的自我满足,终将让我们厌倦。
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作者提到,尽管社交媒体给我们提供一个满足自我表达欲望和完美装饰自己生活的优良场所。
在这些社交软件的帮助下,人们很多的缺陷、失败、不足、弱点都能一一过滤掉,变成华丽装饰后的展示成品。
但这种虚拟而自我欺骗的方式,在长期时间的打磨下,会让人渐渐丧失在消极环境里积极正视自己的能力,其实不逃避,不隐藏,不排斥,勇敢、大方、积极面对自己和处理自己境况的能力很重要。
那样的能力会让我们过得更充实,更自信,但显然沉浸在社交网络里让我们渐渐丧失这种能力,最终虚浮的生活状态会让我们幡然醒悟的。
毕竟与你真正亲密、交好的朋友不是与你在社交网络聊的热火朝天就能淬炼、锻造出来的,我们终究还是要回归现实。
想起美剧《再造淑女》里描述的一个狂热社交达人Elisa社交上瘾的生活。她的生活里的全部写照就是性感PS自拍,和在社交网络上发表实时动态获得网友的热情关注与疯狂互动。她在社交网络花费的大量精力与时间,让她在Facebook收获了一万以上的粉丝。
但是,在她感冒发烧在家时,却没有一个朋友给她第一时间送药。拖着病态身体的她,却还湿漉漉地半躺在浴缸里,用手机麻木地回复着粉丝的留言。
多么可悲与讽刺的场景,横亘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得不产生对于社交媒体和自身的深深反思。
真正的朋友,与你的交情,不是少点了几个赞少了几句评论的互动就会淡退的,自己面对的生活也不是加了几层滤镜的掩饰就能改观的。我们还是要积极地面对生活,回归本真,在触手可及的世界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