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
导读
备课“新六观”。
许多管理者与一线教师对备课存在一些模糊或错误认识,比如把备课窄比为写教案,把备课与做课件、编制导学案等同;三时段、三级备课没形成链条,交叉重复;备课模式化,形成了思维定势;缺少备课成果化、思维可视化意识等,为此,笔者特提出备课“新六观”。
一、大备课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曾说到一个故事:区教研员去听一位历史老师的课,因为这位历史老师的课上得实在太精彩了,以至于教研员们一个字都没有记录。
课后,教研员们问这位历史老师:“你的课上得这么精彩,你用了多长时间来备课?”这位历史老师回答:“这节课我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备课,事实上所有的课我都是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的,只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是15分钟。”
可见,教师读书是备课,研学旅行是备课,教师心智成熟、人生阅历积淀与丰富更是备课。这就是所谓的终身备课观。
二、系统观
单从备课时段看,整本书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才构成一个完整备课链条。
这三时段备课各有什么侧重呢?
1.开学前一周以整本书备课研讨为主,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学科课标目标、级段目标与本册目标分解;
2)浏览、阅读整本教材;
3) 在熟悉各章节教材逻辑体系结构基础上,画出整本书知识树或思维导图;
4) 确定整本书重、难点章节;
5) 编制教学进度表;
6)撰写学期教学策略、方案;
7)选定学科练习册、试卷。
2.每单元教学前,要进行单元备课。其侧重点:1)详细阅读单元教材;2)熟悉单元总目标;3)梳理单元知识双向细目标(知识点及教学要求;4)、确定课时重难点;5)划分单元课时数;6)制定单元教学策略;7)编制单元测试卷。
3.课时备课侧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没有。一节课可分多个课时,以一课时一课时写导学案。
三、流程观
我认为备课是由阅读思考、撰写教案、做课件(微视频、微课程)、技能训练与内容消化五部分组成。
1.撰写教案前重在阅读思考。研究课标、研读教参、研读教材(文本)、阅读教材分析、研究课后习题试卷,研究学情,包括学生知识、能力、经验、思维起点与新授内容逻辑起点之间关系。
2.撰写教案。依据课程资源、学情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
3.做课件(设计微课程)、设计导学卡。它是教案的附助工具、手段。
4.技能训练:对要求有感情朗诵内容自己要先练一练,对要在黑板上示范生字、地图自己要写一写、画一画,对于课堂演示实验要提前做一做……只有这样,教师示范、操作演示时才有底气。
5.内容消化。对教案上内容要融会贯通、熟记于心,即上课时要“脱稿"。
四、协作分工观
集体备课中初备、合备、个备、复备各有什么侧重?
1.初备(初案),突出“五个围绕”:(1)围绕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及整合课程资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点);(2)围绕三维目标落实,进行重难点的突破设计、教与学的基本策略设计、教学情境设计;(3)围绕新课堂的基本环节,预设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及达标训练的主要问题,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并准备问题拓展生成的多种预设;(4)围绕个人备课中的困惑和疑问,做好集智备课发言准备;(5)围绕课堂时间,做好课堂各环节的时间预设。
2.集备(共案),抓好“五个方面” :(1)站在“学者”角度进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掘,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个性化的解读等;(2)说明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让同伴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3)分析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符合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要求,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4)说明问题设计及其意图,对课堂有效生成性问题的预案准备;(5)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
3.个人复备(个案),突出“备学情”;课上续备(续案),突出“备生成”;
4.课后补备(补案),突出“备反思”,备改进。
五、产品(成果)观
备课最终要有理论或实践产品或成果,即成果可视化。比如对课标、教材要进行立体解读,就要拿出学科教材与课标的对应解读、单元内容与单元要求的对应解读、篇章内容与篇章要求的三级对应解读文本。又比如建设了学科训练题库,精心选择动态核心题库和层级题库;学科参考性课件序列库;学科经典教案库;学科社团或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程资源库。
六、创新观
从个人设计走向集智协作设计:从教案设计走向学程案设计(即从教的设计走向学的设计);从课时设计走向单元、学时设计;从目标、内容、方法、资源到评价的正向设计走向从评价出发倒退的翻转设计;从单一关注课时目标设计走向三类、三级、三种目标链设计;从预设过度的静态设计走向目标、问题、方法等多元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设计;从单一设计走向整体建构、系统设计;从教学性教学设计走向教育性教学设计;从内容设计走向为概念而学的全局性理解设计;从仅关注知识获得设计走向思维、素养双生长设计;从仅有学科意识设计走向课程意识、跨学科协作落实综合素养设计。
比如翻转教学设计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思路而言的。习以为常思路是,先确定目标,再确定学习内容,最后设置达标检测。而逆向设计是先确定学习目标,再确定检测目标达成判断指标、依据,最后依据欲达成这些指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资源。
又比如特级教师李志欣老师“三单备课"亦颇有创意。一备“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主要是引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以此对课堂教学形成重要的辅助。内容具体分为“教材分析,知识建构、背景知识、问题展台、学习评价”五个板块。二备“课堂学习指导纲要”。遵循“以学定教”的教学法则,整体优化“目标定向、学生先学、合作探究、点拨拓展和反馈评价”五个环节,保障学生学习内容的当堂达标。三备“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以一周为单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