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一个感受:小时候很快乐,长大后,就算满足你足够的物质需求,也没办法感受到童年的那种快乐!
有人说,是因为现在没以前简单了!
那么,简单的定义具体是什么?
大多数人都会说,小时候啥都不用纠结,想到了就去做;有什么情绪就去释放出来,反正有爸妈包容。那么现在长大了,反而不管说话做事,都是需要瞻前顾后。暂不论那些出生就含金钥匙的官富二代都有烦恼,更别提一直为了生存的芸芸小屁民了。大家,都一样!
下面从不同维度谈简单:
1.多数人都必须活在现实中(“真正”的宗教除外)。什么是现实,参考马斯洛需求法则:优先解决物质需求,然后才是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2.清醒的头脑。三人成众,众口铄金。不可避免,人的群体性特点决定了保持独立的人格又何其困难。当然,什么是独立的人格?参考这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3.如何去实践。伟大的老毛同志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出真理。道家讲,众人皆醉我独醒。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需要不断的实践活动的。而实践,就像科学家做实验一样,你根本就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犹记得学生时期与一心理学爱好者聊天。曰:本科读技术,研究生读金融,博士读哲学。虽然这是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的一些调侃,但背后隐藏的确是实际的需求。有技术,可保证谋生;研究金融,基于食物链顶端;哲学,则是每个人的最终节点。
我们回到童年这个引言来回到简单这个话题。其实,越来越发现,儿时的那些感悟是真理。比如,要一件一件做事,不要三心二意。睡觉,就好好睡觉。开心,不开心,都正视自己的需求。
小时候可以简单,实际还有一个因素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没那么“好玩”的东西。而成年人,花花世界,走马观花,根本就很难控制自己停下来,去倾听内心真实的喜悦。奉劝各位一句,满足自己,不需要太多。小小的建议:要戒软毒品,比如电影,比如手机,比如小说,比如。。。逛街?
只有让自己的思维简单了,才能高效率的做事情。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那么多碎片化的信息,那么多碎片化的时间,都充斥着我们。
最后说下对大部分的中国人的看法。个人认为,很多人虽然生理上已成熟,但心智在应试教育的荼毒下,实际的心理并不成熟,很多人都从高中毕业才开始成长。
愿你成为一名简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