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什么书:《被讨厌的勇气》
阅读有效时间:1h
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当初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是在李松蔚的文章中注意到“课题分离”这个概念。所以我想知道怎样是课题分离,在人际关系中如何来课题分离,从而减少烦恼,或更好的沟通。
但读书的时候,读着读着就忘了这个目的了。里面所举的例子,跟我有什么关系?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怎么解决呢?
阅读有什么收获: 昨天读到,“在竞争当中,会把他人看做敌人,把整个世界看做威胁”。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书上的内容帮了忙。写了请假申请邮件给导师,导师回复了,并没有直接批准。我一看,焦虑感马上充满全身,我已经买票了,导师不同意,怎么办?各种不好的念头一齐涌上来。然后想到书上看的,“敌人”和“伙伴”。虽然我跟导师不是竞争关系,但我的第一反应,确实把导师放在了对立面,所有随之产生的想法都是一种对抗。那么,如果把导师看做“伙伴”呢?我又重新读邮件,发现,虽然她没有直接同意,但也没有直接不同意,她只是在提醒我,是否做好安排,是否能可以按时完成任务。发现这一点,让我心里轻松一点了。回复邮件时,不是之前想的那样,要想尽办法去说服她,而是想着与她协商如何保证可以完成任务。
这也算学以致用吧。感觉很好。
我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在讨论问题时,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孩子制造恶作剧,在很多情况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在大人真正发火之前停止恶作剧。但是,如果在大人真正生气的时候孩子依然不停止恶作剧,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目的是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如果父母仍然忽视,最终就变成“报复”。
“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己,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才表现出不良行为。
明天打算怎么做: 继续读下去。